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ADHD風格的一部電影,用飛快的語速和跳躍的鏡頭給我們展示了邏輯的極度清晰與感情的極度模糊。可是這一切伴随着鋼琴的一個減弱的單音來到Eduardo坐在落地窗前的沉默,此前所有的18個浏覽頁面、尼采、啤酒、舞會都來到結尾,隻為了換這一秒漫長的沉默。有人說摔電腦是兩人的割席,但那隻是情緒沖突的外在爆發,這一秒才是真正的背叛。我在這一刻想起和你的種種,然後我回答:“No.”

非常打動我的還有故事真正的開頭——邀請Eduardo加入鳳凰社的那一封信,此處的鏡頭語言很有意思。随着Eduardo的走進,仿佛放在信封上的低位攝影機也搖起并且推進。你還不知道自己即将被踢出遊戲,但是故事已經開始了。

我也喜歡這些在不久的将來徹底改變了人們交流方式的人,當初是靠着怎樣原始的手段産生着信息往來。他們寫博客、寫塞進門縫的邀請函;他們發出紙質的勒令信;他們寫幾十封Email讨論着自己的創業計劃。

這部電影最純粹的隐喻應該在紐約和舊金山的那一通淩晨的電話吵架,Eduardo哭叫着對Mark說:“I need your attention!”,而Mark的商業帝國本身,就是将注意力作為商品出售,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注意力卻離開了最初并肩作戰的夥伴和唯一的朋友。而這一幕最動人也是最諷刺的一點在于,在這通電話裡,Mark終于全神貫注地在和Eduardo講話了,但是Eduardo自己卻因為女朋友點着了絲巾,隻能先去救火,讓Mark的聲音變成了燃燒的背景音。我們将全人類的目光都彙集到自己手上,而彼此卻在命運的岔路口錯身而過。

我們始終不知道是誰杜撰了那篇虐待動物的文章,Facebook有沒有任何一行代碼來自那個哈佛交友軟件。我們也不知道紮克伯格對于讓Eduardo出局的那一紙合約知不知情。但是他創建了一個可以認識全世界的交友網站,改變了全世界所有人的社交模式,但是卻在這場淘金運動中失去了自己唯一的朋友。

你可以支付6500萬美元的和解金,成為全世界最年輕的億萬富翁,但是你還是忘不掉大二的時候喜歡的那個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