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特尔阿克曼”一位伟大的比利时女性导演,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她的《让娜迪尔曼》在2022年的视与听影史百大榜单中,无论是在影评人还是导演中,此片都稳居前三的位置而看完《安娜的旅程》后,我来斗胆评价下香特尔阿克曼的第三部长片作品。

阿克曼一向以固定镜头、长镜头为主,在此片也不例外。影片开头,固定机位、构图也是经典的对称设计,右边列车与轨道强烈的摩擦声将我们所吸引,尖锐的刹车声传来,随后人们急促的脚步声从右侧进入镜头中心,主角安娜也在此刻出场,然后她走向了更远的景别,而人们的脚步声与人影也在此刻消失。声音与空间,我认为是阿克曼作品中最重要的两个元素,相比上一部《让娜迪尔曼》的封闭空间,此片则更像在空间中漫游。

阿克曼重新构建了属于她自己的声音框架,以听为主、看为辅。认知整个声音系统,要先从车开始。“车”一个永远流动着的物体,随着风的流动融为一体,呼啸而过的车,留给我们的也只有“听”的感觉。在阿克曼的电影中车也可以作为呈现人物内心感受的存在,与第一个男人交谈后离开时,男人目送安娜离开,远处的列车一次次的呼啸而过,这更是寓意着安娜永远在漫无目的的流浪。

除去固定镜头之外,移动镜头则以跟随人物走位横移为主。再就是“窗户”,此片最常出现的元素,安娜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无论是在旅馆内还是行驶途中的列车里,她都会打开窗户,聆听每个城市各种各样的声音。安娜打开窗户则是她在这个封闭空间中接触生活的唯一方式,窗户更像是城市的耳朵,让安娜与城市产生一种奇妙的联系。

在此片中,阿克曼故意模糊对“家”的概念从而突出安娜孤独的特点。这让我想起安哲,在流浪与孤独中,安哲是历史与个体的放逐展开,而安娜的旅程是人物个体的自我放逐。

当人物不再流浪时,旅程结束后,声音渐渐被抹去,留下的仅剩那枯燥的电话留言与望不到头的绝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