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相梓
编剧:相梓
主演:南吉/娜仁花/吴任远/托马斯·菲凯/张馨月/姜冰/康轩/明星/李福竹/王溪鹭/黎俊言/陈振远/孙佳/方馨蒂莲/崔楠/姚金飞/赵中娟/林子涵
语言:汉语普通话/英语
类型:剧情/同性/家庭
上映日期:2019-02-11(柏林电影节)
国家/地区:中国大陆/西班牙 片长:107分钟
“如果他们喊我回去审查重剪,我就拒绝。我知道国内年轻人有办法把资源免费发布到网上,我很OK,不会介意!”“希望我的国家和政府有一天可以明白,一个人是可以爱任何人的。”
导演的Q&A环节太圈粉了。希望能拿泰迪熊奖。
#69thBerlinale# 全景。又是绝无可能在国内上映的影片,同妻问题还不是最大的问题,而是国内观影团们都没怎么提的cult (xie jiao)问题……影片的主题大约是豆瓣上最政治正确的话题“父母皆祸害”,影片里娜仁花扮演的母亲基本把各种强势母亲的错误的犯了一遍(尤其是里面对女儿的荡妇羞辱和语言折磨)。把笔墨集中在“如何在环境不良的原生家庭影响下找到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幸福”,去讨论不健康的父母关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同时涉及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的婚恋观,以及性少数人群的婚恋状况。在这一点上影片还是非常大胆且细腻的。不过因为极低成本,影片的工艺并不能算好,尤其声音上问题比较多,几个舞台剧化的抽象场景也显得比较生涩。但是整体而言算得上是一部很大胆且有很多个“首部”标签的电影,值得一看。
放映结束,没有掌声。片尾字幕没滚动完,目光所及不少人离场,映前提醒过的映后谈,最后大概剩一半人。情景如此,並无夸张,於我大概是比这里更纯粹,真实得多的映后反馈。 总归非常奇特,一来这戏烂到让人发指,二来它又是这般被人所原谅的,是因其国產lgbt,又绝对无缘內地?至於我,持续愈发严重得如坐针毡之后,我实际已经不理会这戏都说了什么。 体现在任一方面的灾难。剧本,我见导演阅歷之匱乏,一颗愤世嫉俗之心,写尽这般“典型”又奇趣的中国妇女。要这母亲是个怨妇,要这怨妇是个同妻,要这同妻是个女同,要这女同信上了XJ。不谈剧情,台词如何?不管不顾就在书桌上写出来,哪管正常人是不是这么说话;表演,一群专业演员之灾难呈现+女主的英文台词;摄影,实际DP是个拍照的;打光,不觉得有;美术,大概没钱。 真是壮哉一齣屎。
中国同妻+鞋叫题材,女导演相梓有栗宪庭和NYFA学习背景,思维独立偏西化,本人很风趣。她说是这样备案的:现在剧本审查只需要交个提纲,所以我就写本片讲述了我父亲的情人...,审查员自然以为情人是女的,所以就过啦!她知道在国内不可能找到投资,也肯定过不了审。“如果他们喊我回去审查重剪,我就拒绝。我知道国内年轻人有办法把资源免费发布到网上,我很OK,不会介意!”“希望我的国家和政府有一天可以明白,一个人是可以爱任何人的。”电影有《喜宴》式中西结合视角,情节略似《谁先爱上他的》,也是母女从头吵到尾气到冒烟,但同时又充满怪趣的笑点,尤其那个全程懵逼的外国老公。能看出成本确实很低,导致镜头调度较单一、个别段落微闷、结尾也仓促,但戏剧设计很有张力,能看出这位青年导演的潜力。尤其要为题材点赞,爱最大!
天降大雨,是安排好的洒水车;遭遇车祸,是舞台上的一出戏。摆了那么多鸿门宴,就是要这样折磨到油尽灯枯。赵老师说生病不用吃药,此生业力招来这样的男人,下世总要超度换一种人生。以为她是想治父亲的病,却是在救赎自己的罪。多想告诉母亲,那不是病,爱没有罪,你本是相思的少女,敲醒南屏的晚钟。
究竟是什么神秘的力量促使女主千里迢迢带着外国丈夫回国待产,忍受着来自母亲不变的谩骂和羞辱,依然每次施施然多拿一个靠垫坐在母亲身旁?赵老师的冰城道场绝对发挥了巨大能量作用。
各方面都挺狠的,我妈如果每天电影里这状态我二十岁前可能自杀了。
一.电影《再见,南屏晚钟》是在大陆非常少见的“同妻”题材,对岸台湾已经拍过一些优秀的该题材的电影,但给人的感受是,虽然电影很真实,但总觉得还是与我们有些距离。《再见,南屏晚钟》将这种距离感缩小了很多,它讲述的是发生在大陆的同妻故事, ...
