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能看到《白日之下》时,香港那边已经颁奖了。
呼声最高的林保怡颗粒无收,姜大卫却意料之外获得最佳男配。
看颁奖现场,林保怡的失落完全掩藏不住。
下意识的觉得,这个奖项,多少有点不公。
然而,看完全片,感觉姜大卫的获奖算得上实至名归,而林保怡的没获奖也算得上意料中事。
其实整个故事下来,林保怡的镜头还没有身为配角的姜大卫多,而且个性偏激,完全的反“主流”,这样的人物,本来就不太可能“获奖”。
好吧,说回故事。
其实故事挺简单的,就是聚焦弱势群体。
这个题材,是港片比较喜欢的题材,但始终拍得不温不火,就像故事里头说的那样——你改变不了世界的。
林保怡的出场,还是比较没有“存在感”的,大概是刻意为之,为后头积蓄力量。
女主余香凝也获奖了,不过出场感觉还是比较圣母的。
此后,为了洗去余香凝身上的“圣母”气息,编剧还是做了很多的努力,但基本上还是收效甚微。
这个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怆。
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人,但更需要解决问题的人。
弱势群体的“收治”问题,是个顽疾。
特别是在“功利”盛行的当下,一个完全没有回报的项目,是没有人做的,也没有任何一个组织。
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组织”,你撕开脸皮后曝光的真相,最后只能让“组织”丧失颜面,结局可想而知。
故事里头最大的反面代表,大概是这位护理。
在对待“屡教不改”这个问题上,她秉承“不打不听话”的原则。
这个原则有错吗?
会让人思考到怀疑人生。
余香凝是觉得万万不可以的。
但是,在她的小时候,面对自己的奶奶,也没有能改变什么。
这不是很荒唐吗。
一家人,伺候一个老人都觉得烦。
但是要求一个护理,面对那么多人,却不允许有脾气。
如此双标,然后圣母,这终究意味着这是个无解的死结。
为了表现余香凝不是圣母,她也想着拿奖金呢。
纸媒这个行业,是不是已经做到了头,这个用“市场”的眼光看,大概是。
但是,如果你换个角度,好好做个“好记者”,该拿的奖金,一分不会少的。
这种事儿,弱势群体选择“睁只眼闭只眼”,因为他们其实没得选。
而“组织”选择“睁只眼闭只眼”,是因为实在无利可图,于是能拖则拖。
只有余香凝选择“瞪大双眼”,为了追求真相,不惜“威逼利诱”。
由于正规途径永远是“僧多粥少”,所以,民间资本就有了“进入”的可能。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外包公司”。
没有执照,按道理应该“合法取缔”,但是,他们又在帮着“组织”擦屁股,这事儿就不好办了。
所以,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该查查,该发警告发警告,该办还得办。
有那么一段时间,关于“校外培训”,貌似也是这么操作的,但完全不是因为“僧多粥少”的原因。
但是,这两个“法外机构”,都有同一个存在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有利可图”。
当发现问题时,监管单位大部分情况下也是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实在捂不住,就推个替罪羊出来谢罪,也就完事儿了。
然后,积蓄。
这方面,其实林保怡和他的金主们和“组织”之间,貌似达成了某种默契。
有点类似江湖电影中,你要业绩,给你点业绩就是了,然后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无非是“懒”罢了。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姜大卫早就看透了。
通过一个电话,就把问题说得很清楚。
如果,你想找一个人,没有电话也是能找到的。
如果,你压根就不想找,那再多的电话也没有用。
事情就是这样,如果你想解决问题,问题早解决了。
关键是,你不想解决问题。
当年,我们的祖辈们靠着小米加步枪,靠着一双铁脚板就能打天下。
如今,让那些人出门办个事儿,没车绝对不行。
好吧,公车供着,车贴拿着,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是不是因为“没有小偷,就彰显不出叔叔存在的价值”,所以,永远需要立这个么flag呢。
而作为外包公司,首先得有利可图,这门生意才做得下去。
弱势群体唯一的“利”,只剩下综援了。
说不说,这点就是明显的大漏洞。
所以,护理才有机会,每到特定时刻,拿着一大叠银行卡。
这件事儿,“组织”会不知道?那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了,要知道,“组织”内部,可是最会“政策对策”的精英,之所以选择无视,无非是“组织”也很困难,想要解决问题,需要预算。
但是,该做的宣传,还是必须要做的。
这笔钱,“组织”也不打算出。
外包公司表示,这个钱,他们可以出。
这不解决问题了么。
至于羊毛出在哪头羊身上,只要不是出在“自己”这头羊身上,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一杯水里头有泥沙,你别搅它不就得了。
再说,这杯水又不是给你喝的,你操那份闲心干什么。
余香凝的团队,还是很鸡血的。
人,依然会追求真相,即便真相让人更加痛苦。
然而,这件事最后的真相是什么,为什么所有人都选择了闭嘴?
