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無論你想更深入了解美國文化,還是已經身處其中,《美國小說》都能讓你有所收獲。

09/14 Academy Museum of Motion Pictures
導演兼編劇Cord Jefferson與社會學家Dr. Patricia Hill Collins映前談

...
9月14日其實是星期六…這個世界是個巨大的草台班子

Impeccable--年内看過數一數二喜歡的電影!
自認為跟這部電影很有緣:劇本改編自我校英語系傑出教授Percival Everett世紀初的小說,恰巧看到電影學院推送的在電影博物館的活動,最近處在非常低谷的時期,不僅身陷似美非美的漩渦中,還偏偏有出版的想法。可能這些讓我更加感同身受了吧…

有料的台本、一氣呵成的故事線、精妙的鏡頭語言,把僞善的、居高臨下的、裝作在意的白左教育系統、出版業、資本運作、電影拍攝、文學評論評獎機制都諷刺了個遍。

美國社會無疑是撕裂的:不同的階級、種族、文化、教育程度造就了各異的圈子,也讓人們活在一個個泡沫中。不僅如Monk所說,白人對黑人的認知是扁平化和過度簡單化的,美國社會各個圈子相互的叙事也是以刻闆印象為主。即使他們看似在乎,但大多數人都don't give a fuck.

而恰恰相反,普羅大衆對文學和象牙塔的盲目崇拜導緻了他們認知的過度複雜化。明明隻是矯揉造作、甚至胡編亂造的文學廢料,被出版社和廣大讀者奉為圭臬,真正精彩的“小說”卻被束之高閣,鮮有人問津。半隻腳在學術圈,更能清晰地感受到象牙塔對社會的理(空)想乃至脫離現實。從這個角度看,美國小說在提醒精英走出象牙塔,也在提醒大衆對知識分子和他們所從事的工作祛魅的必要性。

美國的面子工程一點不少,佐以每個時代的各種華麗修飾與名目,本質卻從未改變。從最高法院大法官Clarence Thomas被當作花瓶的職業生涯,到現如今高等學府的DEI,尊重依然流于表面。這點上,我很認可Monk反感以色列人的觀點。我們最終還是要回歸以人性為本的視角。

美國小說跳脫出了主流的好萊塢式電影流水線(在此點名拉踩芭比),這在票房上也得到了直觀體現。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還不夠真實。以黑人為主題的電影主要描寫黑人自然無可厚非,但現實裡并不隻是簡單的非黑即白的對立,還有拉丁裔和亞裔、移民、政治立場等等諸多因素。當然也不能要求太多,一蹴而就也是不現實的。

即使抛掉上述所有,美國小說本身也是足夠尖銳的一部諷刺喜劇,很有梗,很好笑。

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點:Monk創作過程中三個人的對角戲;經紀人三瓶酒的比喻;白人評委以3比2決定Fuck獲得文學獎,白女評委說“我們要聆聽黑人聲音”時,白人與黑人隔桌對立的鏡頭;影片最後的三個結局。

再回看這部電影斬獲美國電影學會23年度十佳電影、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喜歡這部電影的評委和觀衆們(包括我),是否也是它諷刺的對象呢?我們到最後,是否也成為了惹我們發笑的白人評委、白人出版商、白人導演、白人讀者呢?當電影照進現實,諷刺的意味便更深了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