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水龍吟》在咪咕視頻的熱度值達到13606,斷層打破曆史紀錄。這幾乎是可以預料到的,劇集播出前就展現出了強大的号召力,咪咕視頻預約量突破226萬,刷新了平台年度預約紀錄。開播當日,咪咕視頻特别點亮了上海中心的大樓塔冠為《水龍吟》助陣。

《水龍吟》的市場表現,為長劇市場帶來了提振作用,也告訴外界,隻要做出真正“新瓶裝新酒”的好内容,觀衆自然會買單。劇集以創新的“玄俠”定位,突破了武俠題材的創作藩籬,在《水龍吟》中,根植于東方人血液中的俠骨與俠魂依然是叙事核心,但同時,它以對标工業大片的特效水準,以從東方傳統文化中提煉出的新世代武俠視聽美學,創造了“新武俠”的新标杆。

常言道,武俠的魅力在于“以武犯禁”,而今日新世代武俠劇的魅力,是以類型創新重構武俠二字的想象邊界與文化厚度。

俠道長存,自古群像最動人

最打動人心的武俠劇,往往能真正構建起一個平行宇宙般的江湖世界,其間俠客鋤奸扶弱,俠道萬古長存,而支撐起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江湖世界的,永遠是鮮活的群像,這也是《水龍吟》引人入勝之處。行走在“神州”大地上的唐俪辭、池雲、沈郎魂、鐘春髻、普珠等一衆人物皆栩栩如生,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釋“俠道”二字。

來自異境的唐俪辭本是“神州”大地上的局外人,但唐俪辭與周睇樓的因緣,最終結成了他遊方内外,兼濟天下的果。在世人眼中,唐俪辭是非我族類的怪物,但他的人生導師方周,在一開始隻想擺脫被當成“殺戮工具”的命運,隻想活下去的唐俪辭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沒有人生來便是魔,力量是正是邪,隻看它是否用被用在正道。

細心的觀衆會注意到,唐俪辭雖然極具矛盾感,性格中也不乏偏執與瘋狂的底色,但他時常手握的那本《三字經》,已經道破了一切:人之初,性本善。來到“神州”大地後,唐俪辭經曆七情的苦與樂,與方周、池雲、阿誰等人産生情感羁絆,這也讓他心中那顆向善的種子生根發芽。在劍王城大戰中,唐俪辭犧牲自我保一方太平,已然是蒼生守護者的模樣。

《水龍吟》不像以往的新武俠一樣,隻将聚光燈打在主角身上,那些因唐俪辭而聚集的俠客都有自己完整的故事線與成長線,這是最為珍貴的。唐俪辭兩大好友中,池雲完美诠釋了何為快意恩仇的少年俠客,他自稱“黑道”中人,卻屢屢為好友兩肋插刀;沈郎魂的寒刃藏鋒亦藏柔情,為救愛人甘願暗影潛行,但無奈被柳眼改寫命運,隐忍多年隻為複仇。

除了男性角色,行走在“神州”大地上的女性俠客塑造同樣出彩。中原劍會善鋒堂堂主鐘春髻,如今已是一方有名的女俠,但幼時被當做童養媳收養的她,一度淪落到被養父當作貨物賣去配陰婚,從幼年時跳河逃生到長大後執劍護己護蒼生,鐘春髻始終不認命不服輸,她一路付出的艱辛是無法想象的。

劇中,哪怕出場時間隻有幾集時間的配角,也在向觀衆訴說自己的俠義之道。西風劍俠風傳香與雁門少主江城雙向守護但雙雙殒命,兩人的誤會最終被唐俪辭解開,得知兒子江城被猩鬼九心丸控制後曾犯下罪行的雁門門主,選擇自斷一臂給江湖一個交待。在《水龍吟》中,踐行俠道并非主角的特權,而是形形色色的俠客共同的堅守,他們的铮铮俠骨和人性弧光,讓觀衆真正走入了《水龍吟》的故事中。

《水龍吟》塑造江湖衆生态的深厚功底,不僅體現在正派人物身上,劇中反派的刻畫亦是立體飽滿,充滿哲學思辨的。前十幾集中最大的反派風流店柳眼,因師兄方周之死“錯恨”唐俪辭,他本是救死扶傷的醫士,但在一意孤行向唐俪辭複仇的路上,淪為了堕魔的劊子手,柳眼折磨着唐俪辭,也因“背叛自我”而痛苦着。

從摯友到死敵的唐俪辭和柳眼,顯然是對照組。《水龍吟》想要傳遞給觀衆的,是中國武俠中經典且常思常新的救贖與成長主題,即一個人因何誕生到這個世界上,對自己最初的認知是什麼,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的關系。唐俪辭遊方内外,最終與自我與世道和解,而柳眼困于心魔,最終一念地獄。

