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雅克莉娜陪着同伴前往安樂死機構,在路邊等紅綠燈時,她們像兩個春遊的小姑娘般,唱起古老的曲子…..】

死亡是否是一種人生權利?既然我們被抛入這個世界并非出于本願,那麼,我們是否有權依據個人意願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如果失去自理能力、成為“被照看者”而失去尊嚴、受盡欺辱是人生中必須經曆的苦難,那是否我們便應當默默承受這一生命重量?

因為恐懼失去“掌控自我”的能力而提前抛棄自己的生命,這是一種怯懦?還是一種勇敢?

是否隻有絕望之人才會放棄自己的生命?它是否也是對世界尚存留戀和愛意的人的選擇?

在觀看整部電影的時候我不住地在想這些問題。

雅克莉娜決定赴死,在我看來是一場利用自己的作秀。她将自己作為工具,認為她赴死的舉動會受到人們的廣泛讨論,會成為推動“人們擁有赴死權利”的力量。她希望自己至死也是社會、自我眼中的“強者”(有價值之人),她恐懼成為弱者,恐懼成為被照看的人。

當然,我也意識到,這樣評價她,過于刻薄。尤其我作為一個身強體壯的年輕人,我無法感知或想象一個走向虛弱、走向疾病、走向生命終點的人面臨怎樣的恐懼。

雅克莉娜對生活、對生命依舊感到留戀和熱愛。她因為孫子的出生不斷推遲死期;看着同伴在自己眼前安樂死時眼裡不住的恐懼和悲傷,都讓我覺得,也許她最終不會選擇赴死。

然而結局并非如此。這是我最感到疑惑的地方。我以為自殺隻能是絕望之人對自我的抛棄,但雅克莉娜和她的同伴卻确實向我們展現出了另一種可能。

這真的可能嗎?我想起《離岸流》裡的一個故事。當看似已經對生命喪失一切希望,成為任由外界撕扯的無助之人,卻在死亡降臨時,牢牢攀住了生命的峰石。人對生命的本能渴望,原是我對人類的理解,但雅克莉娜和她的同伴似乎成功壓制了對生的渴望。壓制這種渴望的力量是什麼?是對成為弱者的恐懼嗎?我并沒有想明白。

我想,也許對她們來說,生與死并非對立,隻是快樂可以延續的兩個空間。

全片最讓我動容的,是當雅克莉娜陪着同伴前往安樂死機構,在路邊等紅綠燈時,她們像兩個春遊的小姑娘般,唱起古老的曲子…..也許生命不曾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