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的時候去看的,觀影結束後得到了非常實時的讨論和反饋,所以對它的理解一下子加深了。

對這部電影最大的印象就是通篇大全景的使用。麥田、村莊、山、土地,黃澄澄一片撞入你的視野,非常的震撼。阿巴斯的電影淡化叙事,整個電影的劇情十分簡單,但是他不厭其煩地重複再重複,把主人公駕車、接電話、找信号、和他人對話一遍又一遍地演繹,在每一次的重演中摻入不同的變數,使單調和複調交織。事實上,導演獨特的處理方式和美學理解有其寓意,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接受,看着看着很容易陷入枯燥乏味。

一直到影片結尾主人公把骨頭扔進水裡那一刻,片尾的音樂響起時,我才猛然發現整部電影完全沒有背景音樂,全靠動物的叫聲、腳步聲等環境音和白噪音進行烘托,卻依舊引人入勝。以我淺薄的電影閱曆,我基本沒有見到過這樣處理的電影,因此倍加驚異。缺失了很重要的部件,但是又像是完全不突兀一般,在觀感層面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這也是十分偉大的一點了。

影片在探讨生與死這一哲學命題。沒有人能就着他的意象給予這個主旨一個固定的解釋,那樣反而使影片失去了它的魅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這也是生命缤紛多彩的表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