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本動畫影史上獨一無二的經典裡程碑之作,《新世紀福音戰士》系列作品無疑對整個日本動畫行業的體系以及創作意識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革。它不僅開創了意識流動畫與特攝式動畫的先河,同時也重新定義了“低成本”制作,甚至連該系列所塑造的绫波麗、明日香等女性角色,都直接成為後世日本ACG文化中“三無少女”、“傲嬌”等類型角色形象的起源。

...

自1997年《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AIR/真心為你》這部宣告着“舊EVA”真正完結的作品面世後的第十年,該系列在庵野秀明以及鶴卷和哉的牽頭下進行重啟。後來的《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系列便由此誕生。如今,曆經14年之久的新EVA系列也随着完結篇《新·福音戰士劇場版:終》(以下簡稱《終》)在兩年前夏天的問世而劃上了最後的句号。

...
1997《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AIR/真心為你》

...
2021《新.福音戰士劇場版:終》

終于又一個盛夏來臨,姗姗來遲的《終》總算通過上影節來到國内大銀幕,跟中國的粉絲們進行一場正式告别。本屆上影節共五場放映,開票日便全部售罄,可見影迷熱情之高。

而随着《EVA》系列的徹底終結,或許我們也終于可以用一種更全面的眼光,沉下心來看待這部正式完結之作,重新審視它給動畫産業帶來的巨大沖擊,以及長達25年來一代人寄托在這個系列作品上的那些複雜情感。

...
制作想象之外的動畫

在紀錄片《行家本色:庵野秀明》特輯中,彼時陷于《終》前三十分鐘制作而苦惱不已的庵野秀明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對我來說,制作動畫不是發揮自己的想象,自己想象得到的東西往往很無聊很普通,那些想象之外的東西才是我所追求的。”

...
庵野秀明導演
...

這25年來,庵野秀明一直所做的正如他直言不諱的那樣,不斷在動畫制作領域超越自己和所有觀衆的想象。TV版中特攝式的動作場景、角色們内心的意識流描繪手法、飽受各種争議的“線稿”大結局、《死與新生》中四重奏的重構剪輯、《AIR/真心為你》中的真實補完與打破第四堵牆,以及新劇場版三部曲中的獨特3D化與故事變格,似乎庵野秀明每一次将《EVA》重新帶到觀衆們眼前的時候都是全新的面貌。

...

相比《序》 專注高清重制及名場面複刻、《破》在劇情上展現傳統少年熱血漫畫式的嘗試,作為完結篇的《終》則更像是兩者的綜合升級,以及對《Q》中世界觀再重啟的一種延續。由此影片《終》帶給人的第一觀感是面面俱到、但又頗為奇特的。

這源于庵野秀明對動畫3D化、高清化的個人創作理解,他不再是單純地停留于在動畫形式中模仿特攝片鏡頭,而是非常大膽地啟用真人拍攝,将動畫制作帶進了電影攝影棚裡。

...
2007《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序》
...
2009《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破》
...
2012《福音戰士新劇場版:Q》

影片《終》的前四分之一劇情裡,有着大量用非常規角度呈現的多人鏡頭。新巴黎作戰那場戲,當真希波駕駛着八号機β迎戰NERV的“EVA”大軍時,畫面會時不時地切換到WILLE的四位技術人員圍坐在一起協助作戰以及啟動淨化系統的場景。

頻繁的角度切換無疑給我們帶來别樣的觀感。多人鏡頭以正反打為主軸,主觀視角與上帝視角被有規律地嵌入,結合另一邊戰鬥場景中八号機β駕駛艙内外交替的主客觀鏡頭,短短幾分鐘内兩個部分的視角在主觀與客觀之間有序交替,凸顯3D動感及制造動靜結合的戰鬥節奏之餘,更展現出獨具一格的視覺張力。

...
...

局外人式視角與身臨其境的EVA空戰,顯然正是一對令觀衆們意想不到的視覺組合。這樣的新意歸功于庵野秀明在攝影棚内以真人表演構建場景并不斷尋找角度與構圖的做法。在東寶的攝影棚内,庵野秀明進行數字化3D場景構建的同時,又會時不時抛棄掉既定的分鏡頭腳本,轉而以觀衆的視角親自觀察演員們的演繹,尋找不同于既定腳本的呈現角度,從而調劑叙事節奏并最終上升到作品表達層面,勾起觀衆的情感共鳴。

...

此外,頻繁的角度變動之所以對叙事節奏有影響,顯然跟叙事結構本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影片《終》的叙事結構大體比較明晰,它以事件上的“沖突-平靜”作為各段落的基準,有序地分為三個部分;而第一部分正是由巴黎作戰和流浪三人組來到避難村的劇情組成。在經曆過炫目刺激的戰鬥戲後,叙事進入到長久的平靜之中。然而,這段看似非常治愈系的日常依然潛藏着某種來自“角度”層面的危機,所有事物都被“細微”化。

...
...