活着是种苦难,于是人人都在寻找救赎。与其说这是一部同性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爱情电影。而与其说这是一部爱情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关于孤独与救赎的电影。电影里的人物,无不为了躲避孤独而痛苦。拒绝面对真实的内心,与现实负隅顽抗的妻子;懦弱地 ...
“如果他们喊我回去审查重剪,我就拒绝。我知道国内年轻人有办法把资源免费发布到网上,我很OK,不会介意!”“希望我的国家和政府有一天可以明白,一个人是可以爱任何人的。”
导演的Q&A环节太圈粉了。希望能拿泰迪熊奖。
#69thBerlinale# 全景。又是绝无可能在国内上映的影片,同妻问题还不是最大的问题,而是国内观影团们都没怎么提的cult (xie jiao)问题……影片的主题大约是豆瓣上最政治正确的话题“父母皆祸害”,影片里娜仁花扮演的母亲基本把各种强势母亲的错误的犯了一遍(尤其是里面对女儿的荡妇羞辱和语言折磨)。把笔墨集中在“如何在环境不良的原生家庭影响下找到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幸福”,去讨论不健康的父母关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同时涉及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的婚恋观,以及性少数人群的婚恋状况。在这一点上影片还是非常大胆且细腻的。不过因为极低成本,影片的工艺并不能算好,尤其声音上问题比较多,几个舞台剧化的抽象场景也显得比较生涩。但是整体而言算得上是一部很大胆且有很多个“首部”标签的电影,值得一看。
放映结束,没有掌声。片尾字幕没滚动完,目光所及不少人离场,映前提醒过的映后谈,最后大概剩一半人。情景如此,並无夸张,於我大概是比这里更纯粹,真实得多的映后反馈。
总归非常奇特,一来这戏烂到让人发指,二来它又是这般被人所原谅的,是因其国產lgbt,又绝对无缘內地?至於我,持续愈发严重得如坐针毡之后,我实际已经不理会这戏都说了什么。
体现在任一方面的灾难。剧本,我见导演阅歷之匱乏,一颗愤世嫉俗之心,写尽这般“典型”又奇趣的中国妇女。要这母亲是个怨妇,要这怨妇是个同妻,要这同妻是个女同,要这女同信上了XJ。不谈剧情,台词如何?不管不顾就在书桌上写出来,哪管正常人是不是这么说话;表演,一群专业演员之灾难呈现+女主的英文台词;摄影,实际DP是个拍照的;打光,不觉得有;美术,大概没钱。
真是壮哉一齣屎。
中国同妻+鞋叫题材,女导演相梓有栗宪庭和NYFA学习背景,思维独立偏西化,本人很风趣。她说是这样备案的:现在剧本审查只需要交个提纲,所以我就写本片讲述了我父亲的情人...,审查员自然以为情人是女的,所以就过啦!她知道在国内不可能找到投资,也肯定过不了审。“如果他们喊我回去审查重剪,我就拒绝。我知道国内年轻人有办法把资源免费发布到网上,我很OK,不会介意!”“希望我的国家和政府有一天可以明白,一个人是可以爱任何人的。”电影有《喜宴》式中西结合视角,情节略似《谁先爱上他的》,也是母女从头吵到尾气到冒烟,但同时又充满怪趣的笑点,尤其那个全程懵逼的外国老公。能看出成本确实很低,导致镜头调度较单一、个别段落微闷、结尾也仓促,但戏剧设计很有张力,能看出这位青年导演的潜力。尤其要为题材点赞,爱最大!
天降大雨,是安排好的洒水车;遭遇车祸,是舞台上的一出戏。摆了那么多鸿门宴,就是要这样折磨到油尽灯枯。赵老师说生病不用吃药,此生业力招来这样的男人,下世总要超度换一种人生。以为她是想治父亲的病,却是在救赎自己的罪。多想告诉母亲,那不是病,爱没有罪,你本是相思的少女,敲醒南屏的晚钟。
究竟是什么神秘的力量促使女主千里迢迢带着外国丈夫回国待产,忍受着来自母亲不变的谩骂和羞辱,依然每次施施然多拿一个靠垫坐在母亲身旁?赵老师的冰城道场绝对发挥了巨大能量作用。
各方面都挺狠的,我妈如果每天电影里这状态我二十岁前可能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