这篇影评,是从一个问题开始的:

吵架上瘾怎么办?

上瘾,在心理学的临床经验,是客体的缺失,需要马上满足。

就像烟酒,游戏网络,手机媒体,都可以马上建立一种连接,而且是高浓度的连接。

理智的讨论肯定达不到效果,需要激烈。

背后是一个孤独的人,抑郁的人,需要补偿性地填满所有的空虚寂寞,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夫妻吵一辈子,就不分开。这是他们最熟悉和擅长的亲密方式,通过吵架,感觉到一个客体的在场,自己不孤独。

有一天,两口子不吵了,那大概真的是要分道扬镳了。

我们常说的“杠精”,大概也包含这个因素,即时可以与一个陌生人发生“亲密”的连接。激烈的语言,代替了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不再需要慢慢了解,从一个寂寞,甚至抑郁的状态,迅速转变为兴奋的、甚至躁狂的状态。

如果能够在现实中建立和维持亲近的关系,通常就会不再有类似强烈渴望。

包括游戏网络上瘾的孩子,如果父母回到身边,亲子关系改善,孩子的上瘾自然会缓解。

看待这个问题时,也要参考社会背景。

资本和商业化的发展,原有的文化基础断裂或解体,城市化的发展加速了这个过程。在电影《老兽》里面,有一个镜头,是孩子们强行捆绑了父亲签下一个“契约”,他们选择了新的“规则”,抛弃了父亲。然后父亲告了孩子们,最后一家人形同陌路。

父亲作为一个人情社会的代表,帮助孩子娶了媳妇,住进了大房子,找到了工作。同时,他也没有忘记感恩,还了这些人情。人情世故,也体现了人与人的连接和相互的需要。当我们理想化西方的契约精神时,也威胁到中国传统的人情。这个过程如此之快,以至于像一个“捆绑”和“强迫”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妥协和过渡的过程。

“老兽”站在他花钱买的烂尾楼里,他被困在那里了,望出去一栋栋烂尾楼,就像如今孤独的人们。

他看见谁都想吵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