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這!就是街舞》第三季依舊沒有讓觀衆失望,用實力延續了前兩季的好口碑,成為2020年開年以來豆瓣評分最高的S級綜藝節目。
“不論是第一季的不好,還是第二季的改變,到第三季《這!就是街舞》,不但教會了我怎樣去學習更多的風格,而且更好地是它讓我成長,讓我變的更加成熟,這就是街舞的本身。”已經連續參加了三季《街舞》的沈子皓在離開舞台時說到。
正如沈子皓一樣,《街舞》三季以來也一直在成長,變得成熟。《街舞3》雖有前兩季積累下來的品牌效應和觀衆規模,但同時也是壓力,若沒有新的看點,反而會讓觀衆産生更大的落差。《街舞3》通過對街道、舞台、賽制内容的革新,不斷為觀衆呈現出新的爆點。
《街舞》在前兩季已經實現了口碑和出圈的雙成功後,《街舞3》開始對街舞進行“重構”。在衆多優秀中國選手加入《街舞3》的同時,國外的頂級舞者也來參賽,在國内外多元文化的不斷碰撞中,街舞展現出了全新的中國化表達。
《這!就是街舞》系列已經成為中國街舞的一面旗幟,在這面旗幟的帶領下,街舞與中國風完美融合,不僅顯示出了街舞文化包容的一面,而且還可以吸引更多普通觀衆的注意力。通過中國風的街舞搭建起了街舞與普通大衆溝通的橋梁,讓街舞産生更多可能。
重啟:“綜3代”的保鮮方法
《這!就是街舞》項目總負責人劉棟此前曾表示,《街舞3》從上一年10月份就開始準備,原本計劃在全國的一些街舞重鎮,都會做線下的海選,但突如其來的疫情卻打亂了原本的節奏。
在經曆種種困難後,《街舞3》迎來了重啟,正如節目開場時所說:“希望不曾熄滅,熱愛也沒有被忘記,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重啟。”
《街舞3》并不是2020年暑期唯一的“綜3代”,但它是這個暑期最成功的“綜3代”。據藝恩數據發布的《<這!就是街舞第三季>營銷數據簡報》顯示,7月1日後上線的綜藝播映指數TOP10,有7個是“綜N代”,而《街舞3》位列第一。
此外,《街舞3》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1;獲得優酷綜藝史之最的150萬預約數;拿下優酷節目會員單日轉化數的紀錄,人數是第二季首日的近10倍;上線21分鐘彈幕量破10萬,開播4小時彈幕總量近180萬,分别是第二季的3.36倍和第一季的11.5倍。
這些數據都在表明,《街舞》正在一季更比一季強。之所以《街舞》來到第三年仍能夠保存如此高的熱度,在于《街舞3》在不斷革新。
對于觀衆而言,《街舞3》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四位隊長的大換血,節目邀請了王嘉爾、張藝興、王一博、鐘漢良四位明星。
對于隊長的更換,起初也存在着較大的質疑聲,“流量明星”、“偶像劇男神”,而且四位隊長在以往的綜藝節目上語言表達都不是很強,四人更是被稱作“不說話”王一博、“說不清楚”鐘漢良、“說不明白”張藝興、“說不利索”王嘉爾,從而讓人擔心《街舞3》綜藝感較前兩季可能會有所下降。對此《這!就是街舞》總導演陸偉也曾坦言:“一次性把隊長全換對節目非常有風險”。
不過,《街舞3》能夠留住觀衆,依靠的不僅僅是明星隊長的“流量”,而是街舞内容本身的質量。
更燃,更炸,更有質感了。這是很多觀衆看完《街舞3》的直觀感受。
節目在四位隊長的“微電影”大秀中拉開帷幕,《街舞3》的四條街道也迎來改變,選手不再是自由選擇街道,而是自動被分至“東、南、西、北”四個全新的街區,每條街區的人數、舞種都更加均衡,使每條街區都有足夠的看點。
在《街舞3》中battle更加頻繁,節目不斷呈現出炸裂的街舞表演。四位隊長在battle中打破外界的質疑,選手在battle中不斷突破,颠覆自己,塑造個人形象。
其實,對于無論是綜N代還是新生綜藝來說,節目成功的關鍵永遠是“新”。《街舞3》無論是舞美、隊長還是選手,都在不斷尋求新的“爆點”,最終實現品牌效果的最大化。
重構:街舞的“中國化”
“連續三季,還能選出好苗子嗎?”
