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集一集追完番回頭看樂隊名“世界”,我想編劇肯定是在母雞卡世界觀上下了更大的功夫也是更有野心的。
mygo的爆火隻是純粹的偶然。時間撥回2023年,那時候簡中互聯網尚處于鑒證與各種亞文化大潮開始退潮的複工時期,“樂隊”題材的番迎合了青年壓抑後的反叛心理、東亞高中生對人際關系的不信任、以及男性對女性日常的想象性認同(我極為惡心這一點)、偶像番的小小複興
如果我還有互聯網記憶;當時借着邦多利手遊和偶像大師閃耀色彩以及已經半涼的已hololive為代表的Vtuber文化退出簡中視野、a手因突發事件崩盤以及東雪蓮塔菲這種抽象v的爆火粉碎了男性對于“熊貓妹”的幻想急需從“櫻花妹”身上獲得對永恒女性的缪斯女神式欲望寄托——國内男性用戶急需借用“mygo”這五位少女的皮)皮囊宣洩這些被壓抑的情感,以及男性為主的互聯網亞文化中不因日本凍鳗與亞文化社區dssq逐漸把電競、抽象、鍵政這三大文化與這些美麗的“二次元少女皮囊”合流——mygo很“幸運”地成為了繼a手以來簡中男的新皮套。

值得補充的一點,其實追番文化在當時的二次元界已經十分小衆了。很多二次元已經很少看番更别說當季播出的新番了——在衆多白開水戀愛日常和廁紙異世界凍鳗裡面宅男已經找不出什麼新鮮東西了、再加上當時戾氣極重的簡中環境,萌萌二次元在大量與強調放空腦子挑戰身體極限的音遊和消耗時間度過漫長疫情(摸魚)的策略類手遊o虛拟主播直播的産品,mygo的确算的上是當季優品。

...
在此放上ds老師的資料補充。其他的也就堀與宮村這個bg動畫續集還有萊莎煉金工坊這個遊戲改算是較大的IP;無職轉生隻能說是平平無奇;mygo能火是“偶然中的必然”

好了母雞卡的前情提要mygo已經說完了。母雞卡開播的時候mygo已經火的一塌糊塗了,以各種二創梗的形式在b站各個分區都能看到它的“流毒”。好了話不多說我們先直接分析母雞卡。


相對于mygo和孤獨搖滾的突破是,母雞卡的少女并沒有把目标設定為“少女間的溫馨日常”(其實我很讨厭輕百合的濫觞,這種把少女限定在某一個日常仿佛把少女集體開除熱血标簽,成為安享現世美好的宅宅逃避宏大叙事的藥品,其實也迎合了當時日本政壇與經濟都是一攤不變死水的大格局:比如從幸運星開啟到後面的此花亭奇譚來點兔子urara迷路貼),但作為音樂番也不是像gbc一樣設立為更偏向音樂目标的“武道館”。

這就是編劇可能限于體量/宣發原因考慮不周的地方了:開頭交代祥子身世讓所有觀衆都以為這是一個引入了階級差異維度的現實主義批判作、起調太高白白拉高了有着泛左意識形态的宅男胃口;後面引入mortis精分直接把階級叙事擱置了、開始硬用超現實的表現方式(心理小劇場)去描寫星壇紛争的商業黑暗和樂隊内部成員目标不一(貓貓第一集就開爆到後面她給自己還安排了别的出路以及睦要争奪團魂一般的存在給其他樂隊成員着實上壓力了)。

這裡說下劇作上可以學習的地方:超現實的表現方式完全可以借鑒《少女革命》和《少女歌劇》:因為兩者是把心理劇場與學校日常分割得很開的。而母雞卡爛就爛在非要用精神病理的維度去解釋睦的内心矛盾,而精神分裂題材有不可避免會扯上醫療診斷這種批判公權力以及原生家庭創傷這種更宏大的主題。

日本人在動漫裡說沉重的現實話題不是不行,那基本都是23集往上或角色至少10個往上且性别不均的體量(Eva、lain,NANA,Beck)十個高中生少女能說明白啥?然而少女樂隊的題材就注定了這部番隻能是個小叙事、引入這些大叙事的元素自然勸退了一大票觀衆。

到了一半,第七集可能是編劇慫了,又想讨好青春疼痛文學的萌二觀衆又要滿足編劇自己的獵奇先鋒創新欲,既要又要也要還要搞出了第七集這麼一坨大的。

...
第七集意義不明的春日影和編劇莫名其妙要求????唱腔跑調營造出詭異的和諧效果,仍然有彈幕說“這才是我要看的”,到底是誰在嗯包餃子啊,柿本還是你啊?看完這一集對唯唯諾諾高松燈和背信棄義saki真的轉黑再喜不能了……高松燈既然堅持mygo為什麼不果斷一點啊?

