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到《别叫我“賭神”》的片名時,我以為這是一部關于數字化時代賭神新技巧的電影。至少應當是和賭神相關的電影,抑或是戒賭的電影。内心還在想這不是很符合主旋律的電影麼。

...

事實證明我還是太年輕了。這電影不能說和賭神毫無關系,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如果硬要說,電影完全可以改成《爸爸再愛我一次》《我當爸爸的那些日子》《我和兒子在一起的30天》《我憑空冒出的兒子》《被兒子拯救的人生》《我和我的自閉症兒子》《吹牛輝喜當爹二三事》《今天,賭鬼決定回家洗手做湯羹》等等的名字,可能更貼合劇情。

...

整部電影主打溫情以及煽情。從我列出的新名字大約可以推斷出電影的主要情節。

爛賭又暴躁的吹牛輝經營着一家理發店。這麼多年以來,他一直陷在賭錢-借錢賭錢/還錢又借錢的死循環中。所以這麼多年他依然生活的很簡單很樸素。但是吹牛輝有三兩好友,體育老師方中信,以及已經去世的黃金綠葉廖啟智、看起來有點像小嶽嶽的白隻。他們的日常就是插科打诨以及賭博。

平靜的生活被突然開門進來的一對母子打破了。原來是吹牛輝的前女友李夕。李夕打算雇傭吹牛輝照顧她的兒子阿陽一個月,酬勞是10萬元。

當然,李夕也直截了當地告訴吹牛輝,這就是你的兒子。

...

于是,吹牛輝屈服于金錢的無邊魅力,決定和自己的便宜兒子一起生活一個月。這一個月,他們之間從冷漠以對到逐漸熟悉,從毫無感情到互相舍不得。一月結束,吹牛輝送回兒子時發現了李夕得癌症的真相。兩父子在李夕去世後決意完成她未竟的願望,去一趟沙漠。

最後,電影在一片金黃開闊的沙漠中結束。

老實說,這部電影劇情過于懸浮,如果不是想看完劇情有多麼扯白,我可能根本不會堅持到電影結束。整部電影隻是強行将煽情點糅合在一起。最後的結果便是哪哪哪都不沾邊。白瞎了袁詠儀和方中信的演技了。

...

首先,吹牛輝的性格很别扭,編劇強行挽尊。他的人設是不負責任的爛賭鬼,面對上門來的兒子一絲情感也沒;而且性格暴躁,會将有自閉症的孩子一人丢在家裡,也會因為家裡一團亂而選擇不分青紅皂白直接用皮帶抽打他。這樣的人,你告訴我他會自我反省,會因為孩子要保護他就自我感動麼。極端的惡和極端的良善能輕而易舉地糅合在一起麼。

答案是不能。現實世界中的爛賭鬼比吹牛輝的形象糟糕一萬倍,惡劣一萬倍,更不會有女人願意讓自己的後代來和他接觸。爛賭鬼也不會因為别人幫他還錢或者其他就覺得感動,決定要像個人一樣回報他。并不是,爛賭鬼沒人性。黃賭毒沾了哪一個都完蛋了,徹底完蛋了。他沒有人性,不會感動,亦不會愛人。

其次,其他人沒有自己的故事線,簡直毫無記憶點。吹牛輝的故事線相對清晰,因為兒子而找回人性,回歸好父親形象。可是其他人,方中信、廖啟智、白隻等人則像NPC一樣全部圍繞着主角,主角之外他們的故事是空白的。

本來,方中信和女老師之間可以穿插一段故事。兩人因為共同的興趣,譬如體育,譬如同情弱小等等愛好走到一起。但很可惜,他們兩人除了讨論阿陽之外似乎也沒其他可說的了。甚至體育老師和社工這兩個身份都是為了服務于父子倆的沙漠計劃。妥妥工具人無疑。

