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十三歲的代課鄉村教師,二十幾個懵懵懂懂的山區孩子,在張藝謀宛如紀錄片般真實的拍攝手法下,向我們展現出了一幅近乎真實的鄉村教育景象。自然、簡單、而又感人,是我們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對它的直觀印象。而當我們沉澱内心,去細細品味,透過這一個個樸素的鏡頭,感受魏敏芝那如朝聖一般的尋人之路,我們能看到許許多多我們平時很難接觸到的景象,思考到我們平時不會去想的事情,然後升起一股想要為之努力的心願。

白日不到處

張藝謀導演的鏡頭總是那樣的樸素與真實。影片于一開場,便用幾個固定鏡頭,雞鳴犬吠躍入耳中,一條條鄉間的小道、一間間殘破的屋舍、一座破舊的似乎随時都會塌下的學校、一張張隻剩下三隻腳的桌子映入觀衆的眼中,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幅真實的鄉村景象。而這樣的景象恰恰是如影片所展現的那樣城市裡的人們所關注不到的。
“咱們這是山區,偏僻,道路不通,所以人家不來”,村長于開場帶魏敏芝見高老師的時候說的一句話就将這裡最直觀的問題展現了出來。“山區”,背後的是封閉與落後的經濟文化現狀,人們身處其中,想要改變卻無力改變;“偏僻”,就好像是邊緣化了一樣,這樣占據了中國如此大比例的人們卻完全進入不了主流文化的視野之中;“道路不通”,要想富,先修路,道路是與外界聯系的橋梁,也是一個地方可以改變現狀的關鍵,但是水泉村卻缺少了它,以至于片中魏敏芝想要進城尋找張慧科時費盡了周折;“人家不來”,山區如此偏僻、如此落後,人是趨利的,那些本擁有改變當地面貌的能力的人卻根本關注不到這樣的一個地方。
影片表現出的城市對像魏敏芝、張慧科這樣的鄉下人來說是美好的,它發展很快,但他們居住的山村卻留在原地,艱難地前進。根深蒂固的貧窮,像巨石一樣,将他們這些試圖奔跑的孩子壓回落後的泥沼。而山村教育則被夾在中間,舉步維艱。可正是這樣淳樸的地方,恰恰是孕育朝聖者的環境。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仰望天上的星辰,思考着人生的意義,執著地走向自己的朝聖之路。導演正是通過這樣樸素的鏡頭、平淡的色彩、簡潔的拍攝手法,透過這幅鄉村畫卷,讓我們看到了這一個個深刻的社會問題,更凸顯了那些為了自己的信念,宛如朝聖者一般純潔的至今仍在堅守的人的可愛與可敬。

孤光一點螢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正如清代袁枚詩作《苔》所言,在這樣的一個不被白日眷顧的地方,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卻也有着自己的堅持。
魏敏芝作為故事的主角,僅僅十三歲小學畢業,從為了五十元的工資來到水泉小學,到最後為了完成高老師的那一句“一個都不能少”的囑托,獨自一人來到城裡,隻為找回自己的學生。在影片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轉變——從為了錢而藏起明新紅,到她不計辛苦、風餐露宿地尋找張慧科。而這樣的轉變,則是心中的責任與信念的共同作用力。最後她步行去城裡的畫面更是讓人哽咽,而孩子們每人一口分可樂的情節更是擊碎了多少像我們這樣沾染世俗的虛榮心。她是一名老師,哪怕隻代課一個月,也要做好一個月的代課老師。比起學生的打鬧,她更怕她的學生離開。
表現高老師的鏡頭雖然不多,可是影片卻通過學生的日記、工廠工人的敬重同那些描寫他的隻言片語,讓我們清晰地看到這樣一位可敬的形象。鄉村缺粉筆,他用指尖捏着幾乎不能用的粉筆頭在黑闆上寫字,最後粉筆用完了,也要用指甲寫下最後一筆。哪怕是家裡有急事,臨行前看着自己的學生,也隻是說着“我不放心”。都知道山區這也缺、那也缺,連工資都拖了半年還沒有發,但是還是有着像他這樣的可敬可愛的鄉村老師在自己的崗位盡職盡責。
同時,影片中對其他人物的刻畫也是那樣的生動典型。飯店老闆娘一方面不想讓張慧科影響自己的生意,卻又對這個饑餓的流浪孩子充滿憐憫;電視台門口大媽或許也想過幫助一下魏敏芝,可迫于規定而隻得拒絕;路過的中年男子擔心魏敏芝睡在街頭而生病,善意地将其叫醒,可或許也是因為有工作要忙而匆匆離開……像這樣的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與我們現實中的一切是何其的相似,他們雖然沒能真正地決定性地幫助魏敏芝找到張慧科,可他們也曾為這樣的一個堅持的少女伸出援助之手。在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中,熙熙攘攘、嘈嘈雜雜,但總是有着一些善良的人們,就像是孤光中的點點螢火一樣,為身邊尚處在寒冷中的同胞送來一抹溫熱。

一個都不少

張藝謀的電影讓人看來總是那樣的深邃、樸實與感人。而我們在感動之餘,也不禁深思影片背後的故事。電影中的水泉小學得到了援助,像魏敏芝與張慧科這樣的孩子得以免于失學之苦,但是背後的是無數的被困在山裡的沒有那樣好運的孩子。而這些所映射出來的農村經濟發展問題與教育問題,或許正是影片最想表現的主題。
一邊是農村的落後,一邊是城市的發展,在這巨大的差距中,還有什麼能保住山村孩子的未來?影片向我們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而答案或許已經在我們的心中。
2021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我國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曆史性地消除絕對貧困的偉大成就。而在這之中,有着一位又一位堅守在偏僻角落裡的第一書記和像高老師那樣的鄉村教師。他們總是那樣的一根筋——不抛棄、不放棄的一根筋。哪怕是半年沒拿到工資,他們也沒有選擇離開。或許學生是那樣的頑劣,但他們也堅決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如果貧窮是一個無底深淵,他們就是牽住孩子們的繩索,讓孩子們不至于繼續角落,而黨和國家便是這讓孩子們得以重回陽光下的拉繩人。
同時,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家也逐步建成了完善的資助體系,切實地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理念落到實處,滿足每位學生同等受教育的權利。在我作為學生資助宣傳大使時,也曾深入到偏僻鄉村之中,向那些地方的孩子們宣傳的國家政策,想要用自己的演講,在他們的心頭點燃一把熱情向學的火。
而發展的城市也不忘記常常回頭,先富帶動後富,正如影片最後那些為水泉小學不計回報地捐款的人們一樣。大家都明白,不論怎樣的偏遠與落後,任何尚有人居的地方都不應當被放棄。而一個個在貧困中掙紮的孩子們,也未曾忘記自己那份最淳樸的心願。像是烈火鑄劍一般,他們用汗水淋濕堅韌、淚水融化鋼鐵,投入這浩瀚熔爐之中,将自己鑄成一把一往無前的利刃。

什麼是一個都不能少?扶貧路上的每個人心中的真摯與善良,一個都不能少;脫貧攻堅,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左手牽右手,遇到困難有人幫,齊心協力往前走,大大小小的力量聚在一起,保住每一個孩子、保住每一個希望。這些,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