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中國特色的一部戰争電影。
好的戰争電影更應該像紀錄片,于無聲處聽驚雷,真實透骨,讓人不寒而栗,且肅然起敬。
沒有發現嗎,片中的美國鬼子總是在機槍的攢射中成批的死去,如蝼蟻般悄無聲息弱不禁風,志願軍烈士每一個都是大大的特寫和意味深長的抒情感懷。美國鬼子的國旗無數次被被炸上天,美國高層的矛盾與沖突多角度多方位全程無死角般地無數次證實他們的愚蠢狡詐與窮途末路。
最後海灣敗潰的一幕更是淋漓盡緻得诠釋出敵人秋後螞蚱蹦跶不了幾天和兔子尾巴長不了的悲慘宿命結局以及頑抗到底死路一條這一颠撲不破鐵铮铮的真理。
《拯救大兵瑞恩》裡奧馬哈灘頭美軍在德軍的竄射中死傷慘重,美國人民第一次在電影裡看到美國大兵如此大規模的死去,瞠目之餘是對美國軍人的無比崇敬;《珍珠港》裡日本零式戰鬥機俯沖掃射美國軍民,屍體如割草一般撲倒,慘烈不忍直視,但是這并沒有減弱美國老百姓對美國大兵的印象,反而更加敬仰。
可能為了過審,或者考慮中國觀衆的接受程度,《長津湖》和《水門橋》恰到好處的避開了這些,兩部電影裡都沒有志願軍大規模悲壯犧牲的畫面,恰恰美國鬼子的這種場面反而不少。有的隻是志願軍個别孤勇之士的煽情特寫鏡頭,志願軍的慘烈犧牲僅僅是通過數字和筆記本裡的紅框框間接體現出來。
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集結号》、《硫磺島的來信》、《父輩的旗幟》、《拆彈部隊》,真實殘酷,又讓人動容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