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攝影機的人ЧеловексКиноаппаратом(1929) ManwithaMovieCamera/TheManwithaMovieCamera

導演:吉加·維爾托夫

編劇:吉加·維爾托夫

主演:MikhailKaufman

語言:無對白

類型:紀錄片

上映日期:1929-01-08(蘇聯)

蘇聯 68分钟

持攝影機的人ЧеловексКиноаппаратом(1929)的劇情介紹

本片是蘇聯紀錄片導演,“電影眼”理論的創始人吉加•維爾托夫(DzigaVertov)的代表作。電影主要拍攝于烏克蘭的敖德薩市,攝像師是維爾托夫的哥哥米凱爾•卡夫曼(MikhailKaufman)。影片主要分觀衆入席、城市黎明、人民的工作與休息、體育運動和藝術實踐幾部分,通過刻畫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來呈現蘇維埃新社會中的一個理想城市。攝影師米凱爾•卡夫曼在拍攝的同時也出現在電影畫面中,首創了“自我暴露”的電影形式。在這部具有裡程碑性突破意義的紀錄片中,維爾托夫首次使用了二次曝光、快進、慢動作、畫面定格、跳躍剪輯、畫面分割等前衛剪輯手法,并采用了仰角、特寫、推拉鏡頭等新穎的拍攝手法,并制作了一段定格動畫。

持攝影機的人ЧеловексКиноаппаратом(1929)的短評

  • 不流ᝰ霧島夜随

    通過持攝影機的人持的攝影機,我竟然懷念起那種自己未曾置身其中的時代,但是既然未曾經曆,又何來“懷念”呢?而這就是一種懷念,人是可以懷念想象的,有的時候想象比記憶還值得追尋。

  • mecca

    5- 百葉窗,電影眼,快門梗。第一(正片)與第三(幕後)視角混剪,從内容到技術都玩得很花:流動街拍、卧軌仰拍、快閃分娩、慢鏡定格運動、分屏、眼耳蒙太奇、簡易特技,甚至還有動畫.... 首尾呼應的電影院設計贊。後半的剪輯和節奏大嗲,前半配樂違和。

  • 白白

    這個片子看10分鐘覺得很牛逼,看70分鐘就覺得很二逼了。

  • 青貓

    酷!! 單在配樂方面 電子 後搖 軍工 噪音 bigband 20時代出現這些元素實在是難以置信

  • TWY

    記得第二章鏡頭突然停下來的那一刻,幾幅畫面後,攝影師和剪輯師對觀衆打起招呼,打破第四堵牆的同時再打破第四堵牆(又名打破第十六堵牆),真勁兒的配樂與鼓點,玩疊影玩蒙太奇,在城市交響曲式的叙事之上再加上愛玩的天性,實乃默片時期最酷最現代的炫技之作,純影像的傑作。

  • 弗朗索瓦張。

    這片能看完我真佩服自己。主要是配樂有種把人逼瘋的感覺。但構圖真的太牛,對攝影大有啟發,種種不對稱,不中心畫面幾乎颠覆了我對構圖的認識。

  • Octopus

    Vertov美學的集中呈現,跟Epstein一樣,既強烈懷疑人類視覺,又寄望于電影眼的超越性;不同的是,V的reality不是無意識而是social reality,并且有着當時蘇聯普遍的機械崇拜。我個人認為最有趣的地方是自反,但它卻并不是布萊希特意義上的自反,相反,在V這裡電影本身構成一種創造者,一種對人類感知局限的超克力量(最後的動畫部分,人不見了,攝影機實現了真正的自我主體,V在《我們》中的這句話“Our path leads through the poetry of machines, from the bungling citizen to the perfect electric man”簡直是一句後人類宣言),這種dehumannization恰恰與社會主義創造新人的理念形成共鳴。

  • 白斬糖

    一百年前人家就知道拍攝電影是為了記錄凡常中的視覺奇迹和發現它的狂喜,一百年之後還有人在跟我說電影隻是講故事。

打開App,看更多熱門短評

持攝影機的人ЧеловексКиноаппаратом(1929)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