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新片《热搜》讲一个自媒体大V团队帮受害者伸冤。

对我来说这个电影格外有意思,主角的很多工作内容,都是我曾经有段时间天天做的,熟得不能再熟,正好拿经验来检验一番。

有人没看明白,说周冬雨演的这个陈妙,一上来是为流量不择手段的媒体公司老板,像传说中的咪蒙一样狂热痴迷意见领袖地位,怎么只读了一封信,立刻秒变给受害者发声的孤勇大侠。

为此还不惜危及事业,经济困窘,透支人脉,名誉受损,这中间的转变交代很少。虽然最后圆回来一些,合理性是不是还欠奉?

其实不是的。电影有个地方非常充分地传达了,陈妙是个什么样的为人。

参加完颁奖典礼,她把奖杯拿回家,摆在桌上郑重地看了看。

这个时候四周无人,是她在电影里第一次离开职场和社交场合。独处环境是供角色舒展内心、跟观众交流私密感受的。

有这么一幕,就是一个告解式的交代。

也许有人不明白这个动作意味着什么。

有个美国电影叫《孤寒财主》,喜剧明星比尔·莫瑞在里面演一个电视网总裁,此人跟陈妙很像,为了收视率炮制各种博眼球无下限的节目,事业成功精于算计孤傲无情。

这个总裁也出席了颁奖,领了个表彰事业的奖杯回来。他是怎么处理的?

转身就留在出租车后排座上,根本都懒得或者说是忘了拿回家。

如果陈妙也是一个纯粹的流量怪物,她对待奖杯肯定也会是这个态度。

许多的十万加已经满足了她最大的渴望,一个远没有她懂这个行业的组织的什么奖项认可,在她看来一定是完全多余的。

所以她认真对待那个奖杯的几秒钟,你就清楚,爆红的流量、天价的融资、粉丝的转评赞其实填充不了她,她心里还是有一块空缺的渴望。

当然奖杯也不是她需要的那种认可,但就像寻找真爱时的某个约会对象,至少会认真地投入一点感情。

直到后面她作出决定,要为跳楼女孩讨公道,那个渴望才突然找到了补位的机会。

陈妙从头到尾都是板着脸职业面孔不苟言笑,但在做决定的时候露出一丝溢于言表的急切。

这是一个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一个枪手透过瞄准镜看到了要射击的靶心,才会有的强烈反应。

如此一来,说这个角色是银幕咪蒙,也就非常不成立。我宁愿这么说的人只是玩梗而已,根本没有当真。

论据远不止上面说的。别看陈妙出场一口一个重标题、抓情绪、对抗性什么的,她后面亲自写的那篇揭露恒世集团的长微博,从用词、结构、排版到插图风格,完全不是爆款自媒体的短平快排场,倒是一板一眼的平面媒体风。

她写揭露时有一种不假思索的流畅挥洒,远远不是开头在办公室炮制那些耸人听闻的爆款标题时的装腔作势,这才揭示了她真正的质地。

全片的这种打着自媒体旗号恶整自媒体文化的思路,还体现在大部分的对白上。

听他们句句说的,非但不是重情绪轻逻辑的煽动,反而在不断为了功能性和逻辑而放弃口语。

随便举例,陈妙劝说护士“这样就可以挽救她,还能避免更多女孩受害”,就是明显故意跟自然表达拉开距离的写法,几乎有点当年劝谕片的意思了,话里面尽量带着道理,讲道理一定要语法规谨。

陈妙跟眼镜小哥下属说“我们需要时间预热制造期待,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件事”,后半句在同行之间明显是不需要说出的常识,而且一般表达习惯会说“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同样也是特地强调来引起观众注意。

护士对着镜头自述遭遇,注意她讲事件发生过程那几句,抽象得几乎是成熟的传统媒体记者的笔法,让人充分调用想象去补充细节。

至于陈妙最后的直播直接就是一篇演讲,是写成公众号都显得过于书面的稿子,至少比我这篇文的文风正式太多了。

电影也非常清楚这样会产生的效果,所以在严肃对白太多、说理味儿太冲的时候,就大量用自媒体页面、发布操作、视频弹幕、热搜词条等不能更接地气的画面,把真实性和投入感拉回来。

所以,怎么能说这是咪蒙电影呢。从人设到表现风格到倡导立场,处处是咪蒙的对立面啊。

相应的,整个电影也跟我的预期大幅度违背,全然不是这两年常见的那种,反映现实问题的批判之作。

就像前面说的,通过在真实和不真实的两个光谱之间剧烈拉扯,它塑造了一个极少透露内心、难以捉摸、高明又疏离的主角。

全片都是你来我回的舆论心理战,但非常巧妙地非但没有透露舆论对抗的真门道,反而让它显得更神秘了。

比如主角搜集证据的过程一定会完全回避掉,如何找人、査背景、挖黑料、弄监控……然后在发不发一条内容、怎么发、找谁发这些上面大作情绪文章。

比如幕后大老板真正玩弄金钱权术、只手遮天的手段也绝对不会有正面展示,所有权势浓缩成一个高管带领的技术小团队跟主角团玩回合制游戏。

这也是商业谍战片的伎俩,用绝对虚构的战术和绝对精良的细节,保守住行业的真正秘密,只引发观众强好奇和猎奇欲。

考虑到网络舆论跟每个人的密切程度,本片这样设置还带有一丝更深的恐惧意味。

我们开了全知视角,很容易看明白谁正义谁无辜谁无良谁被陷害,也知道好人胜利,作恶者受到惩治。

可是一旦回到比这凶险百倍的现实,我们反而失去了这样的天眼。

既不敢说有能力看清孰是孰非,更不敢保证,一旦自己遭遇了强势欺压,还会有个强大坚定的天使一样的人,付出一切站在你这边奋战。

电影的结尾也只是呼吁,提高警惕,帮助弱小,不要成为网暴的帮凶之类的。

它没有能力打出很多现实题材电影的字幕,乐观洋溢地说情节发生在过去,现在一切都变好了云云。

所以正义大获全胜,却会奇怪地缺少一种胜利的快感,反而让人有点后怕。

行行刺眼的评论和弹幕,诛心夺命的评价和攻击,显然不会因为一次胜利就消失。

乃至陈妙最后的选择也是在强化这个感觉。

她倾尽诡智和资源,打赢了一场战斗,然后就从这个她最得意的战场里宣布隐退消失了(这是咪蒙会干的事吗)。

留下一种巨大的不确定感。

这次有厉害的人站在了对的这边,还赢得这么艰难。连她都走了,那下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