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所谓爱情,我向来是不甚相信的。大抵因这二字常被粉饰得光鲜,内里却爬满了虱子。意大利人拍的《肮脏爱情》(L'amore molesto),偏将这虱子一只只捉了,摆在明处,教人看得分明。
故事始于一场溺亡。母亲阿玛利亚浮尸海上,红衣似血,女儿黛莉亚遂踏上了寻母之途。这路途蜿蜒如那不勒斯的巷弄,阴暗潮湿,拐角处总藏着往日的鬼魅。男人多是窥视者,如卡塞尔塔,居高临下,目光黏腻若油;女人则困于镜中,既要当贞洁的圣母,又难耐欲念的炙烤。那母亲留下的红裙,说是爱情的遗物,倒不如说是搏斗的伤疤——它艳得扎眼,却裹着一个灵魂的挣扎与叹息。
黛莉亚剥茧抽丝,发现母亲晚年竟与昔日仇人相好。街坊哗然,斥其“肮脏”。但何为脏?是夜色中的欢愉,还是白日里的伪善?费兰特笔下(原著出自她手)从不给爽快答案,只将真相剁碎了,拌入记忆的迷雾。最终黛莉亚恍然:母亲赴死前那夜,非为放纵,实是向自由献祭——她赤身走入大海,仿佛初生婴孩,洗净一身尘垢与骂名。
这片子镜头也如鲁迅的刀笔:缝纫机轧过布料,声响刺耳,似在缝合谎言;搅拌机捣碎食物,糜烂不堪,宛如撕裂的体面。所谓“肮脏爱情”,不过是男权社会盖在女性欲望上的戳印。他们惧她、辱她、最终葬她,却不知那红衣之下,跳着一颗未曾屈服的心。
末了,黛莉亚乘火车离去。窗外天光微亮,她与母亲的身影在玻璃上重叠。原来爱与恨、洁与污,从来同根同生,如影随形。
呜呼!我看这片子,竟如读《伤逝》。子君死了,阿玛利亚也死了,但她们的血肉却腐成养料,喂活了后来人的路。
《肮脏爱情》:那霓虹灯下的血与痂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心存善念,伊甸自在
夜观《伊甸》毕,灯下独坐,竟觉寒意侵骨。银幕间那片号称净土的海岛,分明照见人性深处最不堪的暗礁。世人总道逃离文明便可重获天真,殊不知人心中的贪嗔痴慢,比钢筋丛林更难摆脱。那三组登岛者,各怀心思而来:医生自诩超脱却难舍器物之利,男爵夫 ...
谢之遥独白
我一直觉得,风是能认路的。它知道该在哪里停留,该把什么样的种子,带到什么样的土壤里。“有风小院”迎来了新客人,阿桂婶照样大着嗓门张罗,好像从来如此。但我知道,不一样了。红豆回来了,不是过客,是归人。她的“听风民宿”开了业,她就站在院 ...
马特达蒙的引擎轰鸣
《极速车王》远不止是一部关于赛车的电影。在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声和轮胎摩擦焦烟背后,它奏响的是一曲关于热爱、偏执与体制化对抗的灵魂独奏。马特·达蒙饰演的谢尔比与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肯·迈尔斯,共同勾勒出天才的两种命运轨迹。一个在妥协 ...
趁热写下这篇文章,它将《西游记》碾碎重组,炼成一则荒诞又刺骨的当代寓言。10分中评6.9,恰因其刀锋游走于皮肉之间,未及筋骨却已见血光——它足够聪明地撕开现实脓疮,却又因“动画安全区”的束缚,终未将手术刀捅向更深处的病灶。【大王山的 ...
如果你还没在IMAX厅里感受过布拉德·皮特驾驶F1赛车贴地飞行的窒息感,那这部片可以说是今年最值得补票的观影体验。这部从豆瓣评分经过时间沉淀不降反升飙至8.6证明它既是一场感官轰炸,也是一次对赛车工业的深情凝视!影片最颠覆性的突破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