一个林保怡倒下去,千万个林保怡站起来。
这波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始终停留在“治标”层面,这难道就是所谓的“真相”?
这位曾经的“内部人员”,看透了最后真相,所以当记者前来,他直接告诉她——没有你想要的答案。
是的,有些事情,说破了就没意思了。
大家保持着一定的体面,那还有“回旋”的余地,但是,一旦撕破脸皮,那也不怕“谁怕谁”的游戏。
但是,你怕。
故事里头的水叔,也是相当熟悉的面孔。
他在年轻的时候,究竟经历了什么,这完全在故事之外。
你不是他,所以不知道他。
你也不是他女儿,所以也不知道他女儿。
这世上繁杂,大概太多“难分真与假”。
所以,“人面多险诈”。
所以,当水叔死了,姜大卫也是看透了。
这个世界,对他而言,已经毫无留恋。
她知道,她终将成为一个“包袱”。
这个“包袱”,不会惹人笑,只会让人哭。
可是,我们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选择了回避。
所以,姜大卫是最明白“难得糊涂”的通透家。
但是,“这种地方”是指什么地方,那就有很大的遐想空间了。
“人至察则无友”,谨记。
故事里头另一个内部人员,其实早就反映过很多“有关部门”。
然而,这么多“有关部门”,没有一个人理她。
这,才是“常态”。
这个时代,虽然国足差得一塌糊涂,但依然享受较高待遇,你以为是闹着玩的么,每个“有关部门”,都得学国足“踢皮球”呢,哪怕脚再臭,也得学着踢。
所以,林保怡和他的金主们,早就揣摩透了“上头”的心思。
这事儿,能做。
大不了,换个马甲继续干。
有人会在乎吗?
没有人。
什么时候会有人在乎?
如果,是个“大人物”遭遇了如此待遇,或者“大人物”的七大姑八大姨遭遇了如此待遇,或许,就有人在乎了。
但是,这是一种“遐想”。
因为,“大人物”是至死也不会遭遇如此待遇的。
于是,此题无解。
作为一个反派,怎么可以代表弱势群体说话?
这绝对是个“不可以”的原则问题。
道德高地,这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要求的。
你可以请求,卑微入尘埃的请求,或许,心诚则灵。
案子是“无疾而终”。
或许,站在法律层面,罗老师可以给出“合理解释”。
这个解释,可以完美“解释”法律的终极奥义。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这个必须反过来理解。
故事最后,该来的还是来了。
林保怡和金主可以另起炉灶,而曾经在炉灶下苟活的他们,无路可逃。
这个结果,余香凝满意吗?
此时,大概也只有姜大卫可以给她一点安慰吧。
迷雾或许很难吹散,但只要你在吹,总有一天会散。
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总有一天,你家的WiFi信号会满格的。
但是,关键在于,你如何选。
这个世上,会选的人可不多,选对的人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