以及就不要糾結于,為什麼吹牛輝沒錢還賭債,卻有錢去沙漠旅行。也沒看到他的理發店如何經營。這些關于錢财的問題可能從來都不是重點吧。懸浮的劇情完全不能理會這些東西。

當然,劇裡還出現一些不合時宜的惡俗橋段。當方中信帶着社工老師進來理發店安慰阿陽時,白隻飾演的表弟直接對着女老師美麗的背影吸溜了一口舌頭,說到,好馬,一匹好馬。看到這段時真的感覺極度不适。我明白導演是想要側面論證方老師眼光好,社工老師真的很美麗。但這種表現真的極其不尊重女性,真的太過于男凝。

至于其他槽點,譬如配音過于出戲;譬如發哥紮着頭發别着發卡的樣子過于姨化,造型不匹配等等甚至都不值得專門大書特書了。

我想導演對喜劇溫情電影可能有誤會,并不是說無厘頭就可以漫無邊際地發散。整部電影從賭場開始,到沙漠結束。中間穿插了不及時還錢得罪黑老大,自閉症兒子勇敢護父;重逢故人,回憶年輕時代;逃跑時意外發現兒子的長跑天賦,有意加強鍛煉等等情節。但偏偏哪一個都是蜻蜓止水,剛帶入一點情緒就被拉回到其他情境中!

無論哪種類型的電影,主題都很重要。尤其是對于沒有宏大叙事的喜劇電影而言,立意和主題都更重要。因為喜劇太過于輕快,所以格外需要一個主題來進行升華,而且所有的情節都應圍繞主題而進行。但結合了黑幫的大哥教我做人、韓劇主角得癌症等等情節,整部電影渾然成了一個四不像。大亂炖的結果就是,這頓大雜燴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
(這個演員的眼睛總讓我想起葛民輝,就是《賭聖2:街頭賭聖》的主演)

對于發哥的粉絲來說尤其如此!畢竟,斯人風采依舊,卻在片中成了過于姨化且毫無人格魅力的爛賭鬼。可惜了一衆頗有演技的老明星,總有種晚節不保的感覺。

...

其實,我對八十年代的港台明星一直都有濃濃的濾鏡。

周潤發塑造的賭神高進、《英雄本色》中的小馬哥、《縱橫四海》中的阿祖、《上海灘》中的許文強,無一不是人物與角色合一的典型。尤其是賭神系列,更是引領了一個時代。發哥那輸得一絲不苟的大背頭,以及及膝的風衣簡直是競相模仿的潮流。後續還有高進的徒弟《賭俠》系列。

你看,即使到了2023年,發哥主演的電影還要強行碰瓷[賭神]!這足以說明,人人都知曉“賭神”高進的魅力。

而袁詠儀可鹹可甜,在《少年賭神》《金枝玉葉》等電影中都有精彩的表演,一雙靈動的大眼睛撲閃撲閃就走進你的心裡。方中信、廖啟智也都是常見的綠葉演員。他們幾人身形也都保持的很不錯,演技也都在線。幾人站在一起,哪怕什麼都不說也能演繹出一場精彩絕倫的戲。

...

隻可惜了,碰到不走心的劇本,再有演技的演員也無能為力。難為袁詠儀還要表演深情款款,手術台上将落未落的淚水真是讓人産生一秒鐘的觸動。但僅僅隻有一秒鐘。更多感情可能都遺落在古早的八十年代了。

可能也不可惜!

演戲和上班一樣,不過是一份工作。工作是為了獲得報酬,而不是為了實現自我。有人選擇勇攀高峰,超越自我;就有人願意呆在舒适區,躺着把錢掙了。兩種想法都沒什麼錯,但觀衆會有截然不同的評價,如此而已。

以上。

延伸閱讀||《消失的她》||殺妻吃絕戶,賭瘾上來的男人究竟有多狠《餘命十年》,我隻想好好生活,好好愛《不止不休》過于單薄的劇情,以及浪費的張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