縱觀避難村劇情,雖依舊充斥着場景的誇張化呈現,但呈現角色的角度俨然已發生改變,主觀視角突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則是大量幽靈視角。在東治家、劍介家的兩場室内戲中,這種特殊角度被庵野秀明安插到了“拉伸”化後的室内空間裡,鏡頭仿佛成為角色身後的幽靈,審視着在場其他所有角色的言行。

...
...

例如劍介拿着酒進入東治家餐廳的那一幕,畫面呈現是俯視餐桌的全局。而當劍介進入到房間後,鏡頭呈現的角度則變得更為極端,要麼是衆人背後的超低視角,要麼就是從房間的角落透過“自閉中”的真嗣來注視其他人。

...
...

這種角度轉換和巴黎作戰一段形成了鮮明對比,空間由廣闊變得狹窄,視角由EVA的主觀變成了角色的客觀。而正是經由這種視覺上整體的縮小,才順暢地完成了段落間的叙事節奏在視覺層面的轉換。看似祥和的日常生活裡,身處室内的角色們卻無時無刻不經曆着幽靈般的偷窺;似乎隻有角色們走到大自然裡,才能短暫地擺脫這種被審視的狀态。這類微小的細節對比,顯然給觀衆帶來了更多的玩味,同時也是對主題表達的細部呼應。

...
...

但是這一次完全相反,影片《終》裡的“放大”并不是一種視覺的主調,而隻是服務于“縮小”主旨從而創造節奏變化的輔助手段。縱觀《終》的叙事鍊,其實就是一個整體不斷縮小的視覺化過程。無論是前半段的巴黎作戰,空中飛翔的八号機β及其主觀視角下迎戰的NERV的EVA大軍,還是後半段初号機與十三号機在反宇宙領域的作戰,EVA已然從一種被人類世界敬畏的巨物般的存在,悄然變成了同人類一般大小的“蝼蟻”,甚至以人類的姿态與意志(初号機對應真嗣、十三号機對應碇源堂)侵入到身為人類的衆角色的生活場所中去。

...

而角色們同樣也在被縮小。曾經在EVA面前渺小的人類,到如今得以平視的人類,可以說這整個的“補完”過程跟《AIR/真心為你》形成了完全的對立。在此過程中,每個角色的情緒都由此得到了安撫,并與現實世界漸漸和解。

而在平靜的終點,一直以人形“幽靈”姿态寄居在角色身上的觀衆和庵野秀明本人(這些幽靈式的偷窺視角,絕大多數都是由庵野秀明在現場用手機拍下來獲得的靈感),才終于進入到最細微但也最廣闊的角色們的内心世界。

從EVA到角色,從動畫制作人員到銀幕前的觀衆,庵野秀明聚焦的中心不斷逼近我們的現實世界。EVA闖入角色的生活,真嗣與绫波麗闖入攝影棚,動畫制作人員在創作過程中闖入觀衆們的現實生活,主體與主體間的一堵堵“牆”如多米諾骨牌般被推倒。

...

庵野秀明顯然不再像“舊EVA”時期那樣刻意拔高到意識流,在新劇場版中,意識與肉體不再有着既定的界限與通道,而是僅通過第三方審視便可“縮小”至互通。而“縮小”的根源則是觀衆審視的目光,這種目光在庵野秀明的“惡意”下終究不可避免地又落回到觀衆自身。“縮小”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手段,卻在庵野秀明的“大道至簡”下變得頗具變化。

當人類在審視EVA之時,是否有曾想過這些讓人類或崇拜、或畏懼的EVA,其實本質上是跟你我一樣的生命存在呢?在光影的微縮之下,一切積蓄的情感與目光最終都伴随着滿天的EVA羽化成世間萬物的“永别”,慢慢落回到銀幕前的芸芸衆生身上,再次逼迫着我們用想象之外的目光去重新看待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

真嗣的變化最大,他的轉變即為整個新劇場版系列的縮影,更是這個重啟系列的核心表達所在。這種轉變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整個系列的鋪墊所造就的結果。前作《序》雖隻是對“舊EVA”劇情到“屋島作戰”為止的劇場版的形式複刻,但其選擇的這個劇情節點是相當微妙的。“屋島作戰”的尾聲正是真嗣第一次同绫波麗面對面傳達情感,兩人的心意第一次開始相通,也由此而誕生绫波麗的微笑名場面。

...

而就在“屋島作戰”之前,真嗣經曆了他生命中最為困難的一段時期,質疑自己駕駛EVA的合理性、憎恨父親、渴望接近绫波麗卻有心無力。因此我們可以說,“屋島作戰”就是真嗣這一角色曲線的第一個上升點。

在“舊EVA”當中,這一關鍵性節點之後的劇情愈發走向“黑暗”的氛圍,每個主要角色的陰暗面也伴随着使徒們的攻勢緊逼,逐漸吞噬着他們的理智。而在新劇場版當中,時隔多年成家立業的庵野秀明,心境已然發生變化,盡管他依然保留“屋島作戰”作為轉折點,卻在後續作品中賦予了真嗣完全不同的成長軌迹。

...

