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10
超出预期得精彩,而且是循序渐进的、不断反转的,很久没有这么强冲击力的片子了。
本身对动作片和喜剧就比较抵触,开始视听语言也很不适应,感官刺激和音乐的引导渲染性极强,剪辑节奏快,后面信息量又慢慢加上来略有一丝烧脑。本来就脸盲,再加上变换造型更容易云里雾里。一直想吐槽情节过分戏剧化了,冲突夸大,情节巧合,动作特效失真,由因果线主导,作者的安排意味过强,很不符合口味。
不过,很快我对本片的印象就发生了多次转变,从喜剧动作片到执意求索的故事再到犯罪悬疑片。本来以为只是布努埃尔那种荒谬的因果链条,结果是充满阴谋和设计的故事。
度过前期铺垫后,节奏紧张,无尿点,反转再反转,伏笔拆了又来、来了又拆。拉西米是什么,三个人是谁,两个男人什么关系?
案底一点点揭开面纱,谜局在人物间逐渐暴露,而非在法庭上裁判。
编剧的确很有心意,完成度也比较高:倒叙、插叙、双线、环形叙事。
环形叙事更有宿命感,因果报应又彰显道德裁判的必然性。结尾想起了小学听过的韦固和月下老人的故事。
每个人都真实立体鲜活,女性人物也不落窠臼,打破了受害者羞耻。本来心疼小女孩,随即敬佩起来。
不是简单的恩仇相报,而是两对父女的之间张力。
虽然还没有复盘,但有些设置未免有点多余浮夸,如用蛇取代凶犯,大胖子的线是否必要?节奏的把控或许可以更好。
对于悬疑片而言,能真正引起人的恐惧的永远是人性恶,他人的恶以及返照自己身上的恶。一部悬疑电影的力量如果在结尾就消失殆尽,那未免故弄玄虚,如果仅是像记忆碎片那样玩弄形式则又显得轻浮造作。本片在编排上巧妙值得分析,同时又能留下情感的震慑,实在是难得。
即便是设计感爆棚的动作爽片,依旧感动,瑕不掩瑜,破例打五星。
《因果报应》观感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张艺谋的双料金狮:城乡沟壑中的女性求索 ——《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的纪实美学和现实互文 公众号图文版:张艺谋的双料金狮:城乡沟壑中的女性求索 - 微信公众平台1️⃣简评与观感《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是张艺谋90年代的两部现实主义杰作,二者不仅在情节、风格上有高度相似性,而且都先后荣获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 ...
简评-第五代发轫作
C 5-简评:观影体验实在很一般,影像贫瘠不堪、情节一样僵死无力,镜头毫无魅力和吸引力可言,镜头间也不具张力。播音腔的配音,样板戏的表演,摄影的确有新意,但总体上十分鸡肋-节奏不稳、形式和内容的不协调,也只有在这个特殊时段才会产生出 ...
札记-随感-简评
评分:B- 6.6/6.7前言:机缘巧合来看第二部该导演的电影,听说是和《扒手》一样地动作和犯罪片?和前作相比,似乎视听更为程式化、丝滑的长镜头减少了,诗意和美感也有所丧失(或者说侧重发生了变化)。简评:有着《男人的争斗》的开头和《 ...
全方位深度解析,为何中规中矩?
评分:B-6.8二刷观感依旧非常一般,但已经完全将其把戏看透了。没有见过如此自作聪明、匠气与说教气十足的影片。(本文不企图作为系统性的影评,只是将札记分集整理。)前言:和《红高粱》一样,正好是九个月后在影院重温。依旧是重估的目的。初 ...
简评
B7.5-虽然绝对不算多么精致的杰作-略显单调和平淡了一些,但私心很喜欢,很纯粹的片子,三星半。一个月以来每周找资源都以译制片失败告终。等待了三周以为找到了资源,结果依旧是俄语译制片加英俄字幕,无可忍受。终于看上了繁体中文字幕版-即 ...
