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時候大受震撼但是一時又不知該如何寫起,這部劇給我感觸最深的大概就是助人行業從業者不得不面對的心酸吧,男主的很多經曆都讓我聯想到自己做咨詢路上的體驗。

大部分人進入助人行業都是懷有一定的使命感,或者說是受到了某種calling的,畢竟醫生、心理咨詢師等助人工作都是投入心力财力很大但回報一般的行業。我想男主從事醫療行業除了受父親影響,想必也有某種使命感,所以在地鐵裡遇到有人需要醫生幫助時,即便已經累到不行也還會腳步遲疑,最後看到有别的醫生出馬才安心跑路。這讓我聯想到剛準備進入助人行業時我也是充滿熱情,遇到疑似有suicide風險的情況都會趕緊去主動關心幹預,無論和對方是否熟識,而現在則是除非對方跑到我面前求助否則我不會搭理,或者隻是做一些非常簡單的轉介的工作。進入助人行業以後會慢慢長出在别人眼裡顯得很冰冷的邊界,會遇到很多類似“作為醫生怎麼能這樣”的指責,但不得不如此,否則很快被拖垮的會是你自己。世界上有那麼多需要救的人,如果你見一個救一個,是永遠沒有盡頭的

另一個讓我深有同感的情境,就是受助者的搖擺不定可能讓你的努力都化為泡影,甚至偶爾有受助者因為你的不完美反咬一口,而你就不得不pay for it,其他做得好的部分都白費,都像不存在。做得好都是你應該的,沒做好的可都是你的問題了。看到男主和實習生為了幫助家暴受害的孕婦反複折騰卻因為孕婦的猶豫而一切白費真的讓人很痛心,他們并沒有受過心理咨詢或者社工的訓練,卻不得不或者說會出于責任感去承擔起這種份外的無償的工作,最後還不得不面對自己的努力付諸東流的遺憾,真是讓人難以承受,是個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抑郁吧。

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點就是所謂的person-centered language,看了以後我才意識到心理咨詢其實也經曆過類似的過程,對求助者的稱呼從patient到client,各種用詞的小心翼翼精心照顧感受,很多作者都不得不在序言裡長篇累牍地解釋為什麼使用了“患者”一詞或者為什麼描述來訪者時用的是she而描述咨詢師時用的是he。當然我同意這種language上的改變肯定是有好處的,但總覺得政治正确的色彩太濃了點。在精心照顧求助者的感受的時候,真的希望助人者的感受也能得到關注。

心理咨詢師有做個人體驗自我照顧的習慣就還好,醫生真的是太辛苦了,明明也付出了大量的情感勞動,還很難得到支持。劇中主角和各種上司mean的程度實在是超乎我的想象,我不知道這是反映了真實的情況而是為了戲劇效果有所誇張,但如果真的每個人都這麼mean的話,我很難想象他們要如何互相支持。可能過大的工作壓力讓人變mean,變mean之後讓他人感受不好,繼而無法擁有支持性的關系,也更難獲得他人的照顧來緩解壓力,純屬是惡性循環了。能怪誰呢,隻能怪醫療系統和資本主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