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在央視電視劇頻道首播的電視劇,肯定是“有點東西”的。
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視劇《雪中悍刀行》目前正在CCTV-8熱播中,沒看過原著,光看這部劇名以為是常規的打打殺殺劇,沒想到追了幾集便入坑,到底是什麼魔力讓女觀衆看了也能欲罷不能,追劇到現在最終總結了一點,那就是這部劇雖然是架空背景,玄幻題材,但是在故事上卻加入了很多巧思,在人物關系的構建上更是用心,其中融入了很多真實的人物情感。
比起劇中江湖打鬥的場面,《雪中悍刀行》做得更多的是情感的融入,把真實情感融入到一部玄幻勵志題材的作品中,就更加容易讓觀衆感同身受和信服。這部劇很關鍵的一點便是非常注重人情和人性的挖掘。
故事的開始就是男主角徐鳳年(張若昀 飾)與馬夫老黃,以及與父親徐骁之間的情感從始至終貫穿。遊曆三年,是老黃始終陪着徐鳳年,吃穿跟不上,還到處被追殺,即便過着如此奔波危險的日子,老黃和徐鳳年卻也能苦中作樂,樂得逍遙。但老黃也會三番幾次碎碎念,勸徐鳳年“學武不吃虧,學武不上當”……徐鳳年從來都是聽過便過,總也不上心。因為他始終認為讓他學武功是父親的安排,老黃隻是一個說客。
與之對應的劇情,是三年遊曆後,徐鳳年和老黃回到了家中,三人聚在老黃的屋子裡吃着簡餐,徐鳳年的小心思就是想讓父親知道自己遊曆三年都是過着怎樣的苦日子,他心中多少有些埋怨父親。酒足飯飽之後,老黃才吐露心聲,說道讓徐鳳年學武功,是他自己的想法而并非他父親的強制意思,老黃是為了讓他在危急時刻能夠保護自己。這段劇情讓不少觀衆淚灑熒屏,雖是主仆關系,卻堪比父子關系,每一個人物角色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存在,都是帶有善意的人物,所以在觀看的時候就更加覺得人物是帶着閃閃發光的光環的。
回到家中,父親徐骁一直想讓徐鳳年接掌北椋,外人看來還以為隻是父親希望兒子繼承掌權而已。然而在看過父子諸多情節之後才發現,這個表面殺伐果斷的父親其實對兒子就是一個慈父,甚至有些怕兒子,父子之間的搞笑情節也不失為這部劇中的一大亮點,但更令人感動的是,身為北椋王的徐骁,雖然是一方的王,也是徐鳳年的父親,卻并非強勢之人,也完全不是為圖一己私力,而是他真正了解自己的兒子是一個善良之人,即便最開始的徐鳳年連武功都不會,他還是相信兒子可以成為北椋的下一個王,他認為,為了讓百姓安定不再受戰争之苦,兒子徐鳳年來繼承北椋王是最好的選擇,這也印證了他們父子關系的奇妙其實就源于父親對兒子的信任,即便兒子看起來再浪蕩不羁,可作為父親的他最為了解兒子的人品。
随着劇情的推進,北椋王徐骁當年亡楚的真相也随之被人們知曉,當年他關上楚國的大門讓楚王和王妃體面地死去,免去被他人侮辱,而且徐骁帶走了他們的最後一絲血脈——楚國的亡國公主姜泥,并沒有像傳說中那樣砍下她的頭,這也證實了徐骁和徐鳳年這對父子惺惺相惜之處,父子二人都是心存善念的好人。
另外可見徐鳳年府裡的丫鬟們,從楚國的亡國公主,到作為死士的青鳥,再到紫金樓裡的花魁,徐鳳年對每個人都很好,會設身處地為對方考慮。姜泥多次想刺殺他他都不怨恨;青鳥終于不用做死士了,也是徐鳳年親口所說;花魁在紫金樓裡刺殺未果卻被徐鳳年帶回了府上;這些人他都沒有報複或者殺掉,是因為他的确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過,知道每一個人的苦衷和身不由己,所以他選擇了原諒。雖然人稱“第一纨绔”,表面上是浪蕩不羁的公子,實際上卻恰恰相反,整部劇的細枝末節中都展現出徐鳳年這個人物角色的善良之美。
好的電視作品,不光是故事文本要紮實,人物角色會發光也是極其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真實性,要讓觀衆信服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那麼隻能用情感把人物進行包裝。張若昀诠釋角色的能力不錯是一方面,導演能夠恰如其分的把握好人物的情感表達更是需要功力的,劇中每個人物的塑造都很成功,從主角到配角,都各具亮點,可見背後創作者的不易。《雪中悍刀行》的确是導演和主創精心打磨的作品,我會繼續追劇繼續看,後續還有什麼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