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這篇影評應該在三天前就完成,當時受葉某人極力推薦,我同他一起觀看了這部青春校園片,本想藉此機會悼念一下剛剛結束的大學生活,沒想到看罷我一肚子苦水,葉某人也一定要我就這部作品寫篇影評看看,于是今日中午閑來無事,吐槽一番,是以為由。

由于距離觀賞相隔已久,而這部片子又顯然不是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所以腦子裡殘存的鏡頭也不多了,隻好随便說一說,希望不會對自己并不存在的影評生涯造成影響,倘若日後成為大家,希望大家翻看到這篇檄文不要驚訝,作者隻是被劉浩存的顔值和葉某人的威脅騙來看的而已。

先說說導演的問題,劉雨霖,同我是老鄉,同我的至親室友王嘉誠更是老鄉,我看簡介中寫是河南新鄉延津人,但她是在哪長大的就不好說了。這并非因為她的身世,而是我看她對高中的理解是十分城市化的,抑或是發展化的,當然我理解這種給人以甜蜜的電影自然不好真的複刻現實,紀錄片與商業片我還是能分得清楚,所以這點自然不成問題。但成問題的地方在于,電影中大量的鏡頭讓我仿佛看到導演手中簡陋的分鏡手稿,剪輯生硬不自然,自然就需要墊上很多背景音樂來混淆觀衆的視聽,以期實現蒙混過關,未曾想卻完全暴露了導演對于鏡頭的把握完全缺少基本功的缺陷。可以說劉導對于電影鏡頭的想象隻存在于她個人的腦子之中,讓我不禁懷疑她是從抖音短視頻中學到的鏡頭調度。以電影開場交代教室環境的長鏡頭為例,劉導設計了一長段依靠演員的動作來調度鏡頭的内容,但實在是尴尬地可以,演員的表演太過于收着,沒有學生之觀感,換句話說表演痕迹太嚴重,遠遠稱不上表演,更不必說靈動,而靈動又實在是青春校園片最為打動人的元素之一。倘若有人反駁說這是演員的問題而非導演的責任,那麼我想說導演對于演員的開發與表演的把握則是起決定作用的,這裡确實是導演全責。書歸正傳,這段長鏡頭的問題還遠遠不止于此,我想導演是存在一些炫技的心理拍攝的這段長鏡頭,因為其交代的環境與人物根本對後續的劇情沒有任何作用,既非故事發生的重要場景,又沒有起到關鍵作用的配角,電影中唯二需要的兩個演員都已經在電影的海報中了,缺了任何一個人都能把這個故事拍出來。但既然說炫技,又實在炫得慘不忍睹,我對于長鏡頭自然不是大師,但我想任何一個看過這段鏡頭的人都能聯想到自己學生時代創作的影片,其生澀地好似吃了二斤酸芒果的調度讓人替導演捏了把汗——還好您不像小葉對芒果過敏哈。

whatever,這些暫且按下不表,你說導演沒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嗎?有!我認為導演實在是繼承了中國部分三流導演的光榮遺産,繼續發揚着創作“小品式mv電影”的傳統,他們以唯美鏡頭填塞空洞橋段,以荒誕對白補充生活場景,活脫脫地把電影拍成了春晚上可以穩定120分鐘播出的mv串燒郭冬臨&賈冰,中央電視台的主持人們都大呼此乃福音!因為從此再也不擔心什麼至暗五分鐘啦!放完這部電影咱們就一起包餃砸!觀衆們都看不出哪有問題呢,紛紛誇贊好啊好啊,終于有了一個長的小品,不用看那些看不懂的戲劇歌舞啦。

行文至此,我想劉導肯定不服,葉某人也一定不服,難道你崔某人看的過程中沒有一絲感動嗎?沒有一刻心碎嗎?我無法義正言辭地說出沒有二字,因為電影裡的故事确實是是一個合格的抖音剪輯素材,劉浩存滴溜溜的大眼睛也可以說有那麼些演技,隻是停留在青春疼痛電影這個舒适圈裡實在是可惜,但轉念一想,她都願意演出那些莫名其妙的爛梗了,自然也就對校園劇裡慣有的毛病見怪不怪,一廂情願罷了,不必操心。至于男主角表演中的問題,我認為同群演中的問題是同本同源,隻是稍顯多了那麼些訓練痕迹,倒不至于那麼生硬而已。

談來談去,劇本才是最大的問題,青春校園片千千萬,落入俗套的占據一大半,我以為故事從來都不能成為問題,問題永遠隻是如何講一個故事。所以我不想批判說這是一個如何俗套的男女懵懂愛情故事,隻是在劇本設計階段就注定了這難以成為一部合格的作品,就像做面包和出來的非牛頓流體,稀稀拉拉,不成形狀。我想劉導此後再拍攝電影找劇本可以找自己的父親劉震雲過過關,想必也正是劉先生把劉導帶入的電影行業,那我想劉先生更應當對其付起責任,不要再制作出此類彰顯無才的作品,也祝願劉導早日拍出劉先生有參演的《甲方乙方》般精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