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着今天五一,不要卷,好好休息,但意外刷到一部,很久之前上了好幾次熱搜的電影,好奇就看了一下。

結果,哈哈,越看心裡越難受,中途暫停了好幾回去消化自己的情感,看到還剩20多分鐘的時候,實在忍不住,冒着大雨下樓買了瓶灌裝雞尾酒,去緩解自己的心痛。

我一口一口抿着,直到電影放完,我也隻抿了三分之一,剩下的全部倒了,因為我并不喜歡喝酒,隻是笨拙的模仿着影視劇裡遺憾悲傷的畫面罷了。

你問我這部電影叫什麼?對,就是《花束般的戀愛》,一對普通男女的愛情故事,但故事中,我處處看到了我和那個女孩的五年,雖然已經分開快兩年了,聯系方式早已互删,但那五年的細節,我卻一直忘不掉。

我和她相識時,我大二,那時隻要天氣沒問題,我都會在操場或校道外環上跑步,速度最快的時候,能20分鐘跑完5公裡,而我和她故事的開始,正是源于一次約跑步。

你知道嗎?我跟很多人一起跑過步,但因為配速、體力相差太大,我很多時候跑得都非常不爽,但她作為一個女生,配速竟然能跟得上我。

後面的劇情,就如電影花束般的戀愛中相似,他們發現彼此認識同一位電影大神,同時買了天竺鼠展卻忘了看,耳機線都會打結,也同樣不理解石頭剪刀布的規則........

而我們在跑步的過程中,聊天聊地,在精神層面逐漸靠近,大三我搬校區去廣州,大二還在佛山的她還傻傻的寫了一封信給我,裡面說‘她對我而言,可能未來隻是一個熟悉的人’‘有機會會主動約我,不管我答不答應’......

但她不知道的是,我已經喜歡上她了,恰巧那個暑假電視劇《夏至未至》熱播,我在家鄉的河邊一邊跑步一邊聽這部劇的插曲《追光者》。

一整個暑假下來,我竟不知不覺聽了近400遍,她就是當時我心中的光,中間我也發小作文表白過,但沒談過戀愛的她有些猶豫。

就這樣磨磨蹭蹭,一個整個暑假過去了,我和她還是友情以上,戀人未滿的狀态。

我急了,因為校區分隔兩地,她再不答應我,我也沒有理由去佛山找她,我不想錯過她,如果錯過她,我恐怕再也找不到跑步頻率那麼一緻,靈魂思想一緻的女孩了。

所以那一天我鼓足了勇氣,在電話那頭對她說,如果我不能成為你男朋友的話,那麼也不要做朋友了,互删吧,因為我不缺朋友,隻缺女朋友。

現在看來,當時的我好直,也好危險,或許她一賭氣就真成了陌路,但好在她答應了下來,從此我心中多了一份光。

如同電影《花束般的戀愛》,我們一起做共同感興趣的事情,在後面的兩年裡,在學校操場跑了超1000公裡,也爬了廣東省内大大小小的山、像羅浮山、丹霞山、西樵山、鼎湖山......

我們還約定畢業後攢夠經費,我們一定要一起去爬一次黃山,隻因我對她說我高三畢業在黃山看的雲海很壯觀;一起去一次上海迪士尼,因為她想實現一次公主夢,但到分手也沒有實現這一約定。

但那時候的我們,真的好幸福,即使已經戀愛一年多了,我們在宿舍樓下、圖書館、在操場見到彼此時,還是保留着剛談戀愛時的歡喜,兩人眼中的光,微翹的嘴角都是藏不住的。

那時候我和電影男主願望一樣,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兩人彼此的狀态能一直延續下去,但社會哪有學校那麼好混,轉眼間我畢業工作,她開始備考研究生。

那一年,我們都過得非常辛苦,我在職場上不斷經曆着夢想的破滅,我不懂那些職場的勾心鬥角,不斷被安排沒人願意幹的髒活累活、被打壓、背鍋、背年終指标.....她每天早早去圖書館學習,學到閉館才回宿舍,但最終還是失敗了,于是她隻能轉向考編制。

那時候,我們共同的感慨,也如電影兩位找不到工作的主人公一樣,覺得當一個普通人好難,每天都在承受逐漸增加的壓力。

不過還好,我和她彼此依然堅定,我們還能相互依靠,不至于倒下。 或許是我們的堅持起了效果,一年後的我們竟迎來了轉折,她考上了編制,我離職後去了一家不忙的國企,關鍵是直系主管很護下屬,雖然性格急了點,但卻能幫我抗住各種壓力。

但就像電影一樣,男女主都找到了工作,以為一切朝着好的方向發展,但恰恰相反,兩人的關系卻開始變得疏離。 男主因忙于工作而逐漸丢失曾經的夢想、也不再有時間陪女主,女主約男主見朋友,男主表示工作增加了;約好了要去看劇,男主臨時要出差。

每一次的約會,總是撞上男主加班而不了了之,看似相互體貼的兩人,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大,愛也在逐漸消亡。