#水龍吟不會有唯粉的原因#話題登上熱搜,原因就在于劇裡衆多角色都令觀衆共情,觀衆對劇集與角色的喜愛甚至延伸到了線下。例如,咪咕視頻在北京首鋼園總部打造的“水龍吟痛樓”,巧妙地将劇中的名場面還原于現實空間,瞬間成為劇粉的打卡聖地,用沉浸式體驗完成了與觀衆的情感連接。

如今,《水龍吟》的熱度還在持續走高。而10月30日的咪咕掃樓、北京移動營業廳探訪及互動直播活動,更是将這股熱潮推向新高。當晚,#羅雲熙水龍吟對我而言像裡程碑#、#傳下去水龍吟F4要開音樂節#等超過20個話題席卷社交平台熱搜榜,劇中高光片段與演員的真誠互動,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且深入的探讨。精心策劃的線下活動、演員與觀衆的深度互動,成功構建了一個圍繞劇集内容的活力生态。

《水龍吟》全網火爆,源于劇情又不止因為劇情。

東方玄俠,重構古裝劇想象邊界

《水龍吟》是既傳統又新潮的,它的傳統在于對經典武俠精神的诠釋,新潮在于在武俠内核的根基上融合了玄幻元素,以創新的“玄俠”定位重構了武俠劇想象邊界。可以說,《水龍吟》開創了高武低魔的新武俠類型,它的超玄入幻,也為熱衷武俠題材的觀衆帶來了一場超越預期的觀劇體驗。

《水龍吟》中的“神州”,是觀衆再熟悉不過的經典武俠世界,中原劍會、劍王城、雁門、茶花島、碧落宮、落魄三十樓、風流店等目前已經出場的江湖勢力,因霍亂人心的猩鬼九心丸重新現世暗流湧動,随着門派之争與權力博弈日益強化,舊有的江湖秩序在在刀光劍影間崩塌。但定位“玄俠”的《水龍吟》,構建起了一套自成一派的世界觀體系和武學體系。

主創團隊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礎上,對世界觀進行了重構,将唐俪辭設定為了來自“蓮境”之人,這一異境本是“不老之境”,後來全族遭遇神罰,開始經曆殘酷的天人五衰,于是他們打造出了“殺戮機器”唐俪辭,以實現入侵“神州”的目的。

在“神州”與“蓮境”兩大位面世界設定的基礎上,《水龍吟》的武學體系設計應運而生。劇中習武之人的武境分為三層,第一層是“意化虛”,即在純粹的意境中對敵,代表武學是池雲的“渡字十八斬”;第二層是“實虛間”,即意境内存在一定的物理屬性,代表武學是沈郎魂的“血月誅心術”;第三層是“虛化實”,即讓整個意境世界降臨現實,這也是修煉異境武學往生譜的唐俪辭達到的境界。

除了三層武境的設定,服務于角色設定和命運走向的武器設計也是《水龍吟》中的一大亮點。唐俪辭的武器之一名為“不昧狐龍”,意在時刻警示自己堅守本心,不堕邪念;柳眼的武器“忽律雷音”,參考了唐制忽雷琵琶的制式,華麗而詭異的造型一如柳眼本人;沈郎魂的武器為“劍鞭”,契合人物剛中帶柔的性格;池雲武器是“一環渡月”,如月一般千變萬化的樣式,映襯人物不羁的性格;鐘春髻的武器是小劍“小桃紅”,符合她幹練又俏皮的氣質。

而在讓觀衆切身感受到玄俠定位下,武學世界的極緻浪漫與極緻想象力這件事上,《水龍吟》可謂下了苦工。比如唐俪辭和柳眼擅長的都是周睇樓的音殺功,即靠樂器擊打出的音樂造成物理傷害,為了呈現音殺功的視覺張力,《水龍吟》不僅讓琴弦化為了有形的“劍刃”,更是為“音波攻擊”賦予了意識流美感,琴聲既可化魚,亦能煉龍,唐俪辭與柳眼的花海對決中,漫天飛舞的花瓣更是為音殺功平添了一層古典意蘊。

如今《水龍吟》僅播出十幾集,但劇中的玄俠武境與武學名場面已經數不勝數。開篇郝府的血色婚禮上,琴聲化作潮汐般的血色魚群,邪魅詭谲的肅殺感溢出屏幕;懸崖劍壁之間,凝成實體的浴火鳳凰展翅高飛;融合佛教元素與賽博朋克風格的符文陣法威壓肅穆;劍王城大戰中唐俪辭金袍紅绫斬魔,普珠以莊嚴神聖的“天照聖光”阻擋滾落的漫天山石;落魄十三樓的通天引雷塔和鬼斧生機關讓觀衆宛如走進入了科幻世界。

