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有兩個蘋果,一個大的,一個小的,你的朋友想要一個,你會給他哪一個呢?”

“那給大的吧!”

“以前,我兩個都會給。”

“那說明我閨女朋友多。”

“不是,他們覺得我不愛吃蘋果。”

“那現在呢?”

“看心情吧”

這是電影《熱辣滾燙》中,杜樂瑩跟父親的一段對話。

以前的杜樂瑩,是個貪吃貪睡不工作,宅家啃老的巨嬰。

從心理學角度,我們可以認為這是她在社會化過程中遇到了挫折所采取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退行,即退回到嬰兒狀态。作為口欲期的嬰兒,會通過不斷的進食刺激口腔緩解壓力,像嬰兒一樣過度依賴家人,吃得多,活動少,她理所當然得變成了臃腫肥胖的女人,這形象又成為新的壓力源導緻她更嚴重的社交障礙,惡性循環一旦開始,隻會越來越難掙脫出來。

不能不說,她能躲在家裡逃避社會競争,說明她還有人兜底,還有家庭當做退路,有父母可以依賴。

然而,這樣的日子過了十年之後,她躲避的港灣裡風波頻生,讓她再也無法繼續這樣逃避下去:父母逐漸衰老,能力漸弱,妹妹的日子也雞飛狗跳,家裡對她的容忍度日漸降低。

妹妹想要她的房子,要得理直氣壯。

閨蜜要她的男朋友,還要她當伴娘。

表妹要讓她當小醜,錄制一檔熱火的節目。

那時候的杜樂瑩,就是别人要,就把兩個蘋果都給出去的人。

剛和妹妹撕扯完,還是簽了房屋轉讓書;

男朋友和閨蜜結婚了,她還是為了保全他們的面子去當了伴娘;

表妹的節目裡,盡管不願意,為了表妹的業績,她還是違心地在鏡頭前抖出自己的隐私;

然而,所有人都認為她“不愛吃蘋果”。

妹妹拿了房子,覺得那是她該得的。

男朋友和閨蜜如願以償結了婚,卻毫不顧忌她的情緒

表妹拍到了她想要的點,趕緊跟她撇清關系:不是什麼親戚,要不是為了找熱點,才不會找她。

親戚朋友們這副“她不愛吃蘋果”的樣子,真的因為她給得太多了嗎?

不,她們當然知道她的付出,隻不過,當這個人在她們眼裡沒有價值,她的付出也就沒有價值。

當你弱小的時候,你掏心掏肺地付出,都會被認為是讨好,而一旦覺得你讨好,她們在潛意識裡就會進一步認定你的無能和弱小,隻會進一步嫌棄你,鄙視你。

當你比她們強大時,你所有的付出都會被珍視。你讓利與人,那是你大方。你謙恭,你那是禮賢下士。

人們習慣拿着放大鏡在弱者身上找缺點,在強者身上找優點。

就連杜樂瑩暗戀的健身教練都是這樣,一邊享受着她的付出,一邊嫌棄她。

當親情、友情、愛情的重拳輪番将杜樂瑩擊倒在地時,那個懦弱、自卑的女人在風雨中絕望而死,新的杜樂瑩置之死地而後生。

她通過專注于練拳擊,從運動中慢慢找回了對于自己生命的掌控力,在日漸強健的肌肉和甩掉的肥肉中,不斷獲得正反饋,從而一步步從自卑走到了自信。

盡管,最後,她也沒有獲得世俗意義上的功成名就,她雖然走上了競技場,依然難以戰勝職業選手,她還是一個普通的打工人,然而,當她以超凡的毅力戰勝了懶惰、肥胖、自卑、怯懦的自己時,她獲得了身邊所有人的尊重和欣賞,而愛隻會在尊重和欣賞中産生。

所有的關系中都難免出現“慕強鄙弱”,這個強,可以是社會意義的強,也可以是精神的強大。

“如果你有兩個蘋果,一個大的,一個小的,你的朋友想要一個,你會給他哪一個呢?”“看心情吧!”

你當然可以給出兩個蘋果。隻要不想用“給蘋果”證明自己善良,不想用付出換取他人的善待,想給就給,給就給了,無論對方怎樣反應都事過無悔,不放心上,那你就算給出兩個蘋果,别人也不會覺得你是讨好。

你也可以一個不給。當你不想給,說不給就不給,不糾結,不為難,不擔心得罪人,不怕對方跟你翻臉的時候,别人反而不敢輕易跟你翻臉。

給不給,看自己的心情,而不是對方的心情,這是找到“自信”後的杜樂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