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在他的时代无疑是rock star,而这种“rockness”被视觉化到剧中成为整个伦敦、整个时代的迷狂。有人迷狂于政治,有人迷狂于宗教,所有人迷狂于自己的欲望。有人迷狂于剧场,有人迷狂于当时还约等于巫术的科学或炼金术,有人——莎士比亚和马洛——迷狂于文字。不仅是文字,为了说出想说的文字,他们要找到安心的方法。要把自己的心放在某个地方。

剧里的莎士比亚,塑造得还是比较接地气的。他把心安在爱情里,在爱丽丝身上,练习写作和后来用戏剧扳倒反派的动机都从爱丽丝那里来。这样表现非常易于理解,于是也有点草率。Will的挣扎在世俗的范畴之内,虽然他那个道貌岸然的表哥是天主教在伦敦最核心的神父,但是他对表哥的一切判断和行动都还是以世俗道德为标准。(不是说他机械地听从世俗道德,而是他所有的积极反思都还在世俗的范围之内。例如为了所谓更高的善牺牲无辜的生命到底合不合法,这个问题对他来说不是一个道德命题,而是梦魇,是道德情感。)所以以Will为主角抽出主线来看的话,这个故事的内核是爱情故事,甚至有点玛丽苏。他心路历程的完成是(靠采访原型写出的)《理查三世》。

而更加精神性的部分则写给了马洛这个角色,他是配角,所以晦涩一些也无妨,不影响观众对主线剧情的理解。马洛的迷狂在所有人中最为外放,最为生猛,最匪夷所思,也最深刻。为了寻找信仰,寻找安心之处,他无所不用其极。为了测试恶魔是否可信仰,他最大限度地尝试死亡。为了测试上帝是否可信仰,他跪在他看不起的神父脚边学语般地忏悔。他也靠爱情活着,但和Will不同的是,爱情也是他对地狱和天堂的怀疑的一部分。天主教,新教,甚至撒旦,选择一个并按照教义生活是容易的,但对真理好奇的灵魂不会止步于此。浮士德博士是马洛书写的内心信仰。地狱就在此间,我完了——这就是他的结论。他心路历程的完成是(靠向内自省写出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文艺复兴本身就挺摇滚的,后人依然受到这些迷狂的影响,或者说这些迷狂本来就深植于荒谬的人类本性之中。

戏剧的意义或许就是把它牵涉到的所有人——作者、演员、观众等等——内心深处的迷狂激发出来,推向极致。所以把文艺复兴的剧场完全表现成朋克的形式,这个逻辑太通顺了。

私心说说JCB,他把他作为老伦敦摇滚人的火焰燃烧在了马洛这个角色里,黑暗,恐惧,狂傲,舍我其谁。但在他的歌里依旧听得出太阳,莫名地让人感到非常欣慰。人人有权痛哭流涕、撕心裂肺,人人有权心如止水。只要不停止怀疑、求索、真诚地质问,都是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