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之前聽聞該片很燒腦,就想到了目前看過最燒腦的電影《穆赫蘭道》,以為《記憶碎片》即使比不上《穆赫蘭道》,也不會差太多。結果兩片是完全不同的叙述風格,《穆赫蘭道》不怎麼追求讓觀衆看懂,《記憶碎片》總體上能讓觀衆看懂。因為時間久遠,記不清《穆赫蘭道》了,此處不做過多比較。

《記憶碎片》采取了倒叙的手法,從主角殺死眼鏡男開始,逆序回顧多個記憶碎片,逐步為觀衆解開謎團,此為明線。暗線是黑白畫面的打電話講故事,主角和電話另一頭的人講一個類似于自己、失去短期記憶能力的人的故事,暗線是正叙的。倒叙、彩色的明線,和正叙、黑白的暗線,在電影快結束時交彙,黑白的暗線轉為彩色的明線,同時有鏡頭暗示男主講述的另一個失憶者可能不存在,其實就是他自己。讓人眼前一亮,同時模糊真相,帶來更多想象和讨論的空間。

從以上講述方式的角度來看,明線倒叙是有必要的,讓本身并不複雜的故事變得複雜,吊人胃口且有趣。但從記憶的角度看,令人困惑。男主失去短期記憶能力,這種倒叙的手法讓人誤以為男主正在倒序逐步找回記憶。但電影快結束時男主殺死黑幫老大,眼鏡男過來講述“真相”時,男主也沒有回憶起的迹象。而且影片結束時,男主在紋身店前刹車,也在暗示男主又失憶了。所以男主并沒有找回記憶,或者說找回記憶後又失憶了。

不過,影片中還有另外的暗示,說明男主可能真的是像倒叙的那樣逐步找回記憶。男主在暗線裡打電話講另一個短期失憶症患者的故事時,多次強調了那人的失憶症是心理性的,而不是生理性的。結合男主在電影快結束時拒絕接受眼鏡男講述的“真相”,并将眼鏡男記為“騙子”,以及在抵達紋身店前的那段心理獨白,影片在暗示男主的短期失憶也是心理性的,他不願接受他已成功複仇的事實,不斷想象出新的仇人來維系生存的意義。所以,男主可能已多次找回了記憶,但又心理性地遺忘了。

綜上所述,這個電影的叙事手法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