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烈的暴风过去了,席卷了一切,关于友情,关于爱情,关于承诺,关于回忆,关于秘密,关于。。。所有与你有关的一切。
德尽管在彼此自尊心的拉锯中感到愤怒,却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他在想什么呢?是不是在想放弃保送这件事到底值不值得?是不是在想为什么他的放弃没有被理解?还是在想那个人如果自己考没有考上该怎么办呢?他并没有如丹所说,如母亲所说的,那么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梦想,那是他在自我挣扎与自我归属中开辟的生路,做这个决定没有那么容易,只是在背叛爱人与背叛自我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人生有很多假设,因为这些假设以至于我们会更倾向于一些稳妥的选择,因为这样的选择更节省时间,节省精力,避免冒险,万一呢?在千万中人生可能发生的万一中,德为自己选择了发生几率更小的那个。这里其实是能够看得出德的自傲的,他自信自己即便放弃了保送的机会,但是仅凭自己的能力依然可以考上,从开头的模拟成绩就可以看出。(镜头中那本被剪得稀烂的书,留下的那个成语“如拾地芥”大概也是表达了这一点吧)
所以德是不是其实很清楚,欧儿对他失望和放弃的万一会发生的几率是他所不可控的呢?
而欧儿呢?在爱情里,我和你是平等的,我爱你当与你爱我是一样的,只是你却以背叛自己梦想的方式去轻蔑我,甚至是轻蔑我对你的感情,这一点在少年的自尊心里是无论如何都过不去的。欧儿决定要考自己的努力考上那所大学,绝非只是赌气,而是他要告诉德,我爱你之心纯粹,由始至终仅求一句亦是,你对我并无亏欠,我爱你甘之若饴。所以这一次,欧儿终于做到了心无旁骛,专心一致地备考,即便困难重重,即便进度缓慢,但是他终于脚踏实地,一心一意地投入到这场人生的赛事中来。此刻的他有更加重要的精神力量和目标:我愿爱你,以更好的自己。
而对比此刻的欧儿,德在学术上的自傲导致他在精神上松懈了自己,此刻同样备考的德就显得不够投入了,他一度沉浸在与欧儿这段关系的惋惜和回忆之中,他回忆着那些微不可查的曾经里渗透了自己多少的爱意,在乎和喜悦,那是一种与心悦之人相处的喜,与所爱之人相知的悦。他沿着聊天记录寻迹过往的点滴,还是放不下啊,这个“朋友”。可怎么办呢,他还是只能带着不舍删掉了所有与他相关的记录。
而欧儿已经把所有的心思抽离,这一次他不再跟在谁的身后了,他要自己跑,跑完全程。
那顿晚餐,德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母亲,他下意识地坐在了远离母亲的座位,而母亲虽然依然生气却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不是接受,也不是原谅,而是不理解以及无可奈何。当德把那本存款还给华哥的时候,他还是说不出那句:对不起。即便他知道是自己辜负了华哥,辜负了母亲,他还是没法把那句话说出口,因为这句话分量太清,而家人的伤心太重,不足以弥补他们对自己的期待和付出。
学校老师拒绝让德补考的那一段是一个点睛,我非常喜欢。少年人的爱情发生得太过迅猛和爆裂,他们以为是自己为爱情作出了剧烈的伟大的牺牲,而现实不是那样的,现实不会为此感动并对年少时的任何任性幼稚的决定给予宽宥的原谅和成全。
