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我都不知道自己看了多少遍,每看一遍,就增加我喜欢一分,喜欢剧中的角色,喜欢剧中的服饰,喜欢剧中的道具,喜欢剧中的礼仪,喜欢剧中的画面,还喜欢剧中的语言……(我看了《大明风华》中皇家的华丽繁复的服饰后更喜欢《鹤唳华亭》服饰的简洁素雅端庄大气,天然去雕饰更显雍容华贵)
当然,更多得是,每看一遍我都不忘揣度太子的心境,体味那些绝望的、苍凉的、悲伤的、辛酸的、忧伤的、无奈的、欣喜的、庆幸的心情,欣赏在战斗中不断成熟的太子内心越煎熬翻腾表情就越平静,感悟通过眼神、泪水、动作、语言展现出的隐忍、杀伐决断和坚毅。
吃瓜群众的我暗自庆幸、心慰电视剧的改编,让太子没有像书中那样自戕。(但很快我就被无情地打脸了)

没有想到,偶然之间,竟见《别云间》,一个《鹤唳华亭》的番外/续集。
再见《鹤唳华亭》番外,我惊喜我意外。
我无法容忍APP龟速的更新,花钱超前点播观看。
看后,真心佩服导演、编剧的精心剪裁;真心觉得演员的那么多表演没有白费,可以得见天日;真心感谢这些镜头没有用在《鹤唳华亭》中,否则会让《鹤唳华亭》大打折扣,更更感谢的是,如此剪裁出一个12集的番外,终于让我不再遐想,让一切尘埃落定,我可以对《鹤唳华亭》说再见了。

《别云间》中太子萧定权,编剧无论怎么替他挣扎,最后都在书中的结局走到尾声。这是我最不愿见,也最不想见的,即使这个结局编剧在《别云间》的第7集里已经埋下伏笔,可是情感上依然让我不能接受。
但我理解太子的选择,从出生就作为储君的他,一直所学为君之道,且受一代清流大儒的教导,一贯以家国天下为己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崇地位,早就将他塑造为心性高洁的儒雅君子,虽在皇帝打压下一直不甚体面,甚至狼狈,但骨子里散发的清冷高傲的皇家贵气不容他人玷污,因此如果一朝被废,就如太子在秋千架旁对顾才人所说,对他而言被废和死没有什么不同,届时他不会允许自己苟活,不会给他们留下侮辱他的机会,这个侮辱,也包括陆文昔。

诚然《别云间》中太子依着书中的结局走完一生,让我心痛,但我更悲悯的是顾承恩,他的表兄。
他的一腔的心意被太子践踏,可怜他费尽心机诚心诚意殚精竭虑为太子奉上的筹谋是太子弃之如敝履的不需要、不领情、甚至嫌弃,在太子斩钉截铁地说即便他因此登上皇位也会斩他顾氏满门的无情话语里,曾经阳光俊朗,如今铁血铮铮的英朗将军流着泪在心如死灰中拔剑自刎。

为太子死去的人,太多了,无论是间接的是,还是直接的,多的他早已经无法承受。
自古,皇位就没有不流血的,皇位容不下干净和青春,可是我们都渴望干净和青春。
在可为不可为,能为不能为之间,太子选择了一条艰辛的路,这条路,不踏着鲜血是走不过去的,所以,他要么被废,自我了结;要么,踏着别人的鲜血登上皇位,一展他的家国抱负,皇权路上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可惜,他选择了前者,于是他只能命归黄泉,无缘皇权。

无论怎样,《别云间》让我再次过了眼瘾,也给了我一个放下《鹤唳华亭》的理由。
再见《鹤唳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