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兩名亮明觀點,我非常不喜歡這部電影。雖然在它的語境裡,它的表達是成立的。
影片給我的直觀感受,就是不自知的虛無主義,而且還為此沾沾自喜。雖然兩位主創接受采訪時管着叫克制、不較勁。也許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他們特有創作态度,一種不同于其他人生活方式。但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國人百年虛無史中的又一次輪回。
一百年來,從《圍城》裡的方鴻漸,到張愛玲小說裡的富家子,再到《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大院子弟,改開以後是王朔小說裡的頑主,又到賈樟柯電影裡的小鎮青年,以及《鐵西區》裡沈陽豔粉街邊無所事事的青年。這些作品裡的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人生懵懵懂懂,對世界一知半解,面對曆史的車輪,無力改變什麼,卻又自命不凡,最後無不落入無盡的虛無。
電影《東十四條》裡當下北京胡同裡的這些所謂的文藝青年,無非是為這百年虛無史的延續。在我看來,這不值得沾沾自喜,反而令人絕望。影片裡整天把去柏林演出挂在嘴邊的十條,和一百年前拿野雞大學文憑瞎混的方鴻漸似乎沒有任何區别。而《圍城》以及剛剛提到的所有作品,都是對它們所在時代的反思和批判,因此它們都是偉大的作品。而《東十四條》我看到的是主創對于自己這種生活狀态的炫耀和沾沾自喜,是所謂北漂藝術圈在鼓樓這個小烏托邦裡的自娛自樂。
電影裡北京的夜晚兩個主角在鼓樓附近的胡同裡漫無目的的閑逛,不時遇到一些同樣無聊的年輕人在街邊喝酒聊天,有的說夢見了李白,有的大談司馬遷。這讓我想到了上海烏魯木齊路的年輕人,那時疫情還沒結束。他們也在大街上喝酒聊天,裝瘋賣傻。但就在那一年的冬天,他們用自己的青春迫使曆史的車輪改變了方向。他們有沒有沾沾自喜?
還記得王朔在某檔節目裡批評八零後的話,在這裡與各位共勉:你們蹦個迪就當牛掰吹啊?我們父輩像你們這麼大是時候在幹什麼?人家在抛頭顱灑熱血!你們有什麼可牛掰的?
沾沾自喜的虛無主義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外國人看是故事片,中國人看是恐怖片
如果恰巧你生長在簡體中文的世界,如果你恰巧有個孩子,又恰巧你對你的孩子感到束手無策,或者你還是個孩子,恰巧你的父母讓你感到不可理喻,那麼我強烈推薦你看看這部《中國女孩》。但我要先提醒你,這部電影帶來的絕對不是廉價的心理安慰,也沒有解 ...
也許在導演眼裡中國有錢人就是這麼愣!
從金融題材的商業片來說,《烈金遊戲》還是挺好看了,比想象的要好。假如你不是金融從業者,隻是普通觀衆,那這部烈金遊戲還是可以給你帶來很足的類型爽感的。影片整體節奏緊湊,人物個性鮮明,我是一夜沒睡趕影評,然後白天又連看兩場電影,烈金遊戲 ...
喜歡宮崎駿的孩子,壞不到哪了去。
宮崎駿老爺爺的作品,從十幾歲看到四十幾歲,以前是和女朋友摟着一起看,現在牽着兒子的手再看。在這搖搖欲墜的世界,隻要看看宮崎駿的電影,就會覺得世界上還是有一些東西是堅固的,不會改變的。 因為我相信從小看宮崎駿長大的孩 ...
導演有私貨,你看出來了嗎?
我在這裡預測《水餃皇後》的票房會爆!三十億起步。它具備大陸爆款電影的所有特征。通俗易懂,勵志催淚,大國情懷,受辱情節,最關鍵的一點是所有的危機都是誤會。總結成一句話:沒有一頓餃子解不開的結。如果不幸被我說中了,那就證明中國觀衆始終還 ...
美國夢醒,該何去何從?
電影開篇一個搖搖晃晃的長鏡頭跟随男主拉斯洛一路從匈牙利的集中營來到昏暗的船艙,最終循着光源來到甲闆,陰沉沉的天空下自由女神像大頭沖下着進入鏡頭。這一個鏡頭即預示這拉斯洛的命運迎來轉折,在上半部電影中他将迎來新的生活,同時陰天和颠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