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29第一次看完隻敢打個标記,今天寫論文的時候突然想起來,還是補一個評分和感受吧。
表面上依然是韓國人很愛拍的階級問題,窮人的逼仄世界裡每天僅能出現幾息的光,是高樓大廈折射的施舍,照亮窮小說家的生命之光,也隻能在被當做塑料棚燒掉後,給富人帶來一瞬刺激的火花。同是饑餓,本需要通過吞噬來放大感官刺激,對抗精神的饑餓;海美在肉體的饑餓下上演剝橘子的啞劇,在精神的虛無對晚霞流淚,向着夕陽跳出最後一舞;鐘秀面對着富人反射的光滿足肉欲,辱罵似乎也僅是短暫拂過他的光,但仍然屬于本這類富人的海美“婊子”掩飾心理的自卑。
無論肉體還是靈魂的饑餓,在本和鐘秀身上出現即是醜陋的毀滅,在海美卻能進行美麗的塑造,于是本燃燒了海美的肉體,鐘秀污蔑了她的靈魂,面對如此肮髒的她肉體所求和她靈魂所愛,海美也流着淚最後一次燃燒了自己,仿佛她從未存在。
因此僅用階級或者精神空虛等熱門話題來概括電影的中心表達也許還是不太确切。一切的一切都在展現海美們自始至終的永恒的孤獨,表現出美麗,換來的卻不是愛,隻是不斷不斷被饑餓的空虛的本們、鐘秀們蠶食,最終都不得自己所求。鐘秀用最後的複仇換來了本的擁抱和解脫,也許還有欺騙自己的滿足感,在燃燒的那一刻,海美感受到的會是解脫和滿足嗎。
有感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無事又感
既然開始寫了,就趁還想動筆的時候多寫一點吧,路過的朋友不必看下去,隻是一些個人的記錄。穆赫蘭道的後勁非常大,我很多次在其他電影帶給我很強的情感共鳴後把它從榜單拉下來,又很多次在看到它的海報後,在聽到那首清唱的Llorando後把它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