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能是魔鬼Lediableprobablement(1977) 大概是魔鬼/TheDevilProbably/心魔

導演:羅伯特·布列松

編劇:羅伯特·布列松

主演:AntoineMonnier/TinaIrissari/HenrideMaublanc

語言:法語

類型:劇情

上映日期:1977-09-29

法國 95分钟

很可能是魔鬼Lediableprobablement(1977)的劇情介紹

該片以回憶的方式記叙了一個憂郁的巴黎青年人努力尋找現代大都市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故事。他在宗教,政治中找不到幸福和生活的理由,甚至在他自己身上也找不到。于是他把時間花在兩個女人的身上,希望這樣能夠永久聯系在一起。

很可能是魔鬼Lediableprobablement(1977)的短評

  • 九隻蒼蠅撞牆

    我忽然意識到布雷松實際上拍的是另一種類型的隐性科幻片,講述的是一些人形外星人的故事。

  • 451½°F™

    紀實主義與強烈現實感的粗暴介入,讓冷靜的布列松也不可避免得卷入滾滾的左派浪潮中,當然導演本人的态度與觀衆們接受感不可同日而語,「很可能是魔鬼」的确是當時人類對于世界亂相的直觀心聲,叛逆的青年人與革命則是另一種毀滅世界的魔鬼,隻是如今看來連歎息都泯滅了。

  • 冰紅深藍

    布列松倒數第二作,獲柏林評審團大獎。1.布列松最有時政性和社會性的作品,在刻畫一個遍尋生活意義無果的青年大學生的最後歲月的同時,插入了多段紀錄片影像,如對環境污染和生态破壞的統計報道(棍擊小海豹殘忍),以及課堂上對核電站風險的讨論和教堂内對天主教難以适應現代生活的質詢。2.盡管是彩色片,但無論是服裝還是環境空間均為冰冷肅殺的色調(棕、灰、黑)。3.對肢體動作的大特寫,人物冷漠空洞的神情,以及愛情、政治、宗教、心理治療等多方面均無出路的體驗,濃濃的虛無感至終滲入了觀影者心中,結尾話未說完的猝然死亡則更彰顯出無情的世事冰冷。4.對伐木樹倒的鏡頭的無盡疊加,噪音,間或插入主人公緊捂耳朵的近景,令人窒息。5.在教堂裡播放着贊美詩樂,瘾君子卻在狂盜捐贈箱的硬币,如此絕望地呈現出贖救的不可能。(9.0/10)

  • _Esperanza__

    從來沒有覺得布列松如此虛無主義過。難得地對于電影内大段深而遠的對話有了初始的理解(至少說共鳴)。感覺是某種觀影上的轉折點(又或許不是)。決定在看伯格曼之前(或同時)要補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黑塞了。

  • 冬寂網路

    某種對于"現代性",甚至"後冷戰"、"後現代"回應、薩特存在主義或唐璜
    "行為"隻代表其自身的機械儀式,但個體叙事及其倒叙結構在被布列松泛化為人類、自然的向死而生,關于災難與環境問題紀錄影像超驗地并置,自然沖動之于人類社會之喻退隐,取而代之增加由存在主義通向(或"回歸")自然

  • 彌張

    長發少年很美,背着藍色布包。畫面簡潔,色調舒服,基本都是中景,隻能看到下半張臉,讓人感覺壓抑局促,卻和整體孤獨憂郁感很吻合,這種表達方式很獨特,波蘭海報多貼切

  • Leocomte

    小莫23号鋼協第二樂章主題響起在恰到好處

  • 綠山林的Vian

    3.5布列松的演員永遠和櫥窗模特一般 政治在他手裡一點激進意味也無 留下隻是世代的記錄而已 就算自殺這樣煽動的結尾也可以拍的如此克制而幹淨 女生都很美好 一片 pale and frail

打開App,看更多熱門短評

很可能是魔鬼Lediableprobablement(1977)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