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妹霓凰,见字如面。
兄有三愿,一愿长安康,
二愿常喜乐,三愿莫痴候。
戎马倥偬,逝水如斯,不可彷徨独宿。
今生奈何,情深缘浅。
偷得朝夕已是奢,苍天怜我。
承君一诺,来生必践。
青青河畔,寻常人家,
粗衣淡茶,共白头,长相守。
——兄林殊绝笔

别离难离忍别离,思君不见倍思君

每次听到《红颜旧》这首歌,
或者只是单单的旋律,
就会想到霓凰郡主在长亭认出她的林殊哥哥那一刻。
当时的霓凰郡主已经很是焦急想要认出眼前的这个是她的林殊,是她那个十几年没见的,想也不忍想的人。
他出现之后,所有的事情表面上是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甚至名字、样子通通改变,但是,总是有不对的地方,诚如郡主所说,是一种“女人不可理喻的直觉”吧,越是什么痕迹都没有,我越知道是你。

——你认识林殊吗?
——认识。
——他是真的战死了?
——是。
——战死在哪里?
——梅玲。
——尸骨葬于何处?
——七万英魂,天地为墓。
——他的尸骨都没人收,一块遗骸也没有找到吗?
——战事惨烈,堆尸如山,又有谁能认识谁是林殊呢?
——我知道战场是什么样!可你若是赤焰旧人,为何我刚刚提到林殊之时,你不称之为少帅,——而直呼其名?
气势逼人的对话过后,霓凰终忍感情爆发。
“这里明明有一颗痣,我记得这里有一颗痣”
“我知道是你”
“你怎么变成这样,你以前是一点都不怕冷的”


“霓凰对于我而言,终究和他人不同”
其实林殊也知道自己已经瞒不住身份了,对于霓凰郡主。“我是自私的,当我在长亭伸手揽住霓凰入怀的那一刻,我就意识到了。我回金陵的目的不是为了霓凰,我设定的计划里,也没有霓凰。我是个没有明天的人,给不起任何承诺,何必又去招惹她。可是,我忍不住。”
是的,就是这句忍不住,让想要埋藏所有儿女情感的梅长苏在归来之后,第一次见到她的霓凰,虽然只能躲在轿子里,却迟迟不肯放下撑住帘子的手。

是被已经糊涂的太皇太后认出来之后,仍然不急于反驳,恍惚一刻,扔抓住郡主的手。

是看到郡主头上落有梅花瓣,仍然忍不住想要帮忙拨弄下来,却不知此刻自己是花尽心思想要隐藏身份的一介布衣。

当然,这份忍不住,还包括对郡主明里暗里的各种帮助。

有这么多隐忍的忍不住,也难怪霓凰郡主会在一个人完全改变面貌的情况下认出他。
这首歌的歌词也写是,贯于景,融于情。
“思君不见倍思君”
“别离难忍忍别离”
“忍别离,不忍却要别离
托鸿雁南去,不知此心何寄”
这种韵脚,这种隐忍的情意,已不知是人融于歌,还是在写曲中人。

霓凰郡主是个角色是丰满的,令人怜惜同时又令人敬佩,英姿飒爽同时又柔情似水。上战场杀敌时毫无怯意,面对感情时柔情百转。
刘涛饰演的这个角色戏份不多,也不是男人戏、家国情仇里面的主要线路,但是这个角色不可缺少,毕竟她的每一次出场都特别抓人心。
剧中有一个细节,霓凰认出林殊后的第一次见梅长苏,不是像往常或对别人一样行抱拳礼,而是像平常女子一样,嘴角带笑,行温婉的万福礼。

其实霓凰郡主的戏份吸引人,还和剧中她和林殊的感情观有关。有人说,霓凰与林殊亦或梅长苏之间才是古时男女相互倾心的模样,行为举止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教养,情义绵绵而又不失礼节。
悬镜司使夏冬第一次见梅长苏时,问他与霓凰是否有意,他的回答是,“若非热血男儿,如何配得上郡主。”试问,十三年前的林殊,如何配不上霓凰郡主,如今物是人非,梅长苏何尝不像林殊一样爱慕着霓凰,却自觉不够资格配得上。

——“我所谋之事,不能牵扯丝毫往日的情感,包括你”
……
——“那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今日之后,我还是苏哲,你还是郡主,不能露出丝毫破绽。”
——“好。我可以等,等你再变回我的林殊哥哥。”
在家国情仇之间,在使命抱负之前,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十分隐忍克制的。发乎情,止乎礼,但相隔数年,历经浩劫,仍坚定不移。或许这才是古代时候的爱情吧。
他想要拖着孱弱的身体去战场,想要重新变成林殊少帅,完成他的抱负。
她含着泪眼,在那一刻无言。

城门话别,从此南境北地,分别即是生离。

可在她心中,他永远是金陵城内那个最明亮的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