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奧諾拉的告别LeonoraAddio(2022) 别了,萊奧諾拉/萊奧諾拉·阿迪奧/再見,萊昂諾拉

導演:保羅·塔維亞尼

編劇:路易吉·皮蘭德婁

主演:娜塔麗·拉布蒂·戈麥斯/馬西莫·波波利齊奧/法比齊奧·費拉卡尼

語言:意大利語/英語

類型:劇情

上映日期:2022-02-15(柏林電影節)

意大利 90分钟

萊奧諾拉的告别LeonoraAddio(2022)的劇情介紹

ThreeyearsafterthelossofhisbrotherVittorio,withwhomhesharedhisentirecareer,PaoloTavianireturnstotheworksofLuigiPirandello,whichthepairadaptedin1984(Chaos)and1998(YouLaugh).InkeepingwiththeSicilianplaywright’svision,thefilmisnotatallwhatitappearstobe.Thetitlemaycomefroma1910novella,butthereisnotraceofthatbook’sjealousy-riddledplot.Instead,thefocusisonPirandellohimself,orrather,hisashes,whicharetransportedfromahastyburialsiteinfascistRometoapermanentrestingplaceinSicily,onatrekthattakesusthroughpost-warItalyanditsfilmedmemories,asseeninnewsreels,amateurfilmsandfragmentsofNeorealism.Havingburiedthemaster,Leonoraaddiothenshiftsgearfromroadmovietofilmadaptation,buthereitpicksadifferentPirandellostory,namelythelastone,writtenshortlybeforehisdeathin1936.Fromthefarewellofthetitletoitsreturntothewriter’slastwords,itishardnottoreadthiswork,sofreeandyetsomuchapartoftheTavianiworld,asamovingbrotherlyfarewellwhich,justasin2012’sGoldenBearwinnerCaesarMustDie,onceagainusescinematogivevoicetoliteratureandhistory.

萊奧諾拉的告别LeonoraAddio(2022)的短評

  • 德小科

    緻獻即是題跋。為哥哥撰寫思念兩章,用《釘子》錨定“未完成”的狀态。保羅說,皮蘭德婁“left without finishing”,而維托裡奧又何嘗不是?魂歸故裡煙塵入海,“作者”的身後事不會再有色彩,而“作品”卻永葆鮮豔。耄耋之年回望這輝煌一生,“時間”不過是電影開頭的那驚鴻一瞥,銀幕上,光影之間轉眼一瞬,青絲變白發。可此生太重,餘燼裝不下,不如就在海天之間,肆意揮灑。

  • 嘟嘟熊之父

    像在觀賞記憶中的倒影,風起時漾開波紋,竟是孩童惡作劇般的攪動。光線如刻刀雕出幾抹剪影,随即展開變調,肅穆的葬禮需要一把瓜子花生,歌劇拉開帷幕,滑稽劇熱鬧散場。

  • 胤祥

    #72nd Berlinale# EFM online-主競賽-費比西獎。片名正解:《萊奧諾拉的告别》。誰都看得出來這是被死亡分開的塔維亞尼兄弟中,保羅向維托裡奧的告别,非常個人化的一部影片。以皮蘭德婁的死亡及骨灰安放為主要事件,以近乎散文電影的方式(搬演+既得影像)描繪了意大利戰後社會的微妙圖景(不忘吐槽國民性啊),又在多個意義上叩訪皮蘭德婁的文本:遺囑、小說題記“今日的年輕人,明日的老人”,以及晚年作品《釘子》。當然片子後一小半對《釘子》的改編又是為了實現兩人未完成的項目。情感飽滿,看得我真是百感交集……最動人的,莫過于送葬時陽台上挂出的橫幅“你的演員”,撒骨灰時的黑白轉彩色,以及片尾影像化的《釘子》最後一個鏡頭疊印成穹頂聖像畫。當然這個割裂感也真是不太過得去的坎……#年度佳作#

  • 劉德龍

    與《雷米尼》一緻的關于歐洲中心主義消亡的沉思(Rimini作為象征性地點居然也在片中閃現),這一部具備更結構化的戲劇結構與個體生命故去的個人愁思。黑白與彩色切分故事為歸鄉與離鄉兩部分,前一部分找到了極妙的麥格芬(皮蘭德婁的骨灰)并被演繹成具有曆史背景的偶像破壞活動(築于廟堂之上的聖物成為飛機上的兇兆、火車上的撲克牌桌、童棺中的侏儒);前半部分散落的美國符号在後半部分自成文本(諾貝爾獎、香煙、美國往事),離鄉者在不可歸去的歐洲幻景(母親畫像)中寄于女童身體的自我毀滅和重生。

  • Ou

    Bravo!
    放得下的歸土,放不下的歸海。多麼藍的大海,多麼紅的頭發!作家手執長釘,永負其罪,直至在紅發中燃燒。
    燈将滅,方見其棱,其骨,其心。擡頭,他就在。

  • 擁桑

    看哭了。前半段是告别,後半段才是屬于萊奧諾拉的故事。送别了一路,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受尊敬諾貝爾獎得主,也不是他是侏儒似的住在孩童的棺材裡讓人發笑,送别記憶是由戰争,曆史與記憶共同組成的。影像化的極簡和轉場的合二為一已經出神入化,送别路上的風塵苦楚,撒骨灰的色調轉變,再到最後一幕的三像一體,年輕的,成熟的,老去的,有聲,而回音的收尾。《釘子》除了是完成"未完成"的作品,也是一出紀念,如同《平行母親》的任務是将女性之痛與曆史挂鈎,而《萊奧諾拉的告别》則是用未完成的和已完成的兩部分,代表弟弟送别哥哥,用未完成的獻祭已完成的。解決一場影像的割裂與對戰争和平的反思,一場導演的技法與影像個人秀,隻需要一句"to my brother"。

  • 紅酒與謀殺

    很難不被作者的赤誠所打動,是弟弟與哥哥的漫長告别,曾經的雙頭導演 現在僅剩一位,叫人唏噓。黑白部分優于彩色部分,火車段落尤為好,但還是沒法忽視轉彩色之後的些許斷裂感…

打開App,看更多熱門短評

萊奧諾拉的告别LeonoraAddio(2022)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