這些設定與場景共同搭建起了奇幻無比但邏輯自洽的玄俠生态系統,支撐起了龐大叙事格局,同時也為觀衆帶來了一場應接不暇的視聽盛宴。值得注意的是,《水龍吟》是為數不多沒開播便火遍海外的劇集,TikTok視頻發布量超過2.46萬條,話題達到1400萬,創下了國産劇開播前海外熱度新紀錄,這便是東方“重工業”的魅力。

在華夏文化巡禮中,實現玄俠的由“虛”向“實”

《水龍吟》不止是在構建玄俠奇觀,更為其注入了文化厚度。

玄俠的架空背景,很容易讓觀衆産生缥缈感,從而無法代入,但《水龍吟》不同,它以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脈絡的場景設計和服化道設計,實現了玄俠的由“虛”向“實”。在此過程中,它也以對标重工業電影大片的制作标準和特效水準,打造了“新武俠”的新标杆。

《水龍吟》前十幾集中,不僅武境與武學相關名場面頻出,場景名場面也層出不窮。雁門副本,雁門大陣俯沖直下,北地的蒼涼盡收眼底;不換樓浮沉地自水面緩緩升起,陰森詭谲但又吸引着人一探究竟;劍王城樓閣巍峨,金光凝成的劍壁與滿城紅楓照拂着人間的繁華市井;孤懸海面的禁忌領地茶花島,一眼便讓人望而生畏。這都讓觀衆更為期待後續的碧落宮、飄零梅苑等副本。

這些名場面的打造,離不開劇方的重金投入和創作團隊的匠心凝聚。一者,《水龍吟》請來了《流浪地球》的核心視效團隊,全劇共搭建了14個影棚,着重還原概念稿中的東方美學和武學聖地,最大的棚超過了7000平。大小場景188個,其中全新攝影棚搭建場景12個,棚景改造12個,外景和實景改造164個,搭建面積超過5.2萬平方米,用時22000多個工時。

二者,《水龍吟》主創團隊前期進行了大量的實地采風,劇中場景名場面多數都有真實的參考藍本,如金葉寺遮天蔽日的銀杏參考的是潭柘寺的帝王銀杏;落魄十三樓浮沉地的設計靈感來自七級浮屠塔;劍王城融合了臨清市和泰山的地貌;中原劍會駐地參照的是太行山;碧落宮的設計理念源于漢阙石宮;雁門關更不用多說,設計對照的是“中華第一關”雁門關。

《水龍吟》可考的不僅是一處處場景設計,也是包容萬象的服化道設計。為了更好地呈現東方武俠特質,劇組自主制作服裝合計847套、主要角色造型244套、簪纓配飾加頭飾合計1222件、服裝飾品工時估算用時160天、全新制作武器1557件、道具約8600件,工程量之浩大可想而知。其中不僅融入了繩編、絨花、錾刻、玉雕、盤金繡、金銀繡等十多種非遺技藝,文化考據跨度更是超乎想象。

僅唐俪辭一人的服飾變化,就貫穿上下幾千年。唐俪辭的“天人體戰甲”加入了三星堆文明中的玉石、青銅、黃金等材質,以凸顯他的神秘感;周睇樓時期,唐俪辭及衆人的服飾以秦漢曲裾為主,這也與周睇樓大師兄方周的克己複禮相得益彰;萬竅齋出場後,公開齋主身份的唐俪辭服裝更偏唐風,以紋樣工藝的繁複運用強調華麗與貴氣感;中原劍會副本中,唐俪辭的服飾色彩整體更為雅緻,這參考的便是宋代的服裝文化。

不僅如此,《水龍吟》的服飾設計往往也服務于角色本身的特質。多智近妖,被喚“唐狐狸”的唐俪辭衣服紋案及發飾中融入了大量狐狸元素;鐘春髻的頭飾和服裝設計使用了大量蝴蝶元素,以此象征蛻變與重生;用毒高手柳眼的服裝配飾中加入了小鈴铛和銀鎖等,頗具少數民族色彩;操控傀儡的機關術士鬼牡丹,服裝中戲服的元素則更為突出。

貫穿《水龍吟》全劇服飾美學基調的,則是“中國紅”的運用和岩彩畫藝術,它們将各個朝代、各個地域的服飾文化完美串聯在了一起,最終構成了渾然一體的服裝美學體系。天馬行空的玄俠定位,可以讓《水龍吟》的場景設計和服化道設計跨越時空大刀闊斧創新,而在華夏文化巡禮中,這些創新又讓劇集的玄俠概念與文化厚度落到了實地。

武俠“以武犯禁”,講究的就是不拘一格,而如今,《水龍吟》也在以不拘一格的創作态度,探索武俠題材在一定邊界内的與時俱進,以及拓寬外延與内涵的可能性。如今劇集的熱度,已然證明了觀衆對《水龍吟》這次正向探索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