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鬓邊不是海棠紅》究竟有什麼神奇功效,《中餐廳》中“什麼都要聽我的”的霸道總裁竟然不油膩了,找回了許文強的影子!
《鬓邊不是海棠紅》聚焦京劇文化,通過一代名角和愛國富商之間的故事,勾勒出小人物在時代沉浮下的掙紮。
值得注意的是,該劇延續了《延禧攻略》的幕後制作班底,在場景設計、京劇呈現和戲服挑選上均十分考究,重現了民國時代的梨園風華。
從《延禧攻略》到《鬓邊不是海棠紅》,這些帶有東方美學元素的影視作品,不僅增加了影視作品的文化質感,還借助年輕化的表達為年輕人創造了與傳統文化對話的空間,成為年輕一代接近曆史文化的有益嘗試。
定格國粹京劇,還原時代沉浮
說到民國的京劇藝人,尤其是頂紅的京劇藝術家,單是這幾個字就自帶一種“身世感”。
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裡,程硯秋堅定地說:“獻機義務戲的事,我甯死槍下也決不從命!”;餘叔岩讓請他唱戲的日僞軍一次次吃閉門羹;梅蘭芳留蓄胡子,息演8年;楊小樓在古都淪陷時,毅然息演......
這些京劇界的名人在國家危難之際的民族氣節令人動容,亦在很多民國影視劇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霸王别姬》以程蝶衣和段小樓的人生經曆和情感糾葛為線索,通過大量和戲曲有關的細節,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态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成為時代絕唱。
《梅蘭芳》講述了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傳奇的一生,陳凱歌通過鏡頭,在理性的角度上将自己對人生的思考表達出來,蘊含着濃厚的文化氣息。
2020年,适逢京劇誕生230周年,《鬓邊不是海棠紅》改編自水如天兒的同名網絡小說,将全部視角集中到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北平梨園,通過描繪一群因戲聚集在一起的人物衆生相,全方位地呈現了京劇之美。
尹正飾演的商細蕊為戲癡迷但不通人情世故,對于梨園中的跟紅頂白、嫉妒傾軋,常常采取視而不見的态度,性子火爆直爽,恩怨分明,還帶點天真和偏激。黃曉明飾演的程鳳台,少年留洋見識頗多,在各個階層、任何環境都遊刃有餘,卻有着明确的底線,甯死不做漢奸。
主角人設立體,劇情對于人性探讨的空間也相對較大。僅是第一集,便将兩個主角的核心性格生動地呈現出來,兩邊牽扯的勢力也給打了照面,關系交代清晰。
随着劇情的發展,飄搖的時代背景下,恃才傲物的商細蕊緻力于戲曲創新,為此得罪了不少同行,得到了程鳳台的各種幫助;程鳳台從對戲曲不感興趣到逐漸癡迷京劇,從戲台故事裡找到共鳴實現共情;商從程身上看到對他的戲好,對他的人格和理念的認可與尊重,兩人引為知己。
《鬓邊不是海棠紅》通過命運坎坷身不由己的小人物對于命運的不屈反抗,刻畫出一個人物的悲喜離合、一個家族榮辱興衰、一個時代的風雲變幻,道出了大時代下的世事浮沉。
北平人間煙火,重現梨園風華
故事入了人心,戲台自然要搭好。作為一部反映民國沉浮的大劇,“時代感”的呈現,亦是《鬓邊不是海棠紅》創作的重中之重。
《鬓邊不是海棠紅》劇組延續了2018年度“劇王”《延禧攻略》的幕後制作班底。場景設計上,《鬓邊不是海棠紅》花了6個月的時間,搭建起了劇中兩個重要場景——水雲樓和程府。
水雲樓主要是通過大量的筆墨展現梨園景象,參考了北京胡同的建築風格,講究嚴謹對稱,主次分明。而程府則是舊時王府的縮影,屋内的飛檐、鬥栱、藻井和雕梁畫棟都帶着明顯的“幹裂感”,年代感十足。
《大江大河》的美術指導邵昌勇曾坦言:“大環境的還原,是由各個小環境、細微處堆積出來的。”選定大的場景後,需要從置景、道具、服裝等細節設計進一步對應人物,營造生活質感。《鬓邊不是海棠紅》則通過窗戶的幹裂、蕭瑟體現北方冬季的幹冷;冬天炕上的水蒸氣表現人物生活化的一面等等,将細節與民國場景融為一體。