對于選秀類的綜藝而言,優質的選手是節目持續發展的核心,而街舞相較于音樂選秀來說,是十分小衆的圈層文化,由于前兩季已經邀請了衆多大神選手,第三季的選手質量難免讓人擔心。
事實上,《街舞3》的選手實力并不輸前兩季。《街舞3》的選手有觀衆熟悉的蘇戀雅、肖傑、楊凱等國内大神,也有小朝這樣初出茅廬的新人黑馬。而且《街舞3》今年啟動了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俄羅斯、法國、日本賽區海外選拔,布布、格瓦斯等海外神級選手都來到了《街舞3》,這也可以看出了《街舞3》的國際影響力在不斷提升,已經獲得國際級選手的認可。
雖然選手名單中出現了部分“回鍋肉”選手,但正是在多元的選手配置下,《街舞3》呈現了更多驚喜。
比如第一期中的小朝,在來到《街舞3》之前籍籍無名,但是在海選時用炸裂的表現赢得全場的尊重。在之後的街道3V3比賽中,王嘉爾派出了小朝,雖然惜敗王一博戰隊,但小朝已經展現出黑馬姿态。
而打敗小朝的就是國際賽事裁判級别的布布,布布在本輪中1V3戰勝楊凱、肖傑、小朝,隊長王一博看後都失去了“表情管理”,這一輪激烈的battle也将第一期節目推向高潮。
陸偉在《街舞》第二季曾說過:“第一季節目主要講述什麼是街舞,讓觀衆認識街舞文化;第二季所有賽制的核心則是将街舞文化中的各種細節魅力展現在觀衆面前。”而從第三季播出的内容看來,這一季呈現的更多是“重構”下的“融合”。
在第四期的節目中,《街舞3》迎來了35人的齊舞對抗,在35人的隊伍中,存在包括Hip-hop、Popping、Breaking、Waacking、JAZZ、Locking在内的各種舞種,不同舞種之間的融合,展現了街舞的全新可能,不斷為觀衆創造驚喜。
陸偉在看完35人的齊舞對抗後哽咽地表示:“我們創造了可能是中國街舞電視曆史上的一個紀錄,甚至可能是中國街舞曆史上的紀錄,希望參與這個紀錄的舞者,都會被記住。”
其實,街舞作為“舶來品”,從引入到在中國本土紮根、發展也才經曆了30餘年,《街舞》一直在推動街舞文化與普通觀衆能有更好地聯結。
為了拉近普通觀衆與街舞的距離,《街舞3》并未簡單粗暴地将街舞這一“外來文化”進行複制或者颠覆,而是在保持對嘻哈文化追求自由的精神内核下,來創作中國風格的街舞。而國際選手的加盟,也加強了中國文化與街舞的碰撞,使街舞的重構更加多元。
重構後的街舞也展現出了強大的感染力,#蓋蓋 舞動的水墨丹青#、#囍 絕了#等與“中國化”街舞相關的話題不斷登上熱搜,其中楊文韬和CiCi搭配創作的《囍》,還成為微博熱搜榜榜首,而且這一話題的閱讀量已經超過7.9億次,并有25.9萬次的讨論,可見街舞中國化的重構很受大衆的喜愛。
節目中,王嘉爾、張藝興隊長還分别選取“陰陽”和“俠”作為戰隊考核的主題,中國元素很好地融入在街舞之中,向觀衆呈現出具有中國文化的街舞形式。對于中國風街舞,張藝興說到:“它不僅僅是一個舞蹈,而且還傳達出了中國精神。”
在《街舞3》這面中國街舞旗幟的帶領下,通過對街舞中國化的重構,也将引領普通觀衆不斷走近街舞,讓街舞文化在中國的傳播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