我和她之間也是如此,在短暫的喜悅之後,我沒變,她卻變了,雖然她是新人,但她工作能力真的很強且有責任心,所以領導不斷交給她重要的工作任務,她開始越來越忙。

剛開始時,我們每周五晚上都去對面商場的超市,推着手推車,買足一個周末的菜、水果和零食......一開始我們都是傻傻的拎袋子回去,結果好重,袋子勒得手好疼,走一段得換隻手休息下。

後來發現,還是大媽買菜手推車好使,對了,每次去超市還得買速凍水餃。

因為她好笨、好膽小,不會做菜,不會切肉,周一到周五我不在的時候,她晚上下班隻能自己煮點水餃吃,所以她每一周最期待的,就是周末我過去給他做飯。

有一次一起打火鍋,結果材料買多了,把我們都吃撐了;還有買了鮑魚,才發現鮑魚原來已經很平價了,而且味道跟雞腎差不多;還買過石斛煲湯,那玩意真貴.......

我用那個電磁爐做了好多好多菜,有時候鹽放多了,不好吃,她說我做的菜也就他能吃得下去,所以要一直給她做,我笑了笑說好啊。

對了,電影男女住的房子離車站要走30分鐘,我們吃完飯也會樓下散步30分鐘,那時候我們還會聊很多,周末我也會想着去哪玩.........

但慢慢的,她工作越來越忙,周五晚上晚上兩個人一起去買菜,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沒了,買菜成了我一個人,或是周五我一個人去亦或周六早上騎小電驢去菜市場買菜。

雖然孤獨了點,但那時候我依然覺得很幸福。 我早起給她煮好粥,然後出門買菜回來,她洗漱完畢,我們一起吃早飯,說着當天的安排,我覺得我們還是向上的,還是為彼此未來共同奔赴着。

但後面她更忙了,飯後散步也沒了,周末也不出門,我為了逼她陪我出門,強行讓她陪我辦了張附近動物園年卡,想着能一起喂喂鴿子、鹦鹉、梅花鹿。

可直到分手,她也隻陪我去過兩次,而我經常覺得家裡悶得慌,周周都會帶着胡蘿蔔去動物園喂它們,我既孤獨,又悲傷。

那時候的我,和電影女主一個樣,能理解對方,但很多時候真的不開心,我不知道我還能支撐多久,我感覺我離她越來越遠了。

有一次我已經狠心提分手了,我把在她那的東西全部打包,坐上了回自己家的地鐵,但坐着坐着,我哭了,我真的舍不得,一起經曆了那麼多,就這樣要結束了嗎?

後面我還是選擇了回去,我對她說了我的感受,我們彼此也努力了,但好像沒什麼效果,她工作依然很忙,跑步自從工作後幾乎就放棄了,也不再看文學書籍隻專注專業書,我和她之間也越來越少。

慢慢的,我發現彼此之間想要維系住關系,似乎隻剩下一種方式,那就是結婚,成為家人,應該就可以了吧。 但事實上,我當時的經濟條件、我當時的狀态,也不能說買不起,隻能說很極限,掏空全部家底也就僅僅夠支付首付款,還是那種很小的戶型,好吧,就是買不起。

最後,我們分手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覺得是自己無用,是女生對經濟要求太高,憑什麼年齡一樣大,男生要背負這麼大經濟壓力。

後面我意識到,或許她跟我一樣,已經意識到我和她之間已經不合适了,隻是我還是不舍,但她更加堅定不能拖着彼此,所以借着經濟因素讓我放手,去做回自己。

至于我,你問我還愛不愛她,我還愛她,但愛的也不是她,而是那個曾經陪我跑步,一起聊書、一起逛超市、一起看星星的她,但現在的她也變了,所以我再也找不回那個人了。

或許電影的結尾,想表達的也是如此,他們愛的隻是曾經的彼此,而不是現在的彼此,所以即使再見面也隻能揮手釋懷。 後面我也愛過别人,但好像再也找不到當初的感覺,沒有那麼多的耐心,心動的感覺來得快,去的也很快,不合适就很快放棄。

也嘗試遵守我之前的文章邏輯,找一個合适的女生,單純奔着學習對方技能,奔着結婚去談戀愛。

但‘談了’2個多月,做什麼都沒有愛情的感覺,兩個人明明在一起,卻感覺很孤獨很客氣,根本走不下去,但她确實讓我學會了很多,帶我體驗了舞蹈、滑雪,甚至讓我以新的視角看蠟筆小新......

現在的我,我依然努力着,依然熱愛生活,我平常就看看書、碼碼字、跑跑步,上上班,對世界充滿着好奇,想到處去看看。

但我不敢再奢望愛情,有時候遇到心動的人,總覺得非常遺憾,因為她出現的太晚了,我的愛,再也沒有曾經的純粹,已經充滿利益和算計,我好像把所有純粹、不計回報的愛都給了那個陪伴我五年的女孩。

不過寫到這,我似乎應該真的給這段愛情,畫上一個句号了。

畢竟她年前就告訴我,她要結婚了所以互删了聯系方式,估計現在已經結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