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以後,伊斯特伍德導演的作品逐漸成為了美國傳統保守主義價值觀的宣言書,本作品稱得上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個人英雄(自由意志)主義和美國新教家庭傳統相結合,再加上外來族裔視角的美國夢叙事,共同構成了這類電影的主要内容。如果說還有其他主題,那就是老兵傷痕文學以及對戰争的有限反思。
客觀來說,這部電影如果放在今日的評價體系下,無疑觸及了種族刻闆印象的雷區。但依我看,不執着于探讨某些詞彙或鏡頭是否“冒犯”,而更關注電影最終表達的情感和價值,才能使得電影真正發揮彌合各群體間矛盾分歧的作用。
伊斯特伍德晚期電影風格的集大成者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簡評,附《塔可夫斯基日記》中關于此作品的部分内容
《飛向太空》與同時代以及随後的絕大多數太空科幻不同,在作品中幾乎沒有一幕關于浩瀚太空的鏡頭,對于索拉裡斯星,也僅僅是用茫茫波濤以及其中的一座小島來簡單刻畫。同樣的,主人公所處的主要生活環境——空間站,似乎也與普通的科學實驗室以及起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