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其实吧这片真应该打造成《芝加哥》那样充满黑色幽默的戏虐片,而不是像如今这样搞成了个四不像的大杂烩。影片前期宣传的大女主电影在电影构架上早已荡然无存,原因之一是男主的戏份和女主平分秋色,而且有一些故事的推进点也并没有从女主的视觉展开。而这片最让人感到意外的就是,本来是个人尽皆知的案件,却要故弄玄虚制造焦点,结果噱头不足,就靠女权,主旋律等一些其它元素来填满空虚的叙事结构。讲真,这片要是放在国庆说不定还能蹭到节日的流量呢,要不下部就放这档期得了哈哈哈。说到影片上下集的分割,真的实属无病呻吟。你一个已不是悬案的案子非要搞成上下两部,只能说制片人,导演和编剧都得出来背锅。没看过戛纳版本的成片,但即便如今这样上下部的呈现,也没看出来电影的品质提高了多少。真的,就像开头说的那样,将影片弄成《芝加哥》那样的呈现方式说不定还能达到不一样的效果。至于下部嘛,还是别转IMAX了,学学《太平轮》嘻嘻。
Chicago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咦,漫威咋还活着哦。这片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动作戏份少,而是文艺片出生的导演想要朝着《美队2》那种凌烈写实的动作片风格靠拢,但结果却是打戏无看点,文戏成了皮尤女士的个人秀。首选,看得出来这片只有皮尤女士和那位反派女议员是在用心演戏,其他 ...
十年后又一次重温本片,再次印证了之后的8~10像笑话一样存在,所以在我心里“速激”系列就到这部结束。本片的成功在于导演非常清晰商业片模式的定位,咋一看果然是温子仁的作品,本片和之后的《海王》都成为了商业电影的标杆之一。因为,温导没有 ...
故事稀碎,剪辑稀碎,人物稀碎。看不出一丁点电影的质感。博纳还以为这是五六年前主旋律横行的年代么,就这样拍电影活该春节档垫底。一个名为“蛟龙”的特别行动小组,出现的频率还没有那艘潜艇多。而且,剧本编写的相当智障,敌方莫名其妙就起了内讧 ...
首先,说一下演唱会,现在的很多歌手都只顾舞美妆造而忽略了音乐才是核心内容,这不仅是国内歌手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样的情况也正发生在国外。遥望二十年前的演唱会,那真的是用音乐之声来打动观众的心灵。再说回本片,这部演唱会电影全片给人感觉到的 ...
真的是觉得索尼在非“蜘蛛侠”电影的资金投入中真是抠门到底,之前的“毒液”系列稍微要大方一点,可这接连着几部所谓“蜘蛛侠宇宙”的电影是越来越廉价感。虽说是为了控制成本,但你也要有拿的出手的干货啊,剧情就不用说了,几十年来千篇一律的庸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