老师的那句“对朋友寄予希望,很好,但是也不要忘记自己的本职。”是在说我们都该长大了,在人生开始真正面对世界之前,这是学习成为一个负责人的大人的第一课,负责任不是英雄主义地包揽所有的责任,而是首先完成自己的本职,对自己负责。这是人生的第一课,也是德青春里的第一个教训。
人生不是只有学习一件事,我们所经历的所有无用之事都会在某一天有用,以某一种方式反馈在我们的生命里。(体育老师对丹请求不上体育课说的那段话,我的一点题外话)
这是那次面红耳赤的争吵后德和丹的第一次见面,他们之间未完全消散的尴尬金额愤怒都被撒在了那颗被拍打的篮球上。丹现在是什么感觉,作为德的好友,她心疼,惋惜于这个家伙对自己梦想和努力的背叛,作为德曾喜欢过的人,她愤怒自己被一个自己也喜欢过的人利用和欺骗,作为曾经的为梦想而奋斗的战友,她又始终希望德最终还是能够如愿实现自己的梦想。
所以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比起听德解释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好,他和欧儿的关系也好,甚至是那个她看来如此荒谬的决定也好,她更想要看到的是德振作起来,像从前一样自信满满,勤奋专注地为自己的人生和梦想拼搏和奋斗。她不想失去这个同路人。
福南老师补习学校举办的最后一次聚会,那是德和欧在争吵后的第一次见面,德大概是很感谢这个聚会的,因为这是一个正当的,让大家都可以不必尴尬的理由和机会。德在自己周围的朋友面前装作一如既往的臭屁,自信,胜券在握,却在朋友们问到和欧儿怎么样的时候,泄了气,只能用一句“没什么”敷衍过去,然后装作不经意地看向欧儿和柏石的方向,心里依然还是会五味杂陈,不是滋味。原来世界上最难做到的就是“没什么”这三个字了。
福南老师请同学们互相给对方祝福打气时,德转过身来后,他的视线一直不停地在欧儿和柏石之间打量和流转:他们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他们在说些什么呢?欧儿还喜欢柏石吗?那些问题不停地萦绕在德的脑海里。。
德总是很擅长在朋友面前表现出胸有成竹,风采奕奕的模样,却在视线对上欧儿时变得胆怯和暗淡。而欧儿也在逃避,他在看到了德的视线那一瞬间也闪躲了。少年人的十七八岁的心气是极高的,他们很难从容地从爱这个字眼里领悟出妥协和退让的必要性,所以德类似于赌气似的,转而把自己的祝福给了菲利普,或者说是一种情绪宣泄的幼稚的“控诉”。
“你是对我抱有期望的人,也是一直支持着每个朋友的人。从来没看到朋友的一片好心毫无价值,朋友给什么从来不拒绝,所以只有我从来没抛弃过你,一直陪在你身边,一直为你着想,一直帮助你,祝愿你实现愿望。”
德的这一番话有所指是故意说给欧儿听的,实际上是德开始害怕,他对欧儿给予的爱患得患失,他没有多少把握和信心,那份爱还会属于自己,他害怕欧儿会走,害怕欧儿不再喜欢自己,害怕欧儿喜欢别人。可是同时他也没有办法直接去挽留,因为如果一旦他承认自己错了,那他就无法对自我交代了,一切心甘情愿的付出都会变成道德绑架对方的筹码。假设挽留之后,欧儿依然决定要走,一切的付出都会成为笑话,德很清楚,那样的话,这一辈子他都不可能原谅对自我的背叛了。
“你是一直陪在我身边的那个人,也是坚信我能做成任何事的那个人。所以这次考试,你要加油啊,我知道你能做到,我会陪在你身边。”
欧儿的这番话,不知道算不算是反击和回应,但是欧儿在表达一些东西,关于他从前想要在德身上渴求的东西:信任。有时候过于熟悉的坏处,大概是一种叫做恨铁不成钢的严苛,以至于我们很多时候是不是就更容易忽略了彼此身上的那些优点以及本应该给予对方的信任:相信他的能力,相信他的努力,相信他能够做得到,相信他会变得更好。
