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覺得我需要為辜負了母親的期待而道歉,我希望我的母親能為她給我這樣的童年,青少年,成年,用控制欲,不尊重我,并不是真正的關心我而道歉。有過類似的被控制,被強行幹預的交友,我的同學朋友們也都知道我有一個恐怖的媽媽,我不能參加正常的同學聚會,這些情節讓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感受不到快樂,而是極端的壓抑。故事中的價值觀極端且具有東亞的病态觀念,兩極對立但又生硬的和解。

美美的儀式失敗後,母親第一反應竟然是對女兒忤逆自己的憤怒,控制欲已經淩駕于對女兒的愛之上了,甚至會因為自己極端的控制欲,對生活裡的衆人都呈現出一種極具排他性的粗魯,粗俗的狀态,隻要不如她的意,她就要用毀滅的情緒攻擊,摧毀别人。

這類型的人格,無論是親人,還是朋友,在生活裡碰到,都會造成非常巨大的影響,甚至很難用愛去化解,他們真的會愛嗎?他們的愛大多時候都建立在控制欲上,難以拆解(僅以個人經曆為例)

希望各位觀影友友不必經曆這種焦慮和痛苦,才能體會到這類型影片的純粹快樂。

而我因為有過類似經曆,在看這類議題的影片時,前面建置如何激化矛盾,後面如何用合家歡愛感化,我就會更加的焦躁憤怒,看到後面就已經沒辦法開心的看完了,真是一大損失。

每每有探讨親密關系和原生家庭關系的商業電影,總是将矛盾做的很尖銳,賺足噱頭後又并不觸及本身,輕而易舉的解決了,以此來達到合家歡的效果。可是如此尖銳的矛盾,根本不會用這樣輕易的方式來解決,作為有類似經曆的人,看完隻會覺得有隔靴搔癢的無力和再次共情的焦慮感。但這或許并非電影的錯,隻是我們并不能在電影中找到生活的解藥罷了,更何況還是一個商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