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國産校園青春片,第一時間你能想到什麼?
——愛情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愛情”成為了國産校園青春片的必備要素。

在大銀幕的校園青春故事中,我們看到——
真摯純美的愛情,少不更事的愛情,熱烈氣盛的愛情,患難與共的愛情,令人唏噓歎惋的愛情......
以上說的都是好的,還有雞飛狗跳的愛情,故作深沉的愛情,撕心裂肺到狗血的愛情......
這些年的國産校園青春片,口碑良“莠莠莠”不齊,多半也都是因為“愛情”元素——拍得好的,成就了電影的動人心處,拍得不好的,成為了電影的最大敗筆。

毋庸置疑,“愛情”是校園青春的美好要素之一,但它是全部麼?
毋庸置疑,不是。
沒有發生愛情、不轟轟烈烈、上課考學的校園青春生活,依舊不失充實和美好。

所以,今天想談一部小體量、排片極少的院線電影。
它可能是存在感最微弱的校園青春片,但獨樹一幟、别具一格——不談戀愛。

《我的體育老師》——看到片名,大家不用多想,提前告訴大家,這部電影裡沒有體育老師和學生的“師生戀”,半分暧昧也無。
話說回來——在許多人平凡又美好的校園青春生活中,也許沒有愛情,但一定不會沒有體育課。
也許,體育課上汗流浃背、氣喘籲籲的時光,更是很多普通人最快樂無憂的校園青春記憶——總有一些同學由衷地說:“我最喜歡的課,是體育課。”
《我的體育老師》講的就是高中體育課的故事,再具體點,高三體育課的那些事兒。

然而,在“重文化”的教育風氣下,許多人的體育課都被侵犯和壓榨過——這怕也是很多人難忘的校園記憶之一。
正如電影中一句令人難忘的台詞“體育課就像唐僧肉,誰都想咬一口”。
對于南武中學的高三學生和文化課老師來說,似乎體育課被占用來補課或自習,是“理所當然”的事。
可是,新來體育老師劉昊辰,不認這個理。

在其他老師頻頻“霸課”的情況下,他毅然捍衛高三學生們上體育課,堅守不讓。
他相信,對高三同學來說,體育鍛煉的時間雖少卻必不可少,而體育課是他們強健體魄的最好機會。
給同學們上好體育課,是他能幫同學們迎戰高考做得最有意義的事。
電影故事,随着這位初來乍到體育老師和諸多“老謀深算”文化課老師的鬥智鬥勇,徐徐展開。

片中有一場體育老師劉昊辰與語文兼班主任老師吳美麗的對手戲,堪稱“一文一武”的對決。
自打劉昊辰加入南武中學高三組并宣布“體育課主權”後,為高三同學們忘我付出、頻繁占課的吳美麗就“處處受制”,兩個人也終于在同學前、講台上正面交鋒了一把。
“武鬥”的是纖細窈窕的吳美麗。
為了阻攔同學們去上體育課,文雅的體育老師竟然搬了一把椅子,像門神一樣守在班級門口,一副“我看誰敢”的樣子。同學們一下子就被鎮住了,都乖乖回到了座位上。
“文鬥”的是高大提拔的劉昊辰。
他站在吳美麗身後,不驕不躁地宣布這堂課是體育課,同時一副“大孩子”的親和樣子号召大家跟他上操場。
從個别調皮的同學帶頭,到大家夥紛紛奪門而出,劉昊辰“得逞”地去上課了,吳美麗一臉不可置信卻又啞口無言——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體育老師險勝一把。
除了老師,電影中也塑造了讓人印象深刻的學生。
比如受制于父親“暴政”、心系體育夢的周甯,在體育老師的鼓勵下,終于踏出了勇敢一步,向“輕視體育、認為體育沒前程”的父母說“不”,向“我是為了你好”說“不”。
他和體育老師劉昊辰一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服了固執的父母,勇敢追夢。
特别地,劉昊辰勸周甯父親讓孩子跟随自己志趣和内心去學體育的話語,體現出一個好老師該有的見識和耐心——學體育不是膚淺無用的,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也是有前途的。
因為一樁誤會的發生,體育老師劉昊辰自責不已,留下了辭職信準備告别同學和校園......(在這裡不多劇透)
但是,全體同學和原來與他“作對”的文化課老師們卻不答應,他們拿出由衷的誠意表明,不論什麼年級,學校和同學們都需要體育課,更需要劉昊辰這樣的體育老師。
重重風波後,如大家希望看到的那樣——體育老師劉昊辰和各科老師達成共識,并肩作戰,從不同方向,為同學們備戰高考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片中飾演男主角體育老師的孫嘉麟,陽光帥氣,不單台詞多,“動作戲”也多——片中有不少的田徑、籃球,甚至是體操表演動作。在拍攝前他進行了大量的體育訓練,以追求更專業、更科學、讓大家更信服的“體育老師”形象。
看罷電影,不得不承認,他确實是大家心中體育老師的理想型。
飾演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的魏璐,成功演繹了一位“一切以高考和學生為重”的剛柔并濟、刀子嘴豆腐心的女老師——既有與外表不符的威嚴作風,又有對學生無私付出、關懷備至的感性真情。
作為一部小成本校園喜劇片,《我的體育老師》在拍攝手法及情節排布上,較為直接而淺白,也有一些瑕疵不足,但對高中生活的再現還原,可以看見創作者們的初心與真誠。
讓觀衆真切感受到自己校園時代的影子和印迹——晨晨昏昏的日常瑣事和拼搏奮鬥,沒有戲劇化的愛恨沖突,平凡清新,但也有熱血與感動。
看片的過程中,會情不自禁想到自己的高中時代:從教室奔向操場撒歡的興奮自在,還有回到教室埋頭奮戰的辛苦與充實......
也會想念自己的高中老師和同學們。
最難得可貴、瑕不掩瑜的是,《我的體育老師》點到了鮮少被關注的校園題材,同時也是應當被重視關注的現實話題,體育教育。
這部電影直指當下,抨擊了“重文化、輕體育”現象和風氣,觸發了廣大有過校園生活觀衆的共鳴和贊同。
在剛剛開始實行的“雙減”政策背景下,也更具現實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修訂草案)》于21年10月19日上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修訂草案明确指出——“學校必須開設體育課”、“保證體育課時不被占用”等。并拟定每年8月8日為國家體育節。
不追求狗血戲劇化情節、切切實實立足校園生活、關注教育的校園青春片,是時下需要的,也是值得鼓勵的。
前有跨年檔影片熱度未過,後有春節檔來勢洶洶,《我的體育老師》可謂從首映日起就舉步維艱,排片少到幾乎沒有,存在感微乎其微。
可是,有些電影很小,卻也值得存在,值得多點關注,被多些觀衆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