但此刻的德大概是听不出来这些的,他的目光愤怒而凶狠,比起指桑骂槐,更让他不爽的大概是欧儿把第二人称的你给了第三个人,在这番话里没有了德的位置。而德只能用炙热愤怒的目光去反驳,吸引欧儿的注意力,于是他就那样死死地盯着欧儿看。
可是当柏石说要把祝福送给欧儿时,德才惊诧过来,原来他错过的不是和好的时机,而是那个人,那个他明明在爱着的人。
“欧,你知道吗,你已经是个很厉害的人了。在这一次的考试中,我不想你忘记自己的目标,不管怎样你都做得到的,至于你说过,你想在我身边,我觉得,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的,不会变的。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我每天都要接送你,如果你不知道,我想跟你说,我喜欢你。”
欧儿听到表白的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诧异,他大概是没有想过原来和喜欢的男生表白这件事是可以被如此大方和坦率地说出来的。
“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如果你不知道,那么我会告诉你我喜欢你。”
没有躲躲藏藏,没有反复试探,没有患得患失,柏石就这样把自己的心意明晃晃地铺陈在欧儿面前,不加掩饰地,真诚地,直白地坦诚了自己长久以往的喜欢。那种纯粹的勇气一度让我会有那样的一个感动:原来爱是如此的简单,承认,坦白,表达,好像就足够了。
在大家祝福的掌声中,德才意识到,原来故事里的那个男主角早已换人,而现在他是坐在观众席的一员,他和所有人一样看着台上的两个男主角完成了开心的结局。大家都在为happy ending而开心,可是他却在所有人的喜悦中哭得好伤心,好难过。
“从高一的时候就喜欢你了,从第一天上学的时候,没有朋友,不怎么跟人说话,直到你过来,带我去玩,还带我去吃午饭,然后遇到了这帮朋友。也许很可笑,你觉得我是那种内向的人,没什么朋友的,但那天啊,你让我感觉到你真的。。对我很好啊。我真的很想做你的好朋友,随着时间推移,我对你的好感也逐渐增加,于是我开始陷入迷茫,我应该是喜欢你了,这样也可以吗。我慢慢不确定了,直到那天你伤心,那时候,我就觉得,我靠,我对你的感情比想象的还要深。虽然我是个害羞的人,不太敢表露出来,但我对你的好感,让我也不再害羞了,你试着对我敞开心扉可以吗?”
柏石看到了欧儿所有的优点和努力,看到欧儿的伤心和困惑,柏石近乎看到了全部的欧儿,或许早就该把心中的爱慕说出口了,或许早就该牵起你的手,但愿现在也不算太晚。柏石和德的不同大概是在于,柏石在自我认同方面更加果断,他之所以一直没有表白,是因为不确定自己的悸动是因为欧儿是个好人,欧儿一直对他很好,还是因为纯粹的心动和喜欢。他想给欧儿更纯粹简单的东西:以我的爱诠释你的心。
德哭得奔溃,看着欧儿没有拒绝而是直接跟着柏石走,那一刻他的悲痛来源于哪里,是错过还是恼怒?他亲手背弃自己的梦想,也亲手推开了爱人,亲手割舍的一切都以一种无可挽回的速度在他面前失去,原来,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啊。
德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他们,是不是也在祈祷奇迹会发生,欧儿会回头;是不是也想开口把所爱抢回身边。可是,凭什么呢?是啊,他既没有资格,也没有立场,既没有理由,也没有力量,到头来,他只能含着泪去接受,一无所有。
