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威尼斯時的名字在荒涼的加爾各答SonnomdeVenisedansCalcuttadésert(1976)的劇情介紹
本片的聲音部分完全相同於《印度之歌》,但是在影像上卻是完全地空鏡頭(拍攝地為法國Reims地區頹敗且已無人煙的Rothschild宮),與《印度之歌》毫無關係。也正因如此,造成Duras這兩部作品中有股奇妙的迴路,在不斷地循環著。
她在威尼斯時的名字在荒涼的加爾各答SonnomdeVenisedansCalcuttadésert(1976)的影評
翻譯|地衣
(譯自《電影手冊》2019年4月刊第754期,歡迎捉蟲)苔藓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歸類為草本植物,但苔藓其實不是植物,它們源于一種藻類和一種蘑菇的共生。我們或許可以為每種地衣寫一本書,就像盧梭想“為每種苔藓寫一本書”,它們的種類是如此 ...
我真佩服我自己
~最好沒有人明白我在說什麼~~
#ICA 1976年的作品,晚于《印度之歌》,與《印度之歌》相同的采用了音畫分離,并且音頻完全源自于《印度之歌》的,感覺順序都沒有調整,而畫面則99%的空鏡,隻有在結尾處有幾個角色露面,全片采用靜态鏡頭和緩慢的鏡頭移動,體現的仍然是孤獨這個主題。影片似乎是另一段“酒店”(記憶)的呈現,荒廢破敗的感覺似乎對應了殖民主義的消亡亦或者那無人守護的記憶。最美妙的在于我昨天剛看完《印度之歌》,所以對于同樣的旁白的印象還是蠻深的,同樣的台詞就導緻很多時候我似乎能“看到”《印度之歌》的畫面,這就仿佛是兩段“畫面記憶”的交織。視覺上,空鏡的效果非常好,非常的冷酷,少有幾處手電的光亮視角能感覺出一絲溫暖,感覺情感和叙事的高度分離,隻有結尾處角色出現時的燈光給畫面帶來一絲溫度,仿佛置身于一個時空停滞的夢境之中。
補課。
人物的缺席,最終是由觀者來填補。
在荒涼的加爾各答有她威尼斯的名字:空鏡教科書,看過好充逼。Oh,My Lady Ga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