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來沒有導演比賈木許這個人對我更重要(當然其實也沒有太重要,隻是相對來說),可以說他創作巅峰期的美學構建了我審美乃至生活秩序的一部分,也承載了我非常多的私人情緒。這次終于在威尼斯看了,本來新片沒抱太多期待(上一部長片純自嗨完全就沒把觀衆當人看,短片就不說了…),但看完隻能說太好,他的第四/五好(對我來說是很高的評價),每一幀都在我安全區裡(最高評價不過如此),從始至終都被熟悉的事物緊緊包裹,非常舒服,也可以讓我因此在散場時想落淚。

賈木許總在拍某種程度上的一種hot nerd電影,這部沒有那麼hot而是更nerdy,到處充滿着尴尬、微妙的不安和(沒有侵略性)的不适,但同時這也他最細膩和溫吞的一部,除了故事趣味性不強(尤其第三段),畫面和色調不如90s(RIP Robby Müller)之外一切都對我的味。這部講述的人與人之間外冷内熱的聯結、對回憶的撿拾與重整也都是我很喜歡的母題。

很多熟悉的細節都feel so much like home,看到老熟人的老表演,Driver在driving,Tom Waits一套墨鏡西裝綠水鬼(?)的daddy suit,還有複刻《咖啡與香煙》那部打到桌子上的鳥瞰鏡頭,我瘋狂在電影院眨眼試圖用大腦記錄下這些瞬間。隻可惜我的眼睛不如快門。

這部電影裡的那些對話,發生在客廳、餐桌旁、空蕩房屋内的對話,依然很random、冷幽默、雞同鴨講又殊途同歸,就像30、20、10年前,在《地球之夜》裡的五段出租夜話、《帕特森》裡Driver和日本男關于詩的漫談,《離魂異客》裡Nobody對德普說的晦澀寓言,還有《鬼狗殺手》裡Ghost Dog和Ramone語言不通全靠默契和感情的交談一樣random。很開心賈木許還能拍反映他獨特美學的電影,那種和我看起來沒卵關系但卻最能代入進去享受兩小時輕松時刻,同時又能獲得一些莫名其妙life science的,屬于賈木許的電影。我們昨天可以很酷地消耗咖啡與香煙,可以消耗地球一夜,我們在今天,在之後也可以一直沒那麼酷地消耗咖啡與香煙,消耗地球一夜。

我看過不少電影但不覺得自己是影迷,對電影重要的很多東西我都不在意。但确實會對某些以片為單位(甚至不是風格為單位)的outliers極度worship。有時候會想如果世界上隻有賈木許和阿基(也許還有布列松?)在做導演,也許世界會變得比現在更好?至少我會比現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