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逃鴛鴦TheyLivebyNight(1948) 以夜維生/晝伏夜出

導演:尼古拉斯·雷

編劇:查理斯·施内

主演:凱茜·奧唐内/法利·格蘭傑/霍華德·達·席爾瓦/傑伊·C·弗利朋/WillWright/伊安·沃爾夫

語言:英語

類型:愛情/犯罪/黑色電影

上映日期:1948-08(倫敦)/1949-11-03(美國)

美國 95分钟

夜逃鴛鴦TheyLivebyNight(1948)的劇情介紹

在20世紀30年代,在密西西比州的州監獄農場三名囚犯逃離。其中23歲的年輕鮑伊,誰花了近7年徒刑,現在希望能夠證明自己的清白,或退休後在山上的家,一起生活在和平與他的新愛,小鷹。但他的犯罪同伴勸他參加幾個搶劫案,并很快警方相信他是他們的領導人,去後“鮑伊小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難。

夜逃鴛鴦TheyLivebyNight(1948)的短評

  • 神仙魚

    有一點過時的亡命鴛鴦故事,懸疑犯罪部分的平淡讓它幾乎成為完全的愛情片。在另一對夫妻的廉價婚禮前被告知已毫無希望的強烈反差一幕非常唏噓,随後他義無反顧走向死亡。酒吧裡被人認出但沒有被告發反而善意勸離,女同黨主動揭發欣喜期待丈夫獲釋反遭冷遇,這兩場戲的設置有意思,打破了某些定式,催生了某種怅然的浪漫。7/10

  • 幽靈不會哭

    雷将青少年電影和黑色電影進行組合,居然成為了經典,它不僅超越了當時黑色電影的局限,也預言了之後如《無因的反叛》這樣的青春電影,純潔的感情被社會的罪惡侵蝕,他們隻能生存在黑夜裡渴求着自由,成為在孤獨中艱難跋涉的獵物,幾處大俯拍的鏡頭堪稱神來之筆,宿命的寓言無法掙脫,一切都命中注定

  • 赱馬觀♣

    詩意憂郁黑暗絕望的存在主義困境,更像是黑片時代的犯罪故事與三零前黑鮑沙其風格的結合體。最大看點當然是格蘭傑與奧唐内俊男純女的亡命鴛鴦苦情浪漫。但參考導演自身的幕後故事之後,第三幕中的兩場戲卻成了意外焦點:酒吧老闆奪槍還槍勸離頗具騎士精神vs前女黨向警方主動告發藏身地點卻被換救老公當場捂臉漠視!而光影明暗的高反差更強烈凸顯導演對“出賣同夥”行徑的深惡痛絕!可當時間推進至兩三年後麥卡錫聽證會,在好友卡贊的催促以及早先劇院活動因染紅而上了FBI黑名單等多重不利因素作用下,雷本人卻選擇了配合調查進行檢舉告發!有評論指出此事讓雷後來深感愧疚不安并加劇他原本因縱欲酗酒染毒而生的自毀傾向……即便如此仍然會覺得是好片好導演。是否說明藝術創作确實尴尬存在所謂“葉孤城法則”?隻需誠于劍,不必誠于人。

  • 麥兜

    對多次出現的航拍逃亡中的汽車鏡頭印象深刻,搖晃中呈現被卷起的一路塵土,緊張感陡升,仿佛和角色朝着想象中的逍遙法外一同狂奔。即便女主死心塌地的愛讓男主對新生活充滿期待,卻終難逃宿命;而女主在戀愛前後的反差,也恍惚覺得特定情境下的愛情尤顯珍貴,作為黑色電影裡的女性角色,倒并不顯眼。

  • 左胸上的吸盤

    看睡着了。尼古拉斯雷的處女作,這種愛情腦的罪犯想要擺脫一切與戀人厮守而不能的悲劇故事,我最喜歡的還是《情枭的黎明》。本片有個最好的地方:時年23歲的男主和女主把青春的脆弱、彷徨呈現的細膩,我甚至以為是先找到了這倆演員,然後導演和編劇才圍繞他們啟動創作工作。劇情也是,雖然設計了一個地下的犯罪世界,但犯罪的具體過程都略去了,鏡頭始終聚焦在這對兒亡命鴛鴦身上,全片還用了3個航拍鏡頭,演示逃亡者在空曠世間的盲動,我覺得37歲的尼古拉斯雷和他的角色一樣,也處于一種想要掙脫束縛的狀态。20塊錢就能幫你結婚的鄉鎮騙子,帶着兒子做生意的民宿老闆,他們的服務廉價,像是這世界能給他們提供原諒、給予包容。而出賣他們的黑道女人,又是他們生命的另一重可能。這些設計都不錯,但劇情銜接上太硬了,動機過于明顯

打開App,看更多熱門短評

夜逃鴛鴦TheyLivebyNight(1948)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