後面我倒是挺喜歡的:對海玲這個中性角色的刻畫真的是補齊了之前各種全女番都容易忽視的點。不管是偶像大師灰姑娘的多田、賽馬娘裡的伏特加、孤獨搖滾的涼、前作mygo裡的Rikki,中性角色(無傲嬌tag)(此處炮姐和saber出局)真的很難有一個完整合理的角色塑造,還經常被編劇省事塞一個無口的自閉屬性。但問題就是……太快了。

海玲為什麼要偷偷減肥?為什麼要在衆人面前維持吃貨設定?平常到底是怎麼處理好multi task的?如何平衡好有些“土土”的家人的關心和相對“前衛新潮”的樂隊生活的?這些隻是在番劇裡給了個鏡頭然後讓我這種海玲推自己腦補同人了。

...
而且給了中性角色Rikki和海玲這種團隊拯救者的戲份感覺很大程度上也是編劇不喜歡女性特質才要有一個有“男子氣概”的角色才能拯救少女間破事的感覺。角色自己的内心反思全無,那時候我看祥子、mortis、睦和貓貓簡直在看少女巨嬰。

第九集才發生了mortis殺人事件(我回顧的時候也沒想到編劇把爆點安排的這麼密。。辛苦了),但其實這個時候祥子已經回心轉意了,餃子已經在包了,我也已經可以看到編劇收不住腦洞但又要平衡萌萌白河豚的力不從心了。

但是非常值得褒揚的就是mortis和saki;喵夢和睦的人物糾葛:“又愛又恨”的設定真的是突破了少女樂隊番的描寫局限也是會讓無數直男破大防的一點。因為“恨”這個元素會阻礙宅男對女性的欲望投射(這也是為什麼《終将成為你》《人渣的本願》《NANA》這種番無法在男性群體裡火起來),也是我開始重新粉上母雞卡的時刻。(此時還沒出現初華與祥子這人際關系更加複雜的雷雨一對)

...
感覺這部戲所有的南蚌幽默感都是沒有處理好大叙事(階級沖突商業危機倫理糾紛)和小叙事(少女糾葛)關系導緻的;所以這裡極為緊張的一段我看得笑死

第十集匆忙的包了包餃子就從睦線逐漸過渡到saki與初華線了(母雞卡不得不複出)。
小姨子設定真的爆笑如雷了。就是,咱不反對亂倫設定,但是從東亞傳統來看,這種血緣糾紛都是難以言說的最隐秘的切膚之痛,哪怕是在《雷雨》原著裡,魯大海到最後也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而且專門給周梅二人一幕的時間去消化魯大海就是他倆私生子這個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但是在Mujica裡這僅僅幾個鏡頭經過一席談話就消失了。而且這種劇情設定過于真空了——社會惡言呢?自我懷疑呢?初華初音的人際關系呢?家庭關系呢?咱不能因為是少女樂隊其他人就變成紙片工具人了,但是你要掰扯明白又難以變成宅男們對着發癫的愛欲投射對象了。所以母雞卡就卡在這個不上不下的層面——每當你以為它要說點啥了結果它撓完癢癢就沒了,要命的是它還就沖着你的g點撓(誰看了美少女青梅竹馬加上亂倫戲份不震驚啊)。簡直讓人得了高潮延遲症。

不過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母雞卡裡初華和祥子的戀情就真的有堪比《斷背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美感了(尤其是聯想到初華的苦痛歌詞還有對saki無限包容的态度),初華這個人真的被抹上了一層反叛父權反叛血緣反叛上流的朋克色彩(mygo主唱能不能學學啊?)。第十一集的獨角戲也完全補足了我看不到初華的遺憾……劇場的布置真的蠻新穎蠻不錯的(在我看過的有限獨角戲戲劇當中)。而且初華的這份重力和燈的重力不一樣,這是一種絕對的忠誠和付出,是和清顯類似的背負着反對既定命運的孽緣,在Ave Mujica的宏大世界觀下mygo真的就顯得功力太弱了,無非是少女成長時的個人困惑(朋友背叛,想要出名,難以坦率面對他人)……但是!

你的野心要配得上你的實力啊。NANA完全描寫了這些,但是它怎麼做到的?人家把女主租房子大學談戀愛上班受挫遭朋友背叛面對新奇事物不加分辨的接受之後吃癟的全過程描寫了下來,你蜻蜓點水的13集3d南蚌效果做的出來嗎?

...
最後獻上海玲的腚,太美麗了

總之升星的原因是這部番的爛尾在社會功效上好歹是給宅男們開了開眼撥除了對少女間和諧的迷信、逼迫他們走出小叙事開始再次進入大叙事的反思,但作為擦邊番它很一般,作為輕百番它不及格,作為樂隊番音樂倒是沒得說、可是音樂的制作緣尾運作邏輯又過于童話式地交代了……

不打磕巴怒寫長評紀念和朋友追番刷二創梗的2025。母雞卡也是我上大學以來完整追下來的第一部新番(你怎麼芙莉蓮迷宮飯我推的孩子什麼都不看)……

再見了,所有的Ave Muj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