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精神世界的盘子。
电影、综艺、纪录片、短视频……各种形式,新颖或老派,都用它盛过世界。
但谁最懂你口味?
不是美食家,不是五星大厨,更不是外卖小哥。
Sir相信你脑海里已经想起了一个名字。
比如她——
《奶奶最懂得》
Granny knows best
别被这速p成图的敷衍海报劝退。
豆瓣8.7。
30分钟,八集八个省。
一次随遇而安的“中西对决”。
长相喜剧的英国厨子,走进中国乡村,寻找身怀绝技的奶奶们。跟她们学做菜,给她们做菜。
乡村版“街头美食斗士”?
不,Sir觉得更像是美食版“变形记”。
只不过,交换的不是条件与家境。
而是时间与心境。
找奶奶
美食节目,再怎么玩,都得先上菜。
随便点开一集,Sir保准你身心都会无比舒适。
一菜三“吃”——
嘴,有热腾腾的舌尖诱惑;
眼,可观每一地都想亲身打卡的绝美村景;
心,可感厨子和老太的温馨日常;
纪录片的主持人,Jamie Bilbow,中文名,非常接地气:“大米”(就是可能招老鼠)。
老外厨子乐不思蜀,毕竟,来自于以黑暗料理闻名的英国。
△ 从上至下菜名:“仰望星空”“牛肉腰子派”“哈吉斯”,具体做法可自行百度
不知道是否被“暴击”得无法忍受,金发小伙跑到中国一呆就是8年。
中途还给央视《天涯厨王》《面面大观》,山东卫视 《听得到的美食》当过主持人。
所以这个英国厨子,画风跟普通美食节目主持人不太一样。
做饭随意,不需设备,全靠灵感。
如果身边刚好是一块菜地,更欢脱了。
土豆削皮直接往身后一扔,天然的沤肥原料。
炒菜时掉了朵花菜,直接就势夹起往后一抛,肥料+2。
甚至,跟我们印象里的外国人也有点不同。
筷子功,考不倒。
普通话,更是溜。
语调自然,断句正确,嘣词儿不磕巴,发音比较标准,儿化音出色得让老广如Sir都自愧不如。
就连有点生僻的词也都能有惊无险地读正确。
切的话达不到这个用杵臼的这种效果呢
△ “杵臼”这俩字估计你乍一看也会停顿一下才能读对
自嘲起来,看得出老铁没少在中国网上冲浪。
完美就无聊了
我这处女座说这话,不容易
深谙入乡随俗的道理。
每次跟奶奶们讨教完厨艺,他都要拿出自带的厨具,来一道有当地特色的家乡菜。
比如跟奶奶学做面,他也有模有样,炖胡萝卜腊鸭汤面,完了还不忘卧个溏心鸭蛋。
跟奶奶学做月饼,他就依样画葫芦做一苹果派回敬对方。
奶奶们呢,也特给面子。
刚入嘴还没嚼,好话先说——甜!
有的倒是理智些,嘴上夸完手上挑两下,委婉地说,这个面硬了点哈。
中国通、中餐通。
节目交给他的任务是“找奶奶”。
名不见经传,藏匿于山川河流多年,靠本能做菜多年的奶奶。
找菜谱
别说,大米还真会找。
搭面包车、坐大巴、逛菜场、爬山路,一张嘴叭叭地找不着就问,愣是给他找到了各种奶奶。
厨子不是什么正经外国友人,奶奶们倒都是你我熟悉的样子。
一笑满脸都是褶子的脸,不太整齐的牙齿,头发花白。干活的手看得出有茧子、包了创口贴。
或戴袖套或戴围裙,十年一日的旧毛衣、碎花外套。
无聊时打打扑克,硬朗点的还要上山干农活。
但面对外来客大米,她们反应各不同。
陈奶奶是个开朗的。
大米要驮她回家做面,她爽快地跳上车,但又留只脚在地上,生怕大米撞到了面架,嘴里还喊着“面条上不好开车的呀,我怕呀”。
张奶奶是最和善温柔的。
大米干活没分寸弄脏了她辛苦熬了一晚的豆汁,她不紧不慢摆摆手——
没关系的呀~
还有见不得大米干活马虎,一会功夫就忍不住自己上手的勤快云南奶奶。
老爱说自己不中用了,老了的丧气奶奶。
不论哪一款,你都能在她们身上找到自己奶奶或外婆的影子。
她们不是被职业定位的大厨,擅长的也都是平常人家司空见惯的菜式。
什么青菜面、炸豆皮、冬笋米粿、臭鳜鱼、云南粑粑/火锅……
简单的菜,背后是不简单的“一辈子”。
这些奶奶绝对不会用“烹饪”、“料理”这些词来描述,她们以为自己做的,只是家务,只是生活,只是在养活、照顾一家人。
浙江潘周家,有名的长寿面之乡。
五百多户人,家家都能做面。
据说这个村子出来的长寿面,是真的“长”,两斤面粉能拉出两百米,又被称为“一根面”,彩头极好。
每到秋冬时节,村民们都开面,面条晒满了村里的广场,场面很是壮观。
65岁的陈凤青奶奶更是。
除了养儿育女,她从嫁过来那天起,就学做面。
发面、和面、搓面、拉面、晒面,这个步骤重复了几十年。
面做好了,像织毛衣一样一根根缠在竹竿上,再拉出粗细均匀的长条,日夜晾晒。
晒干之后,用剪刀把面条剪下,一把一把绕成圈,挂面就成型了。
每天不是在做面,就是在准备做面。