但若沒有任何“惡意”,那就稱不上是經庵野秀明之手而誕生的作品。在第三部《Q》中,庵野秀明再次放飛自我,對重啟版進行了世界觀設定上的二度重啟。長達十四年的巨大時間跨度以及完全令人意想不到的劇情展開,讓“不在場”的真嗣在重新蘇醒以後再次回到“舊EVA”的困境當中。在《破》中已然成長為青春少年的真嗣,在《Q》中又被重新抛回到人與人之間互相猜疑互相厭惡的現實黑洞裡。

...
...
...

真嗣被賦予的另一個社會身份則是“父親”。這并不是說真嗣如同绫波麗那樣在補完過程中被賦予了極端的母性,真嗣的父性更像是一種家庭意識的啟蒙。正是這種細微的成長,讓真嗣得以和父親站在同一個維度進行溝通。

事實上,碇源堂在補完過程中也展現出“未長大”的本質,他的少年時代甚至比真嗣更極端更孤僻,但後來也像真嗣那樣,遇到真命天子般存在的人,即碇唯。碇源堂一度将碇唯視作自己生命的唯一,甚至是唯一活在世上的理由。不難發現,其實碇源堂恰恰缺少的就是父性,或者說,他自始自終都還沒有接受自己已經成為父親、要對唯之外的人負責的事實。

...

而在對比的補完中,命運相通的父子終于“面對面”在同一節車廂内說話。此刻,他們才發現,彼此一直都藏身于封閉自我内心的孤僻空間。真嗣最終反而是以一種“父親”的姿态撫慰了碇源堂内心,幾乎相同的成長經曆讓真嗣對父親的痛苦感同身受。

但不同之處在于,绫波麗并非如今真嗣唯一活下去的意義,還有明日香、真希波、渚薰、美裡與加持,以及那些已經長大同行的夥伴,他們的存在與支持讓真嗣明白了他身為個體的責任。由此真嗣才得以教會父親“下車”的方法:“承認自己的不完美。”

...

随着真嗣“上帝”姿态的降臨,EVA的故事才真正完成對《AIR/真心為你》補完的輪回。曾經那個懦弱的少年在另一個夏天裡迅速地成長,成為能洞察、共情其他人幸福的真正的“大人”。打破心之壁并用EVA重新創造人類的真嗣,這次沒有再孤身一人,而是得到了他人主動的愛,跟所有被拯救的其他人一樣,成為不再背負宿命的自由存在。

當動畫的外衣悄然褪去,海邊的真嗣蛻為白紙黑線之時,庵野秀明才從真嗣的身後真正走出來,宣告這場盛宴的落幕,引領着所有觀衆去追尋現實世界的幸福。

...
...

而在新劇場版中,這一定位發生了很大變化。雖然绫波麗依然跟庵野秀明女性化意志的化身這一點扯不上太多的關系,但她俨然成為了少年漫畫中的典型女主角,被賦予了完整的感情線,甚至擁有更強烈的人物弧光。即便她在《終》中又一次成為補完計劃的關鍵,但她身為女主角,對真嗣及身邊其他人的影響,正是改變這次補完結局的根源所在。

...

可以說,影片《終》中的绫波麗是秉持着一個退居幕後的關鍵主角身份(類似《大劍》裡的迪妮莎)。而黑绫波麗在前半部分的發揮,也将“绫波麗”這一身份最純淨的生命力展露無遺。她顯然如同一位女神,自始自終都陪伴在所有人的身邊。

...

而在庵野秀明的“惡意”之下,她也同真希波一起成為服務新劇場版商業傾向的主力,甚至變成駕駛三号機的犧牲品。《終》則繼續遵循了這樣的宗旨,明日香與真希波再度貢獻了全片最華麗的戰鬥戲份,她也再次同二号機一起“飽受折磨”。

...

但作為《AIR/真心為你》輪回的關鍵部分,即便深陷于被利用的窘境,庵野秀明還是讓她避免了舊版绫波麗那樣的悲劇。在同樣的世界終點的海灘邊,滿身傷痕、飽受艱辛的明日香又一次躺在那裡,在真嗣意外的溫柔之下,我們終于又瞥見當年那位攝人心魄的少女複雜的内心世界。但這次,不再有殘酷的補完與孤獨的浴缸,而是某種意義上也令人欣慰的屬于少女的獨自前行。

...

至于渚薰,則被庵野秀明用一種想象之中卻又意料之外的獨特方式,進行了對整個系列當中該角色内容空缺的補完。即便是作為崇高生命力及碇源堂完美父性的存在,無限循環的命運顯然也是一種折磨。渚薰再次成為EVA系列的句點性存在,他的補完同時也預示着幻想世界的徹底終結。

庵野秀明也配合他,将自己筆下的虛拟造物盡數“摧毀”,将所有情感都奉還給我們的現實世界。掉落到凡間的所有人,或攜手前行,或獨自出發;但無獨有偶,都向着同一個方向走出了封閉的車站與内心,邁向了“長大後”更廣闊的新世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