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信》由酷儿影视的先驱之一的美国导演小阿瑟·J·布雷桑 (Arthur J.Bressan Jr.)拍摄于1975年,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到1979年才正式通过院线上映。

通过追根溯源,相关纪录显示《禁信》曾于1980年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放映过,可随后便销声匿迹了起来。此后很少有人能观赏到它,因为其VHS的发行量很少,并于80年代中期就彻底停止了发行。 而且更令人遗憾的还有,即使是少数保留下来的VHS也对成片进行了近乎20分钟不等的删减(主要是女演员维多利亚·杨的戏份,一个单单用包容美与哲学性就做到魅力四射的出彩女角色)。

因此,时至今日还能被这部电影触动到的我们必须感谢电影制作人兼档案管理员埃文·珀切尔(Evan Purchell,其个人播客“Ask Any Buddy”同样值得引起注意),是他意外发现了这《过客》与《禁信》的完整胶卷存档。尽管仍保有当年拍摄时的胶片颗粒感,可如此清晰而干净的画面与收音造就了这两部电影的完美修复。
在这部一度失传的爱情电影里,以年轻男孩拉里(罗伯特·亚当斯 饰)一心等待他那犯了抢劫罪的老情人理查德(理查德·洛克 饰)快一年了为背景展开叙事。当对方即将出狱回家的消息传来时,一整天都焦躁不安的拉里试图以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消解他心中的谜题。
在与好友爱丽丝(维多利亚·杨 饰)的数次交谈中,他还翻阅了那些曾经写给理查德但最终没有寄出的“禁信”——因为他担心自己的关心只会害得对方徒增刑期。这些信积少成多,最终汇成了一本交杂着无数回忆的小册子……
当理查德归来的公交车越来越靠近时,拉里心中的疑问愈发猛烈:在他下车后,彼此间的爱火是否如初?

这部电影主要围绕着三个演员:一位是男演员理查德·洛克(Richard Locke),作为70年代酷儿硬核片的经典Daddy形象,当时的他是业界的传奇演员。与艾滋病长达13年的斗争历程,也使他化身为酷儿社区里许多人眼中的“艾滋病英雄”。
另一位是名叫罗伯特·亚当斯(Robert Adams)的年轻人,他仅主演了《过客》与《禁信》两部电影。作为非职业演员,长寿的他至今都为自己当年的演出而骄傲。
最后一位则是女演员维多利亚·杨(Victoria Young),作为导演的好友,她的热心出演让这部电影显得更为温柔与浪漫。

全片出彩的还有多首与故事相符的原创配乐,主动或被动忽视它们所传达的幽深情绪无疑是对观影体验的极大破坏。

同时拥有诸如《过客》、《禁信》与纪录片《好朋友》等一系列 极富开创性的独立作品 ,小阿瑟·J·布雷桑没有任何疑惑地曾在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酷儿社区掀起了一股导演浪潮,他与许多电影爱好者共同制作了许多的业余电影。

1977年,正值同性解放活动的巅峰时刻,他在纽约市电视节目《翡翠城电视台》上亲自宣传他的标志性纪录片《同志美国》(Gay USA)(1977年)。当节目主持人问他这部纪录片的成功后打算做什么时,布雷桑回答道:“我想制作一部能在商业上获得发行的同性叙事长片……直男直女们也愿意去看的那种。”

查询网上资料,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这部被不少影评人称为“一场非同寻常的酷儿恋情”的电影,其灵感竟来自导演布雷桑真实收听过的匿名经历。1979年,当布雷桑在电影发布会上被提问“是否认为自己的电影在20年后还会被人们记住?”时,他回答道,“那时他们会说我的电影很浪漫……还会说我沉溺在讲述同性经历中。可如果他们睁大眼睛好好看,就会知道我是真的爱拍电影。”

观察布雷桑的职业履历,我们很难不注意到他在拍摄硬核向电影时竟从未使用过任何的化名,即使主流电影不曾向他靠近,恰如同时期依旧生存在社会边缘的美国酷儿群体一般。尽管布雷桑曾凭借纪录片《虐待》(1983年)和他的第一部艾滋病叙事电影《好朋友》(1985年)而赢得了不少知名影评人的认可。但必须承认他真正的野心却未曾实现过,这些电影无疑使他与大众商业渐行渐远。更不幸的是,这位才华横溢的导演于1987年在艾滋病浪潮中离世,同样被尘封的还有他用16毫米胶卷所记录下的电影岁月……

2022年6月28日,在Altered Innocence工作室的大力推动下,《过客》与《禁信》以合集的方式正式发行了无删减版2K修复蓝光BD光盘《Forbidden Letters and Passing Strangers: The Adult Film Romances of Arthur J. Bressan Jr.》。

2023年3月,在经过个人听译、调轴、字幕校对后,【彩云自译】栏目正式完成《禁信》的收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