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没去电影院看电影了,最近几次去看影院里都是空无一人,感觉现在专门去看电影的人真是越来越少了。
趁着重映又再次回看了这部电影,依旧非常喜欢。很惊讶一个非江浙沪地区的导演能把这个地区的的情感拍得如此细致,很惊讶First会投这样一部看起来没有太多卖点且受众不大的片子,说明剧本确实写得好。
本片应该是一部爱情喜剧,但拍摄风格像是独立电影的样子,既不写实,又不风格,多缓慢的推移镜头,少快速的摇镜,剪接很慢,几乎全程稳定器,总结来说就是很润物细无声的感觉。用镜头制造戏剧性的场面不多,一个是李小姐感觉压力太大拒绝老白的戏,那段戏对白写得非常棒,又含蓄又激烈,非常符合这个地方的人文特色。当李小姐准备带着女儿走的时候给了一个全景,然后把稳定器突然“丢了”,变成手持加一个非常明显的抖动镜头,第二个就是两个女人叫老白来外滩十八号的光影和镜头设计。除此之外本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靠对白解释一切但是又不沉闷,喜欢这样的编剧型导演。
但是实话实说本片的视听表现其实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主要以故事为主。目前国内的新生代女性导演大多都是重文本轻视听,重展现轻表现,没有画面表现力很出色的。很大原因在于真正科班出身的女性导演基数不多,能熬出头的少,自由创作权重低。
影片中的人物塑造都很出色,每个人都个性鲜明,很生活化,不是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头的人物,并且很符合这个地区的人物特点。老乌这个角色写得最好且难以复制,戏份少但戏剧力量大。本片的结构比较松散,像是用了一个拼盘式的结构做了一个群像式的展览,但是重点场面却异常用力,并且完成得很出彩。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折点大多不是一个明晰的事件或是动作,而是对白,用丰富隐秘的潜台词交代每个人物的情绪变化,再给一个反打的反应镜头完成叙事。
音乐很“独立电影”,但是多了点,而且怎么感觉有一点点不搭……个人感觉用带歌词的流行音乐串联镜头,作过渡情绪的手段最多使用两次,本片用了三次有点满了。音乐可能是本片做得最不好的地方。
表演方面中年人都挺好的,几个年轻人台词都说不明白,不过这边的人现实说话也是这样讲不明白的……尤其是声音细的人(=-=)。
很多人说,①这不是真实的上海。导演觉得她只是呈现了一个局部的她熟悉的上海,当然不能全面而又客观,没有一部电影能全面地展现一个地方。
②都是中产阶级的无病呻吟,小资情调。可是,那不然呢……写一堆中产阶级下煤矿吗?那这样的话全球的新浪潮导演都应该被打成走资派。并且本片中的每个人明显都有自己的辛酸苦楚,让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李小姐和老乌。
李小姐差三分上同济,结果什么大学也没去,因为她只想要最好的,只需要一段话就道出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心酸,不需要什么奇技淫巧,旁门左道,就是很平淡的叙述。然后遇到渣男,虽被抹去棱角但锋芒仍在,只是不得不向现实妥协。老乌最后的转折则堪称神来之笔,一个自大骄傲的男人第一次向镜头展示了他的脆弱就足以震耳欲聋。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人物塑造追求的应是是否贴合,而不是善与恶,好与坏,不要把现实的准则带入虚构的电影。
我觉得导演只要是从自身真情实感出发,想拍什么就拍什么,只要拍得真切就好,毕竟这年头创作可真是太难了,上上下下哪哪都不对,还费力不讨好,并且容易被骗……
关于本片的女性主义,个人感觉本片好像没有那么深入地宣扬女性主义,但是故事中的女性没有一个不是独立的。
写在最后,这部片子有好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肯定不是个满分作品,但在当下却已经非常难得。本片的立意被指责是一点也不高尚的,甚至是浅薄的,但本片本就不打算高尚。并且大多数人本身就是不高尚的,却要求虚构的人物替自己高尚。 有时候会想,如果创作者在创作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故事好不好,也不是人物真不真,而是主题上不上得了台面。想的是如果主题不对,思想不对,这个故事还有什么意义?那么这样主题先行的创作,必然会从始至终地受到各种各样的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