台子搭好了,最關鍵的一環便是京劇了。《鬓邊不是海棠紅》中,商細蕊正式化妝登台演出就有十幾出劇目,橫跨旦角八個流派,演遍青衣、花旦、花衫、刀馬四個行當,其中還涉及了《趙飛燕》《潛龍記》《小鳳仙》等原創劇目。
為了保證戲劇的專業性,該劇邀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畢谷雲擔任戲曲顧問,知名京劇演員尹俊、牟元笛任戲曲指導,指導劇中多處京昆經典劇目、片段、以及原創劇目。
梨園行裡有句老話叫“甯穿破、不穿錯”。戲服在京劇中亦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稱之為精華所在。《鬓邊不是海棠紅》中的戲曲服裝由專業戲曲服裝設計團隊制作,全劇總共用了兩百多套戲服,專屬定制的就已有一百多套,刺繡精美、圖案誇張、色彩鮮明,華麗又考究。
在此基礎上,商細蕊扮演的楊貴妃、蘇三、趙飛燕、梁紅玉等角色在戲曲造型方面十分驚豔,從包頭勒頭、化妝貼片到梳頭戴頭面,力求精緻完整,在舉手擡足間都韻味十足,在劇中男旦角色的抛水袖、跷功、扇子功等戲曲技巧做的有模有樣,令一衆網友贊歎不已。
着眼東方美學,“國潮”正年輕
2018年暑假,《延禧攻略》以黑馬之姿成為爆款,劇中不僅參考了各種史料古畫,極盡可能的做到經得住推敲考證,還融入刺繡、缂絲、絨花、昆區等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産,将東方美學和清宮文化相結合,展示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于正曾說道:“我希望有一部屬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戲,讓觀衆能真的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偉大和美學,更希望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傳承下。作為《《延禧攻略》》的出品方和承制方,歡娛影視亦在2019年提出了“影視中國風”的戰略,并順勢推出了《皓镧傳》《鬓邊不是海棠紅》等東方美學作品。
《鬓邊不是海棠紅》借着影視劇的叙事方式,為主角增加了很多現代化的生活場景,讓古老悠久的京劇藝術通過時下的新技術和新語境煥發新生。
事實上,近年來,随着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國民關注,國内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國風新潮流”。文化綜藝、國風動漫、國風音樂、國風遊戲、國風電影等内容持續火熱,各種帶有鮮明傳統文化印記的“熱”劇叠出,帶動了大衆市場對傳統文化的空前關注。
《百度國潮驕傲大數據》指出,2019年,以《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為代表的國産IP電影、國産文娛品牌,正在迎來文創井噴的發展“黃金期”。
僅是戲劇文化,便出現了不少口碑佳作。綜藝《青春京劇社》通過互動和體驗推動觀衆與作品産生交互,讓年輕人領略梨園風光。動漫《戲隐江湖》将動畫元素與實景相結合,用跨越次元的表現形式弘揚了傳統國粹,豆瓣評分達到7.6分。
這些基于當下視角去重構傳統文化元素的影視作品,讓傳統文化元素在當下日常生活圖景中空前活躍起來,盤活了曆史文化資源。
《鬓邊不是海棠紅》亦是從年輕人的視角出發,通過重構京劇文化元素,使其成為劇情發展的主要推動因素,讓年輕受衆耳濡目染地學會如何“聽京劇”,潛移默化地成為“京劇觀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