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少年威計劃》,讓程陽導演找回了第一次執導真人秀的感覺。
《人生第一次》是她職業生涯的第一部綜藝,主要紀錄3-5歲的孩子獨自完成任務的過程。程陽告訴筆者:“其實我覺得《少年威計劃》這個節目也可以叫《人生第一次》。因為人生有很多第一次,成長的路上需要克服種種困難。同時,節目裡威神V的狀态也都是最真實、最自然的。”
其實,《少年威計劃》也是出品方優酷的“人生第一次”。
從《這就是街舞》到《這就是鐵甲》《這就是灌籃》,優酷自制綜藝一直在綜藝市場垂直細分的大趨勢下不斷破圈。特别是《這就是街舞》第二季在豆瓣開分9.6,最高時達到了9.7,成為年度高分綜藝。
以年輕化的品牌形象直抵受衆後,優酷又瞄準了年輕女性用戶市場。
近日,優酷第一檔真正意義上的偶像類團綜《少年威計劃》應運而生。
威神V的粉絲構成大多為年輕女性,優酷品牌升級後也将重點放在了“年輕化”和“女性化”,彼此互相契合。“通過這樣一檔偶像團綜,希望更多年輕女性用戶能關注到優酷平台。”《少年威計劃》總導演程陽在接受筆者獨家專訪時表示。
15天集中拍攝,真人秀就怕“演”
近年來,偶像選秀綜藝井噴,各大視頻平台,甚至經紀公司也親自上陣策劃團綜。與其他偏生活化的偶像團綜不太一樣的是,《少年威計劃》除了展現團員日常生活外,還設置了多項挑戰任務挖掘少年們的閃光點。
正如左拉所說,“生命的全部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未知的事物。”《少年威計劃》也有意讓年輕的偶像通過多項“生存挑戰”任務激發潛能。就像《少年威計劃》logo所表現的,五個漢字破框而出,最後定格。
“前期主要是了解和溝通,6、7月份開始錄制,拍攝過程總共15天。經過後期剪輯、審核,8月底就上線播出了。”在程陽看來,集中錄制有助于藝人進入狀态,相比于間斷性錄制呈現效果更好。
據介紹,當時随行的拍攝團隊總共超過100人。如果不是專業團隊上陣,很難在如此緊張的時間内完成一檔戶外真人秀節目的制作。
有意思的是,為了在節目中呈現偶像們最真實的一面,主創團隊也做了很多保密工作。
從第一期的農場,到最後一期的演唱會,威神V隻知道通告時間,并不清楚具體要去哪裡拍攝。不僅劇本被沒收,車窗也被擋住。“真人秀就怕演。現在觀衆是很挑剔的,一旦演了,他們是能看得出來的。笑是真的,淚也是真的,這才是做真人秀的魅力。”
2000多人的演唱會,一場“親媽粉”的寵愛
優酷平台與經紀公司通力合作,僅在十幾天内就完成了團綜的拍攝。最亮眼的是,《少年威計劃》的最後,節目組為威神V打造了一場大型演唱會,約有2000多名觀衆到場。
2019年9月24日,威神V夢想演唱會完整版以番外篇的形式上線優酷平台,受到粉絲的關注與支持。粉絲們紛紛在微博等平台為偶像宣傳打call,反響熱烈。
在偶像團綜中加入一場大型演唱會,雖然增強了節目的可看度,但也加重了制作團隊的壓力。但考慮到粉絲群體的需求,優酷最後還是完美呈現了一個威神V與粉絲的專屬舞台。
《少年威計劃》錄制前,為了了解各個成員的喜好和個性,主創團隊給威神V每位成員都準備了一份問卷,又進行了一次長時間的集中采訪。
