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观视角和情感的带入——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以个人视角为切入点的纪录片。之前看的纪录片都是以局外人视角,展现客观和宏大的东西,而这部纪录片融入了导演很多主观和细腻的情感。
在他与武大学生的聊天和其他画外声的自白中,可以得知他此次来访中国的原因。他是带着热爱来朝圣,在长江寻找中华文化的源头,在一些细节也可以窥见一丝“忏悔和反思”——带着忏悔来赎罪。
导演的父母对中国有特殊的深厚感情,受他们的影响,导演深受中华文明熏陶,从小阅读相关书籍,有极强的中华文化涵养。他在片中展现了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敬畏之心,认为中日文字和文化相通,两国一脉相通。每到一些带有文化符号的地点,他常引用中国古诗和古籍,如《早发白帝城》和《三国志》,以此来抒怀。
这个国度曾经在他脑海里描摹过多次,为了亲身踏上这个土地,寻找中国文化源头,他带着最好的摄制团队前来朝圣,义无反顾地前来实现愿望,而没有想太多后果。这是一种纯粹的热爱,但这种不顾一切给他带来了30亿元债务,他花了三十多年开演唱会才还清钱款。
导演是侵华日军的后代,他的爷爷和父母在中国度过青少年时期,对中国有复杂的感情。这给他带来了认知上的困境。他对日本侵华进行了很多反思,经过受战争影响很深的城市,宜昌和南京的时候,采访了战争中的受害者,留下了深刻的忏悔和反思。南京的最后一幕是他趴倒在雨中的街道,这或许是一种释然吧。
(这种忏悔和反思也体现在中国刚改革开放时日本人倾囊相助,处于愧疚中的他们,尽力出力出钱援助那个时候还很弱小的中国。)


2. 长江——
导演用了35mm的胶片进行拍摄,并且用了很多电影的拍摄手法,比如乐山大佛、火车车轨和集市的画面。一部纪录片充满电影感,这在普通纪录片中很少见,剪辑上场景的切换也是本片的亮点之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导演想探寻一个文化符号,而长江是最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之一。在影片中,可以看到长江的自然风光,也可以看到沿江的城市风光。很有意思的是,在直升机上面拍航拍镜头,镜头的摇晃和机翼摆动声印证了这一点。在空中俯视,长江和城市被一览无遗。武汉的上空很有意思,灰色屋檐的楼房包围着红色屋檐的楼房,有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感觉。在城市和乡村里,虽然语言不通,但导演用手势尽力与当地人民沟通。
探寻长江的源头对导演意义很大,因为朝圣中华文化的源头是他此行的目的之一,而长江的源头在青藏高原。
但是在影片结尾,政府拒绝了导演入藏的请求。被拒绝入藏之后,导演的心情急剧变化,从每天刮胡子到胡子任长,从快乐旅人到苦行僧。所幸,他最后还是看到了,只不过是通过另一种途径——登上了峨眉山远眺青藏高原,但这种方式还是没有亲身体验更触动吧,这个遗憾只能留待下次填补了。
(很神奇的是,峨眉山竟然会有藏传佛教的僧人,对于藏传佛教的带子,之前在云南四川的藏区看到的都是色彩明艳的,而纪录片展现的是满是灰尘的、暗沉的。)

3. 与过去对话——
导演在片中探讨了“中国和日本的速度”。我的理解是,在时间尺度上来说,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沉淀,那时只是暂时衰败,而日本只有比中国少一半有多的历史,在较短的时间维度里飞速发展,但历史的沉淀远不及中国。日本始终是一个学习者和追赶者,无论是对中国还是欧美。
放到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维度中,那个时代只是沧海一粟。纪录片展现了独属那个时代的中国风土人情,镜头中的中国人民眼神清澈,淳朴善良,辛勤工作,集体主义语境开始崩塌下,个人主义色彩逐渐凸显。
80年代初的许多历史变迁在影片很多小细节中得以展现——私营市场、那个时代的服饰和言谈等等。
跨越时空,与过去人们进行时空对话,他们如今身在何处呢?在观看影片时曾对某些场景感到熟悉,好像其曾在我的过去停留,但拼命在记忆中搜寻却找寻不得,可能是变化太快了。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第五个十年,在过去40年里,中国许多城市的人口从百万级增长到千万级,城市基建在飞速的完善。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发展在生活中肉眼可见,但在最近十年里,许多东西愈趋饱和,发展从重视速度转变到重视质量,也许变化不那么可触摸了。

4. 旅者的身份——
导演对本次的拍摄投入了很深的情感,边走边拍,虽然有些场景经过了明显的设计,但大多数都源于自然而然,是有感而发,而没有太多的预设。
受经济体制的限制,当时人们的生活都被限定在一个地方,全国性的人员流动还没开始。那时旅游这个概念还没有开始普及和兴盛,影片里面探访的名胜山川都比较少人,很多地方都保留最初的样子,人们在影片里的活动都是日常,而不是刻意而为之。
而如今我们的旅游大多变成了“打卡式”的走马观花,表面上是计划感的体现,但实质上是程式化的禁锢。相比于此,我更喜欢私人化随性的旅行,不用被所谓的明确计划所束缚,不刻意去进行“打卡”,可以随心所欲,更关注沿途风景,并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