直到高考当天,德依然心中牵挂着欧儿,看着空空如也的聊天记录,是不是也有想过给对方送去一句鼓励呢。这个重要的日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承载了许多关于希望的寄托,这些希望汇聚在那一天,庇护着每个将要起航去往远方的年轻人,望一帆风顺,望不负韶华,望尽力而为,望青春不悔。
德:“妈,给我一点信心吧。”德妈:“你想要什么?儿子。”德:“重新开门做生意吧,我想吃妈做的面。”
那些真正被体察到的心情更加可贵,例如停业的面馆,昏暗的店面,德知道母亲的伤心,也想要求得母亲的原谅,为他自以为是的决定,为他无耻的辜负,为母亲的伤心。但是请再信他一次吧,德是这样想的。他仍然想要成为母亲引以为傲的孩子。
当在试场外看到欧儿和柏石,看到他们一起迈左腿,德愣在了原地。他以为那是只属于他和欧儿之间的暗号和经历,可是现在它也成为了欧儿和另外一个人的暗号和经历,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讽刺。
依然是那条走廊,曾经在那里共享了独一无二秘密的两个人之间如今有了一整条长廊的距离,同样的炮竹声,从第一次两人挤在一起躲避,到如今他们捂住了自己的耳朵独自面对,我们不断靠近,却又在那之后逐渐疏远。最后还是欧儿先迈出了第一步,先朝德走了过去,不再逃避,没有怨气,没有怒气,没有戾气,只是坦率地祝福。
“认真考哦。”
只是看着如此坦率的欧儿,德却还是忍不住,这应该是那件事之后他们第一次面对面的对话,德心中的那种持久的委屈在听见欧儿声音的那一刻,被砸得粉碎,那些滞留在心中的疑问被豁开了一道口子,欲言而止地提问到了嘴边又开不了口。因为不知道该问什么,因为不知道该不该问。
是欧儿先看穿了他,因为太过了解,明白那句“没什么”有多么拧巴,还是欧儿也想得到一些不知道怎么问,不知道该不该问的问题的答案呢?
欧儿:“想说什么?”德:“没什么。都准备好了吧。”欧儿:“那我去准备考试了。”德:“你和柏石。。发展到哪一步了。”欧儿:“有一段时间了,就试着聊天接触。我先去考试了,祝你幸运。”德:“你也一样。”
德终于还是失去了,无能为力地失去了。。。在今天这个重要的场合,他从一开始就是以败者的身份上场,苟延残喘着挣扎,直到战斗结束。他一面理智地平复自己的心态和心情,一面却又抑制不住地悲伤和疼痛,他的精神从一开始就被分散了,他拉扯着自己的情绪和注意力,却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影响了。
考完试之后,欧儿和柏石在一起走。欧儿重新提起毕业旅行的事,那件他因为德而拒绝了的事。考试结束了,即便还没有出结果,但是他知道很多事情和高考结束一样,已经尘埃落定,也已经成为过去,所以欧儿决定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也给对方一个机会,尝试去接受那个曾经自己喜欢过的人的喜欢。
看到欧儿因为被柏石当众牵起的手,他愣在了原地,慌张地前后张望着来往的行人,就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他那么困惑,紧张,害怕,曾经他也像这样想要牵起一个人的手,想要靠近一个人,一开始对方退缩了,再后来对方逃跑了。如今欧儿也变得胆怯和担心,这样的亲近会不会再次地把爱人吓跑。欧儿心里所有关于向对方靠近,触碰,爱的表达都成为了爱人离开的原罪,那些行为和心情都被贴上了禁忌的标签,他警惕地且条件反射般地从内心深处给自己判了刑。
欧儿:“你不觉得害羞吗?”柏石:“为什么要害羞?”
