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惱人的笑(1979)的劇情介紹
文革末期,各種媒體充斥極左言論,謊話連篇累牍,剛從幹校調回報社的傅彬(李志輿飾)為此十分苦惱。同事李記者(史久峰飾)叮囑他凡事得過且過,不要太認真,但記者的良心時時折磨着傅彬。一天,他奉報社宋書記(袁嶽飾)之命,與李記者去醫學院采訪,親眼目睹了非常荒唐的一幕,内心受到極大剌激。無奈中,他去請教因說真話差點被逼瘋的老恩師(喬奇飾)。回到家中,他與妻子共同回憶起初戀時節,人與人之間純潔誠實的生活。他決定找宋書記,求他不要讓自己寫騙人的文章,妻子怕他惹事,好言相勸,他忍不住打了妻子一記耳光。正直的傅彬由于說出真話,被捕入獄,但他堅信,國家不會永遠這樣下去......
苦惱人的笑(1979)的影評
套層 假寐
10.11大廳觀影。改革/傷痕面目,極激進的影像手段在新時期絕無僅有。但一切圖像的扭曲和影像空間質感上的斷裂并非是精神和分析的,因為它在最初就否認了主體和鏡像間的誤讀關系。海城在片中成為了僅僅具有時間性即被抽空的泛化的像。當然,觀衆 ...
『考教授』的戲碼,現在上演得更歡,而且是打着更加冠冕堂皇的為民請命的旗号了。茶水驗尿、八毛錢治十萬元病、縫肛門,這些事件中,站出來說公道話的人民大衆,在哪裡呢?——在這部電影中,人民大衆倒是站出來過,在男主角的妄想中。#世間事大抵如此#
在1979年外國電影理論家來到北京香山講習時,第四代鏡語稍顯陳舊,中國電影剛剛融冰,電影人對電影的知識如饑似渴。抛開鏡語,單說思想意識,反思得徹底,将中國人“個人”與“集體”,“真實”與“虛僞”的矛盾心理刻畫到了極緻。知識分子的話語依舊在耳邊回響,文革的妖火卻在今夜點燃。誠實的眼睛。
給五星是因為言論自由太重要了,甚至比最寶貴的生命還重要,文革後這部電影開了個好頭,敢于抨擊時弊,所以現在看來分外過瘾。
漫畫式的諷刺,意識流表現手法,講了個75年上海的文革往事。主線是記者目睹50年歸國的老醫學教授被極左書記的人馬侮辱(肛門體溫計入了口),卻又隻得按照他們一夥的要求寫報道,終于是把自己也拖進了右派陣營。材料的準備、諷刺的劑量都足夠,打獵當勞動、飛車看内參片、受傷再啟用教授主刀卻堅信階級鬥争的書記形象誇張程度拿捏的還好,除了訓人做狗的一場戲夢境玩的有點過了,不過也吻合全片多次出現意識流筆法的荒誕感,并且開場的那些見書記恍如登天的鏡頭還有些恐怖片的意味。兩位報社老同學的首次争論很有意思,把階級鬥争提拔到人性交鋒的層面,是一種推進。另外裝滿友誼的花瓶,兩張臉合一的雕塑這些小物件也豐滿了主線。男女主的戲寫的較弱,另外全片的諷刺微有鬧劇傾向,男主這個角色也始終是靠情緒在推進劇情
濃重的反思意識,雖不無說教,但言辭深切誠懇,對人性之誠實&說謊的考量令人警醒,幾乎适用于任何時代;以小人物的視角解析那個荒誕年代,知識分子的焦灼與苦惱,依稀有幾分東歐味道;文本有生硬處,然而視聽語言上的探索性驚喜,多處運用夢幻表現潛意識,以傾斜鏡頭呈現扭曲與苦悶,開場聲畫分離堪稱妙筆。回望此片,于今日另有一番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