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手機不能翻,沒有一個女人能笑着走出來。
甄嬛跟老公吵架,吵完上半場搞冷戰時,無意中翻了老公的手機,結果翻出來一條信息:
“寄予宛宛愛妻,念悲去,獨餘斯良苦此身,常自魂牽夢萦,憂思難忘。……縱得莞莞,莞莞類卿,暫排苦思,亦‘除卻巫山非雲’也。”

這種内心獨白,未必全是真。男人跟現女友吵架了,一時間相看兩厭,激憤難舒,格外懷念前女友的種種好處,況且隔着時光的濾鏡,眼前人怎麼都不如逝者。
這層窗戶紙不能戳,等着他的情緒過去,心情平複,自然想明白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然而,這一翻,戳破了這層窗戶紙。皇帝惱羞成怒,甄嬛自尊受傷。
驕傲如甄嬛,怎能接受莞莞類卿?
唯我獨尊如皇帝,又不肯放下面子,放低身段去哄。
結果,兩口子話趕話越說越激動,終于把彼此吵成了前任。

當然,這番話也未必都是假,純元皇後的确是甄嬛無法翻過的高山。
嬛嬛并非敗給了宛宛,而是輸在了出場順序。
先出場的人占盡先機,先入為主。後出場的那個,但凡能讓皇帝重溫記憶中的美好,她一定比記憶中的人美好得多,因為他一路走來,千帆過盡,自是比記憶中的那個不谙世事的少年看人對事都挑剔得多。
其實,沒什麼替身不替身,宛宛和嬛嬛都是皇帝喜歡的一類人,所謂愛情裡的獨一無二,是看哪一個人先出場。
皇帝是在年少氣盛時遇上了宛宛。
年少的心是一幅空白的宣紙,期待遇到一支彩筆,繪出盛世美景。年少不知世事艱、人心險,對愛情有着無限憧憬,對未來有着無盡的幻想。
所以,少年時誰不是一腔孤勇,敢于付出真心不怕受傷?誰不是敢于為愛孤注一擲,不惜與天下人為敵?
付出越多,得到的時候就越珍惜,越願意包容忍讓妥協。
宛宛,皇帝在最想得到她的時候得到她,卻又在最愛她的時候失去了她,後來遇到的人再好,又怎麼及得上她?
甄嬛遇到的皇帝,是有過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戀,兩段婚史,五個孩子,無數場豔遇的中年男人。

當一個少女愛上大叔,表面全是糖,内裡全是傷。
她還是少年心性,他已經曆經滄桑。
她正是情窦初開,他已閱盡人間春色。
她那裡愛情高于一切,他那裡江山為重美人輕。
矛盾總是難免,他也不是那個願意為愛寬容忍讓的少年。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美好的不僅是故人,更是記憶裡那個為愛勇往直前的自己。
如果,十五歲的皇帝當初遇到的是嬛嬛而不是宛宛,結局是不是更好?

嬛嬛有主見,有決斷,她必不稀裡糊塗會移船就岸嫁給自己的妹婿,從此攪入一潭渾水中。
如果,當時是甄嬛與皇帝相愛成婚,以她的心機手段,也必能保護好自己,不緻于輕易被人謀害了去。
甄嬛也有個庶出的妹妹浣碧,也是憋着一口氣要跟甄嬛過招,結果還不是潰不成軍。
女人若被上天眷顧,生就一副傾城傾國貌,就得有一顆七竅玲珑心,否則,就如幼童懷揣稀世珍寶行走于鬧市,必然引來賊人的觊觎。
如果,是少年的皇帝在杏花微雨時遇到秋千架上的甄嬛。
他們或許也會有争執,也會有誤會,但他多一點投入一點真心,少一點自我保護,或許,就是另一段故事了。
可惜,他們終究沒有在合适的時間相遇。
正如楊绛說的,人生遇到的每一個人,出場順序真的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換一個時間認識,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生不逢時,愛人逢人,所到之處,皆是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