柏石重新牵起欧儿的手的时候,欧儿才终于如释重负,从前的那些困惑和归咎都不再让他觉得负疚,柏石让他明白了喜欢男生没有错,喜欢上一个人也没有错,而爱本来就是被另一个人彻底地承认。那一刻,欧儿好像才终于原谅了自己。
所有一系列的事情都发生得太快了,快到措手不及,快到所有的情感,情绪都没来得及消化,他们就催促着成年了,德也是这样,那些抑郁在心中的感情和心情,从来没有人和他认真地聊过。
德:“我喜欢欧儿。”华哥:“还以为你失恋了,你喜欢他,他不喜欢你,你喜欢就去追他啊。”德:“可是他是男生啊。怎么可以呢?我生下来就喜欢女生。喜欢他就感觉很奇怪啊。很迷茫啊,哥。”德:“如果和他在一起,我又该怎么和朋友说啊。他们都跟女生交往。那天你带女友回来,妈真的很开心,很自豪啊。”德:“如果我跟男生交往,妈会接受吗?她会怎么想啊?我觉得她接受不了的。”华哥:“你怎么能改变全世界人的想法呢?就算你和男生牵手走在大街上,有人会接受你这个样子,也会有人接受不了。但是我可以接受,如果是我弟弟喜欢男生,我接受得了。妈妈那边,如果有一天你准备好了,你就走到她面前跟她坦白,如果她能够理解的话,那你算是很幸运了。可如果妈妈不接受,你也不要惊讶,你给她一点时间。到最后啊,如果妈妈知道你和不爱的人在一起,你根本就不快乐,妈妈也不会快乐的。这是你的人生。你只要做一些能让自己幸福的事就够了,你喜欢谁都可以,这并不奇怪。”德:“真的吗?哥。我真的喜欢谁都可以吗?”华哥:“本来就是你喜欢谁都行的啊。”
华哥这个亦父亦兄的角色真的很点睛,情感朦胧期时对自我取向的迷茫和忐忑是会伴随一生的,那些从未及时被引导的观念会恶化和扭曲自我的认知,内在的勇气是承认和驱动,外在的勇气是支持和接纳,华哥给到了德足够的外在勇气支撑他重新认识自我,重新驱动内在情感,而这种被允许,被接纳,被支持的感受,某一程度上好像增加了答案的正确率,而不至于与错误挂钩,这对于一个事事要求正确和优秀的小孩来说是重要的。
可是在大众和小众之间,人在哪里呢,那些活生生的人在哪里呢?所有人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什么标准可以集中和统一,他们又是凭什么来孤立和抛弃所谓的“不一样”呢?有人喜欢男生不喜欢女生和有人喜欢白色不喜欢黑色是一样的性质,没有人是“不一样”的,因为所有人都是不一样的。
因为所有人都是不一样的,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一点。所以,我们只要去做那些能够改变的事就好了,去过自己的人生就好了,人生最无耻和最荒谬的事情就是企图去改变别人。
在毕业旅行里,欧儿被爱人牵着手,大方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喜欢和愉悦,那是我觉得他最快乐的一些时刻,轻松,快乐,甜蜜又幸福。可是当他听见那首和他有关的歌的时候,关于那个人的记忆又开始翻涌,那段不知道算什么的感情,那段不知道该从何处开始整理的感情,那段莫名其妙开始又无疾而终的感情,在那首歌的旋律下化成了两个人的遗憾和放不下。
欧儿看着眼前这个如此深爱自己的人,他明明应该感到幸福,可更多的却是对那段纠缠的进退感到惋惜和难过,他终于在这一系列事情发生后第一次正视了自己在这件事情里的所有感受和渴求,原来是那么的痛。而另一边的德也是偷偷躲起来,不敢去正面自己已经失去欧儿的遗憾。
人走了,只留下带有椰子味的笔记,他细细嗅着,却明白那不是那个人的味道。
高考成绩公布日那一幕,我想是会感动或者说是触动到很多人的一幕吧。即便是看第三次了,我还是会为大家得到好结果而感动到落泪,那种紧张的心情随着丹,随着欧儿,随着德,随着柏石,随着那群朋友一起跳动,也为他们鼓掌,也为他们雀跃。这大概就是大多数人刻在骨子里对高考的最高浓度的敬意吧。
