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星計劃》算得上是一部典型的懸疑諜戰片,驚險的類型元素不少:絕密行動、雙卧底潛伏的身份反轉……而扒開這層權謀對弈的外殼,它又可以被視作是熱血青春片——在動蕩的時代裡,人們總是無法知道,下一刻眼前出現的,是新時代的黎明,還是血色模糊的黑暗。盡管如此,仍有熱血青年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

電影很有意義的部分之一,就是把曾經常見于中年人主角的諜戰片給“青年化”,不再那麼偉光正式地“喊口号”,轉而塑造出一批敢作敢為的青年。于他們而言,青春是明知不可而為之的勇氣,信仰是危機四伏時背水一戰的勇氣。

...

影片背景設置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的白色恐怖時期。開篇就呈現了近百年前“五卅運動”的一角,這場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反帝愛國運動。1925年5月底,上海工人和學生在租界進行反對帝國主義的遊行示威,英國巡捕在南京路上開槍射擊,制造了震驚全國的五卅慘案,但這也激起了全國範圍的覺醒與鬥争。

主線緊接着轉入1927年風雨飄搖的上海。本是一介維修工人的李一民,意外在丁夢華和許天平的邀請下,加入了組織孤星社,心中種下了覺醒的種子。随之而來的遊行失敗,卻讓組織迅速瓦解。直到一個重要的秘密護送任務,讓這群青年人再次聚到了一起,面對硝煙四起的重重圍剿。

...

李一民孤身擔起護送的重任,但他絕不是一個程式化的孤膽英雄。“孤星計劃”的完成,離不開小隊裡每一個人的前赴後繼。一張合照,将他們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也成為完成整個計劃的通關密鑰。

“我們雖然不能選擇自己的過去,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未來”——作為貫穿全片的一句台詞,回過頭再看的時候,多少能感受到它背後的宿命感。

三個主角,分别是當時三種人的不同縮影與代表。李一民是做了忠于自我的選擇的普通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他,最終以犧牲完成計劃成功的閉環。丁夢華是那些為理想主義獻身的人,出于對新聞事業純粹的熱愛,充滿鬥志要幹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出生在國民黨家庭的許天平,代表的是無法選擇出身的人,身在敵方陣營的他,是否能堅定内心準則,不放棄自己最初的信仰?

...

片中有兩處堪稱點睛的細節,一處是侯老師的鋼筆,另一處是夢華以“沈荩”作為暗語拆穿章貴生的身份。

鋼筆是任務成功的關鍵符号,也是孤星社意志的傳承。侯老師犧牲時,将代表孤星社的鋼筆傳給了李一民。亂世逢生,不知何時眼前的人就将是所見的最後一面,而一支鋼筆卻代表了絕對的信任,凝為不滅的火。另外,這支鋼筆被叛徒所利用,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而最後叛徒也死在這支鋼筆之下,這何嘗不是一種宿命的輪回。

沈荩這個曆史細節,則有幾分真實的殘酷。在邀請李一民進社時,夢華曾說自己想成為“像沈荩先生那樣勇敢的記者”。沈荩生于1872年,是近代中國第一個為新聞事業殉職的記者。他通過秘密渠道,獲取了喪權辱國的《中俄密約》草案内容,并寄往天津英文報紙《新聞報》發表,引發強烈反響。但也正因此舉揭露了清廷賣國的真相,沈荩被殺害,犧牲時年僅31歲。

沈荩案在當時激發了各界的政治熱情,人們對清政府嚴厲抨擊,同時也引發了國外輿論的甚嚣塵上。從夢華的這份理想也能側面看出,沈荩的犧牲推動了言論自由,讓無數青年人走上新聞之路。

...

槍聲與鮮血裡,回蕩着堅定不移的誓言,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在時代席卷下,人們的命運,往往就是在這樣一些相知的時刻裡轉向。他們在屬于自己的位置上,發揮着重要作用,看似是暗夜裡的星辰,但其實沒有一個人是“孤星”,共同交織,普照黑夜。

李一民、丁夢華、許天平、侯老師、江嶽,他們都是這樣的人,都為了反抗命運、反抗壓迫而充滿鬥志。那份心底的惺惺相惜,讓全片在凜冽之餘,留下了一抹溫情。人其實沒那麼渺小,鬥志也沒那麼容易消散,我們就遠比自己想象的要更強大。志同道合的人,也終将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