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丈夫意外坠楼身亡,身为嫌疑人的妻子和她的整个人生遭受审判的故事。
看似传统悬疑叙事为开头,但观众直到影片最后一帧结束仍不会停止质疑和思考,此时故事的焦点已经从案件本身转移到了这一段濒崩溃的婚姻内核,继而延伸到人和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上。
追索的过程会引发了观众对真相本质的反思: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就真的是所谓“真相”吗?又或者,只是我们更愿意相信和接受的版本而已。
这部片的优秀是全方位的,无论是从导演,剧本,叙述节奏还是演员的演绎和配合度。
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的桑德拉·休勒 (Sandra Huller) 自不必说,角色信念感极强,情绪把握很稳,演技流畅不着痕迹,可以轻松跻身年度最佳表演之列。
饰演视障儿子丹尼尔(Daniel)的小演员米洛也让人印象深刻,年纪轻轻在没有眼神辅助的情况下能把少年纠结复杂的情感表达得如此到位,未来可期之才;
还有饰演辩方律师的斯万·阿劳德 (Swann Arlaud),那一头银发配上湛蓝的眼睛,很法式很深情,不说一个“爱”字但不经意几个眼神都会让空气瞬间暧昧起来;
甚至小主人那只边牧也值得一座小金人,我居然第一次从一只狗的眼神里同时看到了震惊、不解和忠诚。
与一般被告女性角色所扮演的受害者弱势形象截然不同,剧中的女主角很“反传统”。她毫不掩饰自己的双性恋身份,对婚内出轨也直言不讳。她坚决拒绝为了丈夫的不安全感而放弃自己的事业,也不会因为儿子的视力障碍而牺牲自己的时间,给予他过度溺爱。
即使在法庭上,面对不利的情况,她依然能控制好情绪,在公众面前表现得淡定克制,不在人前崩溃。
她不会轻易跳进任何以爱和道德的名义所设下的圈套里,这种坚定和清醒让人既敬佩又存疑,敬佩她的洒脱和不内耗,疑惑是不是因为她过于自我而导致婚姻中的一系列后果?
也许是见过了太多哭哭啼啼或是忍辱负重的女性受害人,女主角的冷静和果敢让人耳目一新,她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无论是与丈夫的争吵,还是在法庭上被检察官、心理医生、警察轮番质疑盘问,她都能准确的把子弹挡回去。
导演很会讲故事,她让庭审和现实生活的场景来回切换,一点一点拨开故事的线头,而不是一次性地将所有问题都倒出来,这样可以和观众有充分的情感互动,继而被引导着逐步思考着参与到故事中来。
丈夫指责她没有承担足够的家务和照顾儿子的责任,使得自己没有时间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她一语道破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拒绝被丈夫对儿子的歉疚而绑架,拒绝为他自己无力兑现自己的规划买单。
这种争吵让人感觉非常熟悉,现实里遇到类似的情况,通常是性别颠倒,而且人们也习以为常。一旦性别转换过来,就像这部剧一样,女主的婚姻和一整个人生都要面临上法庭被审判的命运。
人们对妻子和母亲的付出太习以为常了,就像女主角跟随着丈夫的意愿搬到他的国家重新开始生活,虽然自己并不情愿,而当她在成为成功作家之后,仍然被期望着主导育儿和家务,丈夫对她坚持在家里说英语不说法语而耿耿于怀,但是忘记了来自德国的她只是要求在语言上双方各自妥协一步而已。
二刷时再看庭审的剧情觉得越来越离谱,甚至有些荒谬。在没有绝对证据和证人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在揣测女主杀人的动机,正如剧中所言,审判过程并不关乎真相,而只关乎外界对女主角的看法和态度。
检方对案件的审判完全依赖于他们所获得的一些碎片信息,都只看到了婚姻中的伤痛和紧张关系,而女主角的写作才能也被扭曲成了她具有杀人动机的特征。
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看到了事实的全部,但正如女主角所反驳的那样,如果选择性描述一些更幸福的时刻,她也能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画面。
而对于看热闹的普罗大众而言,大家会关注真正的真相吗? 不会。
一个作家想要杀死丈夫的想法和一个教师的自杀哪一个更抓人? 这才是大家关注的。每个人都只希望可以无限围观的过程中充当道德谴责的打手和助攻,而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也许只有女主的儿子是在意的。
这部剧之所以优秀,在于它看似在剖析案件,实际上是在帮助我们审视自己对待事实和推断他人动机的方式。
我们会发现,人的生活其实是经不起这么细微的审视的,在“有罪”和“无罪”之间,个人或者婚姻,都在一个广袤的地带里无法被审判,任何人都无法全面的理解别人,最终结果来自于你看待这件事情的态度,以及你对整件事件中人的看法,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