“我問他們如果有團綜的話想做什麼,他們說,想要舞台。這也是後來錢锟在節目裡表達的。” 而短短半個月的籌備之後,主創團隊真的“在綜藝節目裡套了一場演唱會”。在程陽看來,“與其說是為了幫他們實現夢想,倒不如說是用盡氣力希望他們展現所有的‘真’,我們做到了,他們也做到了。”
自偶像元年以來,參加選秀節目出道成為新型的造星模式,一批又一批懷揣夢想的練習生進入了大衆視野。但由于國内偶像産業生态尚不完善,成團出道的偶像團體可以展現自己的舞台并不多,新人團體更是無法通過舞台表現打響知名度。
加上威神V的7位成員合體機會較少,粉絲更希望看到偶像的舞台。這個“舞台夢”,不僅是威神V和《少年威計劃》的,也是粉絲的。
“我每一期都會開着彈幕看。”在程陽看來,這是一個共同成長的過程。粉絲指出節目組沒有做好的地方,主創就會去核對、修正;上線新的版本之後,粉絲又會覺得節目組态度很好,是“親媽粉”。
“我頭一回覺得做節目,能和觀衆之間産生這麼強的互動和關聯。每天看他們說什麼,然後針對他們說的再來修改,通過這檔節目和觀衆有了更多的交流,我覺得這也算是一種互動的形式。”
在尊重、共情的基礎上形成雙重互動圈,是《少年威計劃》主創團隊的人文關懷,也是優酷平台對國内偶像生态的深層探索。
做好份内的事,影響更多的人
“我們做這個偶像團綜,沒有說期望它會成為一個街頭巷尾的爆款。但是在偶像團綜的領域裡面,我認為我們現在已經做得足夠好了。有誠意,才能打動觀衆。”
程陽告訴筆者,時下國内觀衆對于偶像團綜的接受程度還是不高,團綜仍然屬于小衆的垂類。“一方面,今天觀衆可看的内容太多了。另一方面,綜藝市場也越來越細分化。所以今天很難說讓一個節目完完全全出圈。在各自的垂直領域内做好份内的事,反而效果會更好。”
盡管導演沒有那麼大的“野心”,但是走“小而美”路線的《少年威計劃》,依然在努力平衡偶像團綜的粉絲屬性和大衆屬性。
一方面,平台沒有将節目設定為VIP專享,無形中降低了門檻,最大化内容的覆蓋面和價值。另一方面,《少年威計劃》更接近于戶外挑戰真人秀的設定,可以讓“路人也能看得下去”。
在程陽看來,雖然偶像團綜是一個比較新的垂類,但是娛樂屬性是共通的。由于此前制作過《歡樂喜劇人》等多檔喜劇類節目,這一次,程陽團隊也把經驗融入了《少年威計劃》,“我們在節目裡設置了很多遊戲。遊戲是最好笑的部分。當路人看到節目很搞笑,就會被感染,從而看下去。否則隻是簡單的聊天、同宿,路人可能完全看不下去。”
很多時候,強化戲劇性的矛盾和沖突點是真人秀出圈的一條捷徑,但《少年威計劃》并沒有選擇往這個方向發展,而是追求“去功利化”,憑借正向輸出去影響更多的人。
《少年威計劃》上線後,熱度走高,引發了海内外粉絲的關注。開播當日,《少年威計劃》登頂微博綜藝榜熱播小時榜,同時位居綜藝超話榜的第二位。播出後,節目還在骨朵熱度指數全網排行榜上拿下第二。目前#少年威計劃#微博話題閱讀量也已達8.4億。在YouTube上,《少年威計劃》12期節目點擊量為387.1萬,單期節目點擊量達到85萬。
如果用一個詞概括《少年威計劃》,程陽希望是“美好”。
無論是回歸鄉村,親自感知勞動的不易,還是翻越山嶺,結伴尋找一支麥克風,幾個18歲左右的少年們,陽光、開朗、有禮貌,且彼此團結。而影像将這一幕幕故事保存下來,仿佛是在與韶光作伴,讓美好的少年意氣存于時間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