但也靠着这些挂面,陈奶奶家从无屋无被的贫户,成为如今儿女双全的小富人家。
晒面条,在大米看来,是整齐到震撼的大场面。
可在奶奶那,是到处需要留心注意的活计。
得拿上一双比筷子长且细的竹竿,不住在面丛间拨弄,防止面条粘连。
这么费神费事的工序,做成食物,却只需不到3分钟。
下开水煮沸,加入挂面。
抓把从地里收来的青菜,摊个鸭蛋,连盐都不用加,清清爽爽一碗青菜面就做成了。
70岁的张美仙奶奶做豆皮。
原本郑宅家家家户户都能做,做豆皮这门手艺也传了1200年。
但随着机器兴起,整个村子里,只有她和兄弟两家会做了。
没办法,这活太磨人了。
累啊,早上六点就得开始,忙活到下午4点。
筛豆子、磨豆子、煮豆子,一张张晾凉成皮。
到夏天,煮豆子的屋人都不愿意进,太热了。
扎小辫的张奶奶有点惆怅——
太辛苦,以后的人不会做,不会做
一个通宵的功夫做成的豆皮,要下肚却快得很。
卷点肉馅儿包好,搁油锅里炸一炸,一盘响铃儿就成了。
看视频,秀色可餐,口水都要滴出来。
所谓庖丁解牛,跟这些老奶奶比。
野生大厨大米,还是一个字,嫩。
找生活
高尔基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老年人的离开,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
Sir看《奶奶》就有这种感觉。
一切传统美食节目的“套路”在老人身上失效了。
时长?火候?步骤?前味?回甘?
别扯这些。
老奶奶的手里,心里只有一个法宝:时间。
换一个更接地气的词儿吧,就是:日子。
她们是活着的口述菜谱,初看说的都是民间吃食,再看,字里行间就是沧海桑田。
流传了1200年的豆皮,现在看是再常见不过的食物,但在张奶奶年轻那会,可是“女人坐月子才能吃上”的稀罕物。
黄奶奶打面时,60多岁了还是说抡棍子就抡,打起来力道也不含糊。
为什么非要费那劲?
奶奶云淡风轻带出一知识点,“打出来更硬(有韧劲)”。
和面要加盐水,她的手部肌肉几乎拥有了记忆:一斤麦粉半两咸。
《十三邀》第四季首集里,许知远有句跟倪大红寒暄的话。
虽有场面话的嫌疑,但却不失道理——
知识本身没有魅力,生活才有。
《奶奶》就在美食纪录片之外,呈现一种真实的生活。
来自大洋彼岸,生长环境截然不同的外国年轻人。
在村子那一亩三分地勤恳了一辈子的年迈妇人。
一个热情外向,感动快乐即时释放;一个含蓄,不擅表达。
冷热相对间,又带点奇妙的和谐。
看到木梨硔66岁的汪助囡奶奶一个人照顾中风的丈夫,还要忙家里的民宿,几乎是一个人全包了家里所有事,却不怨不自苦,依然好好照顾丈夫。
大米说,这是爱。
可你知道的。
奶奶们哪会说爱情。
于她们而言,这不过是一家人而已——
我感冒了,他就注意我
他感冒了,我也注意他呗
这是一家人是必须的呗
大米用现代人的方式给予定性,也回馈赞美。
安慰这些操劳而羞涩的奶奶们,赞叹奶奶的平常,赞叹她们的熟练。
更有意味的是,纪录片没有给“正能量”的假象。
木梨硔很会做臭鳜鱼的73岁的洪春囡奶奶,Sir印象最深。
跟前头的奶奶不同,她们或活泼或干练,依然在自己的年纪里活得劲头十足,可这个奶奶呢,眼里是“我老了”的灰心。
奶奶的女儿中年丧夫,一个人照顾孩子,照顾家里,奶奶年老,心疼女儿,眉目间都是愁苦,也有对自己年老帮不上忙的抱怨。
但大米聊天时,总把话题往奶奶擅长的臭鳜鱼上引。
烧个鱼,加点啥,大米都会问一句这是什么。
问着问着,就问出了腌鱼的米酒、调味的黄豆酱、收汁的豆粉都是奶奶自己做的。
奶奶自我怀疑一句,大米就提高音调肯定地回一句,逗得奶奶眉开眼笑。
最后要走时,大米抱了奶奶。
奶奶不太习惯,人又小。
大米踉跄了一下,把奶奶整个揽在怀里,手上轻轻摩挲奶奶的背,嘴里还抱歉地说,我有点高。
还不住地提醒,要她记得把家里楼梯的扶手安好。
奶奶呢,手只在自己触及得到大米的地方,不知所措地试探着。
这个拥抱,奶奶肯定是不习惯的。
奶奶懂爱吗?当然,时间为证,可是爱的方式已经融化在日子里,无迹可寻。
是枝裕和在《比海更深》,借由已故女演员树木希林说出:
我到这种年纪了。
还没有说过爱过谁比海更深这样的话呢。
一般人都不会有啦。
但是每天都还是开开心心地活着。
不对,正因为没有所以才能开开心心的,
平凡的生活也能过得开心。
看完《奶奶》,你可能羡慕那个长着外国脸的主持人大米。
淳朴、体贴、通透的奶奶们,把他当成了自家儿子。
但仔细想想。
那个可爱的“她”——
此刻,可能就在你家厨房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