德的失意来源于从前的自负:原来我不是想象中的无所不能,放弃了机会之后,我没能考上那间学校,我就是个自以为是的笑话,还妄想做个拯救朋友的英雄,原来我什么都不是;德的失落来源于最后的失信:欧儿,我们最终还是没能考上同一个学校;他的失望也来源于一直以来的希望:妈妈,我还是没能成为像你向别人夸耀的那样的令你骄傲的儿子。
那套一早就预备好的大学校服就是最大的遗憾。
欧儿知道德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后,他的心情一直很低落,即便是自己考上了也没有丝毫兴奋或者快乐的感觉。他的心思和情绪一直被德牵引着,影响着,以至于和柏石在一起时,也总显得心不在焉。
考上了,我应该高兴的,可是我还是好失落,好担心,原来我还是如此的在乎他,放不下他。这些柏石都看在眼里,他知道的,他很早之前就知道,或许比度假村之前还要早,可他还是表白了,虽然晚了些,可他还是想试试看,试试看能不能走到欧儿的心里去。
所以,他把欧儿送到了德家的门口:我好想去爱你,也希望你能爱我。可是怎么办呢,我也害怕看到你难过。
欧儿:“你带我来这里干嘛?”柏石:“你想下去吗?你不想的话我帮你打电话叫他也行。”柏石:“最近,你最想见的人应该是他。”柏石:“不用担心我难过,看见你难过,我会更难过。”柏石:“走吧,下去,去找他。”
当欧儿真的下车朝德家走去时,柏石几乎快步走到车前,看着自己很喜欢的人站在另一个人的家门前,那是什么滋味啊,难道真的没有想过要挽留吗?爱人就要如此伟大吗?可是在爱里面,谁又可以周全地做个好人?
看着那扇紧闭的大门,那个一直放心不下的人,那个一直希望不要离开自己的人突然就消失了,欧儿很慌张,他终于明白了那种失去的滋味,苦涩,慌张,无助。他回头去看,看见那个同样站在身后等候的人,他明白,这一夜,他们三个都分别失去了最珍爱的人。
柏石:“没关系,没关系。你还没准备好的话,你晚点再去也行。”欧儿:“我不想看到他难过,对不起。”柏石;“好的,没关系,我理解。”欧儿:“对不起。”
丹真的是个很好的女孩子,即便是被德伤害了,却还是会因为担心而上门拜访,以朋友的身份。她或许并不了解德,但是她却信任德的能力,相信他不论去到哪里都会做得很好,不论是以哪种方式最终都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丹见过德闪闪发光的样子,正是因为那样的德的存在,丹是如此爱慕过,也为此原谅了。
丹给德的那幅画里的人就是她见过的那个,德最闪闪发光的样子,还有画里那朵紫色的扶桑花,让我想起村上春树的那句话:
告诉你我喜欢你,并不是一定要和你在一起,只是希望今后的你,在遭遇人生低谷的时候,不要灰心,至少曾经有人被你的魅力所吸引,曾经是,以后也会是。
丹:“你想知道我的答复吗?”德:“你想给我答复吗?”丹:“我心里有答案了,但是我想先知道,体育课的时候,你说想跟我坦白,有关于我们的事情想坦白,那是什么事,可以告诉我吗?”德:“那天你说,你感觉我在利用你,我想说,我没有利用你,我跟你说过我喜欢你,我真的喜欢你。追你的这两年来一直喜欢你,喜欢你直至不会再喜欢别人。”德:“之前我心里很纠结,真的纠结,有时候我不知道自己的感觉是什么,但是,对不起。”丹:“那,你想坦白的事情是。。”德:“其实,我害怕,我们一吵架你就不跟我在一起玩,我以为你会恨我,我不想失去你。我还想跟你当朋友,但是现在我对你没有那种感觉了,还可以当好朋友吧。”德:“我觉得松了口气,你能来,说明你还想跟我做朋友。”丹:“我的答复是我还想跟你当朋友啊,德。之前,我很厉害的,我能挺过来。不爱了,还可以当朋友啊”
原来在这种时刻,大家唯一能说的真的只有这一句:对不起。
丹真的是一个容易就会让人爱上的女孩,她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梦想,坚强,果敢,敢爱敢恨。我爱你,这件事是50%和50%的对赌,你也爱我和你不爱我。这一次或许赌输了,落空的心意成为青春里哭笑不得的眼泪,但是知道自己被真实地爱过,也投入地爱过人,这段回忆是否也已经足够无悔,因为我们曾在某段有限的时间里无限地真心地爱过一个人。
丹:“欧儿呢,和他怎么样了?”德:“我没和他聊,我知道他考上了。”丹:“德,你想恭喜他,你要亲自去啊。”
原来爱而不得是这么的痛,这么的难过,可是我们都没有错,也没有爱错人,只是我们都要往前走了。
丹:“德,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陪在你身边的,我不会抛弃你的,德。”
怎么会有丹这么美好的女孩子,即便自己的心意落空,她还是愿意给出自己的支持,没有把爱而不得的不甘心变成怨恨,她还是陪在他的身边,她也明白德面临的纠结和困境远比她此刻的心情更为煎熬和复杂,而那些需要德拿出勇气去面对的事情,她无能为力,只能作为朋友告诉他:我不会抛弃你的,不管这个世界如何分辨你,定义你。
德没能完成对自己的承诺考上梦想的学校,没能完成对妈妈的承诺成为令妈妈骄傲的儿子,没能完成和欧儿的承诺考同一所大学,而最后一个承诺:如果欧儿考上了,就陪他一起还愿,他还有机会去选择完成或者失信。
但,不是一早就说好的吗?欧儿:说话算数。德:答应你了。
关闭的寺庙开了门,他们从那扇禁止通行的门穿过,回到那片缠绵的海滩。或许这个社会依然会存在很多不可调和的偏见,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同性婚姻法也不会通过,所以那扇被紧锁的门其实是自我的接纳和承认,是勇气和爱。
这一次跑去蓬贴海角与第一次不同的是,欧儿不再跟在德的身后跑,而是与他并肩,我不需要向你借力,等你鼓励,因为我们本就是相互扶持,互相支持,直到跑到终点。
看到日落的那一刻,所有的心情都变得明朗清晰,那是一种胜利,破开云雾,我窥见自我,亦看见了你,因为日落把我的心事都告诉了你。
欧儿:“考上了哦,你最终还是来到了这里。”德:“我要来这里看看新晋的大学生啊。”
他们都没有忘记对彼此的承诺,我完成了对你的承诺考上了,你也完成了对我的承诺陪我走到了这里。
德:“你成功了。”欧儿:“如果你没有放弃名额,你也可以穿上这套衣服了。”德:“你别想太多了,我给你是因为我真心想给你。”德:“我应该会试着去上学,不行再转学咯。我的梦想,一直在这里呢。但你啊,我把名额给你后,你就不找我了啊。”欧儿:“我找你了啊,在IG故事里。”德:“那个不算。但没事啦,从今以后,我会主动找你的。”欧儿:“我主动找你吧。”欧儿:“我和柏石,已经变回朋友关系了。”德:“我和丹,也做回朋友了。”欧儿:“那我和你呢?”欧儿:“我明白的,到了现在,我什么都不在意了。让我继续做你的朋友,我可以,让我继续做你的对手,我也可以,要让你喜欢我,让你讨厌我,我都能接受,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这对我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了,但我求你一件事可以吗,不要再这样失踪可以吗”德:“如果我做什么都可以,那我做你男朋友可以吗”
我无法再承受一次失去你的痛,所以不论我们是什么关系都可以,爱我,讨厌我,都可以,但是请不要再消失不见了。
EP2——德:“每当我想什么或是不想说话的时候,我就写成中文宣泄出来”
那满满一版的“爱”字就是德一直以来藏在心口的话,是每每想起欧儿就会心动的爱意,是不想说话但一说话就想向对方倾诉的爱意,是这些满溢的爱让德变得勇敢和真实。
写在最后的话:
终于在拖了很久,看了很多遍之后,完成了以爱的影评,感谢编剧,感谢导演,感谢BKPP,谢谢你们把这样一份美好的青春,动人的情感,真诚的故事带到我们的生命里,因为你们,我们会永远记得生命中的某个夏天,那样年轻的我们哭过,笑过也爱过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